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窗外的沙尘暴越来越大了,汪强却像是没看到一样,继续用笔在记上写着些什么。这是他来到火星之后才养成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
至于为什么他如此淡定,因为他很清楚,只要不是十三级台风那种程度,本吹不走他这辆扎下固定锚的火星车。而火星上的沙尘暴,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好像也就十二级。
在被派往火星之前,他是未来人矿业的地质工作者,当然,现在也是。指挥中心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勘查火星的地质信息,寻找矿产,评估地下水的储量。
虽然随便铲一铲子沙都能炼出钢来,但重工业所需要的矿产可不只是钢铁,还有像是铝、锰、铬、钴、镍这些元素,可都是被沙子捂得严严实实的。
停在同步轨道上的殖民舰已经扫描出了这一带的地质信息图,据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他已经确定了几个可能存在矿
、地下水富集区的地点。而他接下来一个月的工作就是,开着火星车挨个去考察这些矿点,完成最后的地质信息填图工作。
虽然从一开始就没幻想这是份轻松的工作,但条件的艰苦依旧出乎了他的意料。
整个火星都是沙漠,本没有遮挡物。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五次遇上沙尘暴了,如果不是头顶上那艘殖民舰全天候地监测着气象数据,他
本不敢随便下车。
火星气候变化无常,沙尘暴来得快,去的也快。
当风力指标回归了安全值,那片昏黄的天空终于重新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由于大气稀薄,尘埃颗粒较多且较大。由于米尔散效应,尘埃散
了波长跟自身颗粒大小相同的红光,非太
视线方向上的天偏红
,而太
及其周围的光却偏蓝。
如此瑰丽的景也只有火星上能看到了。
然而天天看着也会腻歪,美景再美,看多了也成了寻常景。汪强开始有些怀念科罗岛了,那个风光宜人的小岛,夹杂着海鲜味儿的海风,还有那碧海蓝天。
摇了摇头,汪强收起了记本,同时也收起了对地球的回忆。
打开车门,已经穿戴好宇航服的他,提着设备箱跳到了沙地上。为了防止沙尘暴的突然袭击,在下车前他已经打开了火星车底盘的锚定装置,同时在自己背后连上了一安全绳。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还没亲眼见过,但他在来之前可是听说过,这里沙尘暴最大可以达到地球上12级台风的程度,吹跑他这小胳膊小腿简直不要太容易。
“湖沉积相吗?这都风化的差不多了,底下应该有水,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收起了全息图像,托着和行李箱差不多大的设备,汪强在地上找了个相对平坦的位置,然后将设备固定在了上面。
整套设备的科技含量不算高,不过却相当实用。设备底部有个撞针,能通过高速撞击地表模拟地震波,据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测定不同深度地层的岩
,同时判定该区域下方是否存在地下水,如果存在的话有多深等等。
从宇航服的前取下平板,汪强将数据线连在了设备上,然后导出了波形图。
“导入完成,让我瞧瞧……”顺着波形图向下看去,汪强已经将这里的地质情况看了个大概,然而当他看到了地下大约两千米的位置时,他突然愣了下,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测错了吗?”在地下两千米的位置,三红蓝绿条波形曲线出现了大幅度的扭曲,甚至织在了一起。在他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这种状况还是第一次见到。
将波形图备份,汪强重启了设备,等待了三分钟后,又测了一组数据。
然而这次的结果还是一样。
未来人重工的设备除了名的耐用,不可能才用了这么几天就坏掉。然而排除了设备故障的可能,剩下的情况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目标区域的地质信息异常复杂。
一百多米的地层段,同时出现了铁、铝、钛……以及本不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儿。
用脚想都知道,这绝对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可如果不是自然形成的,那会是什么?
一个念头突兀地浮现在了汪强的心头,以至于他的心脏怦怦地加速了起来。
“……草,这算是捡到宝藏了吗?”深呼了一口气,汪强克制着心中的
动,也顾不上测第三组数据了。将平板
回了
前,他伸手在宇航服的头盔上按了下,通过火星车上的电台连接了殖民舱的指挥部。
“这里是勘探者01,呼叫指挥部。我这里发生了些状况……不是安全状况,我这边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第1095章强子材料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如果不是带着防护手套试着拿了下,江晨绝对无法相信,这不过高尔夫球大小的黑球体,竟然真的重达一百公斤。
站在近处端详,那黑球的表面散发着淡淡的金属光泽,然而物理质却与金属迥异。表面光滑的质
却不像是金属,反倒像是某种玻璃制品。
将这颗黑球保存在了星环城的仓库,江晨立刻从未来人集团旗下的材料学实验室调集了二十多名专家,对这个来自地外文明的黑球进行了整整三天的实验。
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是世界最顶级的技术团队,依旧对这个小球束手无策。
走到了江晨的旁边,研究项目组的组长惭愧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别说分析这是什么材料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甚至连测定其元素成分都做不到。我们现在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颗黑球的材料强度相当大,而且表面非常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