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五集第一章在猛虎军团的左翼,由于抵挡不住对方的狂攻,鹰斯带着蛮族联军的右翼部队,一边溃退一边还击。
蛮兵显然有所准备,虽然在突击编队的追杀,扫编队的全面进击下拍马狂奔,损失不小,但可以看得出来,对方的指挥体系并未被打
,很大部分的蛮骑是在有意识地边打边退,与突击编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中路和右翼的形势岌岌可危,而北侧战场的敌军虽然不敢硬拚,但却利用整体的机动优势想拖住猛虎军团主力,为中央战场和南侧战场的友军争取时间。
这样的危险局面,丹西看在眼里,却并不绝望,相反还有些欣喜。
丹西的这种自信,不仅建立在对本方重步兵集团防御力的信任上,更在于对手的战略失误。
戈特的战术指挥堪称顶尖高手,但还是有些过度自信了。
为了把丹西牵制在大荒原上对垒,并基于对本军实力的和自身指挥才华的信心,他接受了对方的会战要求,而这一点却足以致命,是无论怎么高明的战术指挥都无法弥补的,这种战况也是丹西所热切地期待着的。
倘若戈特一开始就凭借自己的机动灵活,避战为上,丹西恐怕此时就只有干瞪眼了,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可是,当戈
特发现自己上当,又发现对方的弱点所在,力图抓住空档,反扑获胜时,实际上就正好坠入了丹西及两位谋士
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一味拚命和死要面子,特别是拿别人的命去换自己的面子。虽然戈特凭借自己果断的调度,出
的指挥,迅速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让猛虎军团陷入极度危险之中,但实际上也令整支游牧联军陷入了难以拔身的剧战之中。
他取胜的希望在于凭借悬殊的兵力差别,不惜代价淹没猛虎军团的右翼和中路,敲断锤柄,再包住锤头,将猛虎军团整个围歼吃掉。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以短对长,正面强攻。
对于他来说,付出一定代价取得会战的全面胜利,一举达到消灭敌军主力的目标,肯定是划算的买卖。
然而,战略上的失误,让游牧骑兵以堂堂正阵与于此道的猛虎军团进行阵地攻防,再出
的战术指挥也无法弥补这一失误。进行正规会战,这可是来自文明世界,在各路群雄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猛虎军团的拿手好戏。
“变阵旋击!”看看战场形势,丹西沉声下令。
旌旗摇动,军号长鸣。
突击编队和扫编队开始止住进击的势头,准备整队转向,朝右侧旋转,侧击蛮军中路!
硕大的锤头要化作三道金钩,狠狠地向戈特中军本阵的腹部扎去!
因回旋转向的难度不同,从外至内三道金钩分别为亲卫纵队重骑兵、胡玛骑兵和厚实宽广的扫编队。
这种回旋侧击的战术,乃是远古时代西大陆战争之父“神威大帝”的得意战术。
“神威大帝”素喜将优势机动部队放置于本军右翼,在迅速粉碎敌军左翼后,猛然左旋,向敌军中央本阵突破,与其他部队合击敌军中央本阵,造成在局部战场上的倒
优势,一举击溃敌军,取得会战的胜利。
凭借这一战术:“神威大帝”曾创下以不及对手十分之一的兵力击败数十万大军的骇人战绩,至今仍令人能望其项背,成为大陆战史上一项难以打破的记录。
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前人的战例,留下的是战略战术思想,而不是供后人临摹的字帖。不分时间、地点和具体形势的套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丹西显然不是泥古之人,此次会战,其主力集结于左翼,自然也就改变了攻击的方向,左旋战术变成了右旋战术。
不仅如此,正规会战中,进行旋击时,必须已经击溃敌军侧翼时方可转向冲击,否则自身的侧翼会遭受更严厉的打击,令这一战术失效。游牧蛮军的右翼大军虽然不断后撤,但并未崩溃,仍有相当的战斗力。
但此刻,猛虎军团的左翼主力部队已经突进了数公里之远,有足够的回旋空间。至于自身的侧翼,丹西自有办法弥补。
事实上,以少打多,以弱胜强的诀窍,不在于左旋还是右旋,甚至不在于任何形式上的东西。胜利的关键,在于创造某一时点上本方占据局部战场倒
优势的机会。而且,这个占据优势的局部战场,必须是整场战役的决胜点,将敌军主力部队排除在外的决胜点!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无论你想什么招,甚至包括席尔瓦那个富有创意的通过石雨隔离带形成一个人造小战场的怪招,只要你能想尽办法做到这一点,胜利就顺理成章,唾手可得了。
这才是老前辈们留下的思想髓。
锤头要化为金钩,平推的直拳要变成侧击的钩拳,狠狠地扑向包括敌酋戈特和全军指挥中枢在内的游牧联军中央本阵!
鹰斯正面的力忽然消失,深晓战局、征战多年的格立西首领,立刻看出了猛虎军团的企图!
他狂声厉喝,带领逃窜的右翼部队重新返身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