(第6章 蓉女化奴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中一本书的样子已显陈旧,通篇都是印刷字体,保存得很是完整。
书名「品香录」,封面的角落处,则用篆体工整地写着作者的名字:温古。
据彭长老所说,温古原是徽宗年间一名进京赶考的举人,文采斐然,富有博学,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他颇为赏识,可谓是前程似锦。
所以在抵达了东京汴梁之后,温古经常受到王侯官宦的宴请拉拢。
一次借助酒兴,为城中当红歌姬谱作了一首极有韵味的弹唱词曲,两人谈甚
,相见恨晚,当天夜里便行了鱼水之乐。
这本是一件郎情妾意的美事,却不知缘何触了圣上的眉头,龙颜大怒。
斥责他不守文人清德,将圣贤文章用作下脏污之处,更是颁下一道口谕,明令朝廷各部永远不得予以重用。
温古败走仕途,意兴阑珊,那些高官王爷也对他敬而远之,唯恐被皇帝迁怒到自己身上。
他盘用尽,走投无路,最后还是那位歌姬施以援手,收留于他。
从此便在烟花之地连,为歌女娼
编一些诗词歌谱谋生,整
放
形骸,郁郁寡
。
直到后来,温古以自己数年来,与众多青楼女子间的花前月下,风韵事作为参考,编写了一部记述男女情
的长篇故事,也就是这本「品香录」。
书中的文词巧妙细腻,描写真实骨,赏阅之时有如身临其境。
而其中涉及的几位风尘女子,她们的经历更是哀婉凄苦,人心肺,令读者动容。
此书一经出版,几乎在一夜间传遍京都的大街小巷,深受达官显贵、登徒子的喜
和追捧,甚至是对温古心有芥蒂的宋徽宗赵佶,也命人暗中购买一本,存于
中,留作悦己之用。
与市井上寻常的书不同,「品香录」中除了有男女
好的桥段之外,还收录了许多两
知识,房事技巧,坊间传言等,有趣又有用的内容,彭长老关于仙
「
水藏」的见识便是出于此书。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文人出身的温古,还在故事中编造了一些采补
,摄人心神的
异功法。
吹嘘其可以增补男子的元,在
合
时立于不垂不败之地,有好奇者一试之下,竟然真的小有成效。
从此之后,全城上下争相效彷,修习功,很快,大宋的京师重地就聚集起了一群
于
术的
恶之辈。
他们藏身于暗处,专以女为乐,几年时间,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延伸至了统治阶级,明目张胆地在京都兴风作
,
后
。
最后终于惹怒了朝廷,颁布法令,将「品香录」列为书,统一收缴焚毁,存阅修习者一律处以斩首之刑。
身为作者的温古也成了通缉犯,突然人间蒸发,失去了踪迹。
等到靖康之难时,开封城破,金人将城中的珍宝财物,包括皇家的大部分人一并掳走。
男的为奴,女的为,其余的老弱病残则留给金兵用于杀伐取乐,只留下一座破败的空城,记录着赵氏江山的倾颓和
辱。
仅存于皇的那一册「品香录」孤本,也在战
中遗失民间,几经易主,最终在机缘巧合之下,落在了彭长老手中。
他潜心钻研,多年修炼,逐步掌握了高超的技,采
补
的
功,还有他最为得意的「摄心术」。
最终靠着这些,成功收服了大侠郭靖之,中原的第一美人。
在彭长老的允许之下,黄蓉也曾看过这本「品香录」,清楚里面并没有关于情花的记载,想必线索应该是在保护更加严密的另外一本中。
只见男人的轻手轻脚地拆解包裹,原来除了外面的油纸防水,那书还有套着一层柔软的丝绸防、防摔,最里面甚至用稀少又昂贵的火浣布抵御火患,这样里外三层的防护真可谓密不透风,万无一失。
随着最后一层布料被展开,黄蓉总算见到了其中藏着的书本模样。
纸质陈旧得发黄,书页残缺不全,连个像样的封皮都没有,顶上一页的墨迹浅淡模煳,有些地方已经难以辨认,觉像是经历了数百个年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