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23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西域这边绿眼睛的姑娘多,沙漠中为了遮也多是如此打扮,许不令倒也没放在心上,把目重新放在了街边。

与许不令的安静观赏异域风情相比,车队的最后方的马车内,气氛则要活跃许多。

四个女人分成两拨,各自趴在一边的窗口,好奇打量着街上的形形

“夫人,那个女的大腿都出来了半截,口也不遮住,羞不羞呀……”

“是呀,这怎么嫁的出去……”陆夫人和月奴自幼在金陵长大,后来又到了长安,这种‘穷乡僻壤’自然没来过,此时瞧着街边上和朱雀大街、十里秦淮比起来云泥之别的景,都是有些难以适应,盯着街边穿着火辣的异域姑娘猛看。

而另一侧,萧湘儿和巧娥以同样的姿势趴在窗口,因为萧家所学驳杂见识多,还算镇定:“化外蛮夷都是这样,坦的……那栋楼是怎么修的,哪有这种格局,好难看……”

“小姐,咱们下半辈子就住这里呀?连个卖胭脂的都没有……”萧湘儿听见这话,眼神不由自主的恍惚了一下,忽然想起了当年嫁入京城的场景——当年也是这样躲在马车里面偷看,和出来游玩儿一样,却不曾想跨过门,便是让人近乎绝望的十年……

“呵呵……这里,应该比长安好些,反正回不去了……”

“哦……”巧娥抿了抿嘴,瞧见小姐心情不怎么好,想了想,又喜滋滋的笑了下:“其实这里也好,山高皇帝远的,和咱们在淮南一样,说不得还能去西域逛逛,听说那里的奇巧物件儿可多了。”萧湘儿轻轻笑了下,察觉背后没了声音,回过头看了眼,却见陆夫人也在回头看着她。

两人眼神一触即分,又都转回去,再次尴尬起来……

--------王府在肃州城的城东,许家作为西北的诸侯王,王府就相当于西北土皇帝的皇,规模还是很大的,门前是一条白石大道,左右种着杨柳,中间是一座巨大的八角牌坊。

王府虽然只住着许家父子二人,但统御西凉十二州,没人肯定不行,门客、谋士、仆人再加上这些人的家眷等等住了足有上千人,有些地方许不令从小到大都没去过。

许不令回家,王府的正门少有的打开了,因为肃王还在带着兵马打原州尚未折返,大管家兼军师岳九楼也跟着,估计还得半个月才能回来,王府目前由管家嬷嬷丁香看护。

丁香是肃王妃的贴身丫鬟,王妃嫁人自然也就成了陪嫁的通房丫头,肃王许悠没续弦,丁香便负责着后宅内务。

随着车辇抵达门口,王府侧门外,丁香带着十几名王府门客在门口接。

门客不是护卫,便如同老萧老岳这种,在主家的地位向来都是比较高的,许家蓄养的三十多名门客虽然没有淮南十二门神那么夸张,但也都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

除此之外,还有四路大将军屠千楚、杨尊义、陈继业、尉迟镇北家里的后辈,这四路将军的父辈当年都是跟着许烈打天下,和肃王许悠从小一起长大,即是上下级又是兄弟,关系很密切。

已经到了家门口,许不令也没装那么惨,自己走下来,带着有些局促的陆夫人和萧湘儿走向正门。

诸多门客和许家世连忙行礼:“参见世子!”都是家里人,许不令也没什么架子,轻轻抬手让他们免礼。

杨尊义的儿子杨冠玉,和许不令同龄,长得虎背熊有点对不起肃王给起的名字,因为和许不令一起在边关待过些时,此时最是热情,跑上来先行了个礼,然后就笑呵呵的道:“小蛮子,你可算回来了,前些子听说你在长安被人算计,我本想提着刀和我爹一起杀去长安砍了那狗……嗯那啥,可惜我爹不让我去,可不是我不够义气……”许不令记忆尚在,还记得这在边关一起晃的朋友,对于‘小蛮子’的称呼也不在意,轻笑道:“二傻子,几年不见都长成这样,现在估摸得坐两条板凳。”

“我这叫威武,现在王爷出门都是我骑马扛旗,屠三叔都抗不动了。”杨冠玉很是自得,反正长辈都不在,此时还有点动:“当年在边关,说好的等长大喽,一起去城里面的兰香窑子开荤,我为了等你,从边关回来后可是守身如玉……”

“咳—”许不令眨了眨眼睛,示意注意身份。

陆夫人和萧湘儿则是脸沉了下来,明显有些不高兴。

杨冠玉大大咧咧的,见许不令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做派,还有些不:“咋的?在长安城呆了两年,也变成酸不拉几的秀才了?你当年可是和我打赌,说你一晚上能放翻十个西域婆娘……”‘许不令’当年还真吹过这牛,因此脸有些尴尬,轻笑着转头介绍:“这位是陆夫人,你应该听说过……”

“陆姨?!”杨冠玉这才把目光投向后面手挽着手的两个美夫人,表情顿时严肃起来,抬手道:“我自然听说过,王妃义结金兰的姐妹,江南一枝花,宣和八魁排第九,王爷至今都时常提及的一代奇女子……”陆夫人本来小眼神颇为不,几句话下来就亲和起来,出了长辈的气度,微微颔首:“冠玉说笑了,久闻杨将军的大名,果真虎父无犬子。”

“呵呵,过奖过奖……”杨冠玉见势不妙,给许不令使了个‘你懂’的眼后,便一溜烟儿的跑了。

王府的一堆门客对此习以为常,老萧杵着拐杖走在跟前,还啧啧有声的道:“冠玉这娃儿是长大了,比以前聪明多了……”许不令有些无奈,觉到后被掐了下,也不知是宝宝掐的还是姨掐的,当下缓步走向正门,和几个门客中的叔伯辈打招呼。

归家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祠堂告祭先祖。

许不令让老萧将一大堆丫鬟家丁安置好,把陆夫人和萧湘儿送下去后,便回到了王府后宅的东厢,焚香沐浴更衣,带着四尺长刀来到了正殿后方的许家祠堂内。

祠堂是什么地方自不用说,连妾侍都不允许入内,嬷嬷和丫鬟站在外面等候,许不令独自一人进入了威严肃穆的祠堂内。

许家的人丁并不兴旺,老将军许烈是屠户出身,连曾祖父的名字叫啥都不知道,儿子也只有许悠一个,祠堂正中摆放的牌位只有四排,最上是许烈的祖父祖母,然后是父母、许烈,最下面的是肃王妃的灵位。

六尊牌位放在诺大的祠堂内,显得有点空旷,因此两边放着好多兵器架,刀剑戟、斧钺钩叉皆有,都是许烈当年行军打仗时从对手那里缴获而来的,算是战利品。

其中最前方架着一杆长槊,槊名‘水龙’,通体雪白槊锋如银刃,一尘不染保护的极好,是当年破长安之时,大齐皇帝带着亲军突围被许烈抓住缴获而来,国之重器,不下于宋暨的天子剑,算是这里面份量最重的收藏品了。

许不令把长刀‘黑’放回了兵器架的空位上,然后认认真真的在灵位前上了三炷香。

因为没见过许烈,许不令虽然心有敬佩,却没有太多的觉,反而是肃王妃的灵位,看到之时便觉得心里一揪一揪的,毕竟他记得幼年时的点点滴滴。

稍微沉默片刻后,许不令附身一礼,便关上了祠堂的大门,走出了祠堂。

站在诺大的王府正中,许不令看着眼前悉而又陌生的人与物,说不出现在心里是什么觉,不过无论如何,也算是回家了……

------------第七章姐妹终究是姐妹回到肃王府的第一天,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各种礼节问候过后,许不令便和老萧坐在议事堂中旁听肃州官吏、谋士的谈,也算是个朝会,不过许不令还没及冠成年,严格来说还是个小孩子不能拿事儿。

许不令也没有话瞎安排,只是听着诸多谋士官吏讲述十二州这两年来的情况、关外诸部目前的外态度等等。

另一侧,陆夫人在王府丫鬟的带领下,来到了后宅的一间庭院住下了,萧湘儿也寸步不离的跟着,两人还是准备住在一间屋子。

陆夫人初来乍到,虽然带着自己的丫鬟,可终究在景华苑住了十年,忽然住进别人家里总是有点不习惯,身边能有个好的姐妹陪着放心些。

而萧湘儿的想法则要复杂许多,为了不让陆夫人‘误会’,自然得住在陆夫人眼皮子底下。

其次陆夫人有身份,是金陵陆氏的嫡女、淮南萧氏的儿媳,连肃王见了都得以礼相待,王府的管家门客自然都诚惶诚恐。

萧湘儿则不同,太后已经死了,她已经从这个世上除名了,现在就是个黑户,身边还只有一个半点用没有的小丫鬟,连自己叫啥都不敢说。

莫名跑到许不令的地盘来,若是没有个信得过的人照应着,还不是任由许不令圆捏扁。

被管家丫鬟看轻还没啥,万一她和陆夫人分开后,许不令找个小黑屋子把她一关,然后为所为,她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就成那啥了……

虽然潇湘儿知道许不令不会干那种事儿,可有个能管事的姐妹在跟前总是要放心些。

转眼已经入夜,一个白天的功夫,巧娥和月奴指挥着丫鬟,把各种物件放进了庭院的厢房里,摆成了陆夫人习惯的模样。

刚沐浴过的陆夫人关上房门,回身看着茶海、珠帘、软榻、秀、立柜等等,心里总算是稍微定了些,想了想,走到了柜子旁边,从里面拿出了许不令‘送’的两幅画,挂在了墙壁上。

萧湘儿穿着大红的裙子,脸儿水嘟嘟的,连车马劳顿有些疲倦,略显慵懒的斜靠在软榻上,看着陆夫人在面前走来走去,想了想,轻声道:“红鸾……”以前都有丫鬟在跟前,这还是自从那晚过后二人第一次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