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九集第五章黑岩城真称得上是让攻城将领扬名立万的宝地。
虽然此城的城防相当牢固,但兹波林却以同等兵力在一天之内攻下,这已经创造了看似不可逾越的奇迹,然而后来的挑战者总是不信,仅数月之后,瘸子别亚就以同等兵力一夜陷城的战绩,刷新了前者保持的记录。
在两场大战中,都是普通民众而不是军人,对战局起了决定的作用。
看似懦弱的老百姓,一旦被发动起来宣其不
与愤怒,将是勇猛的死士和可怕的力量,然而他们天生的自由散漫习
,又令其难以遵守纪律,无法形成一个团结而有秩序的整体…使用得当,令军队如虎添翼;使用不当,反而会自
阵脚。
兹波林巧妙地利用了后者固有的弱点,而别亚则充分地倚靠了前者所迸发出来的威力。
昼夜轮值,又到拂晓。
各处战场也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接力赛,黑岩城和鸣镇刚刚偃旗息鼓,又一处战场…青衣镇,接过了死亡与荣耀的接力
,成为舞台上令人注目的焦点。
经过四天的穿行军,巴维尔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青衣镇,而他新选定的战场,就是青衣镇南边的开阔地。
前文有过介绍,青衣镇是位于白杨大道上一座大型集镇,曾是庞克等人的秘密基地,乌丁的黑虎军团残军也在这逃追剿。
中央郡主要是平原地区,适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缺乏防御天险和有利的伏击地形。像鸣镇那种两山夹峙、河湖
贯的地方,在中央郡极其罕见。
从地势上看,青衣镇比鸣镇就差得太远了,东西南北都是一览无遗的平原地区,非常适合骑兵纵横驰骋,也是大兵团展开作战的理想区域。
唯一有些起伏的地方,就在青衣镇南面,虽然总体而言这里也属坦途,但仔细观察,从东南往西北,还是有一道非常非常平缓的斜坡。
这道斜坡从顶至底只有不到二十米的海拔差距,且长达半里。它的起伏是如此的轻微、坡度是如此的平缓,以至于一般行人都不会在意,仍将这里视作平原。
不过,在资深的战略家眼里,这却是一个对守方有利的会战场所。
守军居高临下,攻方需要向上仰攻,盘踞其上的自由军团占有地利。虽然地利只有那么一点点,跟险要的鸣镇
本没法比,但有时候胜负的分水岭,就只有那么一点点。
守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指挥官立于坡顶上,对于坡下敌军的布置和调度情况一览无遗。
相反,前坡下的攻方指挥官往上仰视,只能看到坡顶的敌军,受视角的限制,无法看到后坡上的敌军是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调动部众。
不过,无论怎么说,除了水源和补给条件要好于鸣镇外,从地势条件上说,这个新战场远不如
鸣镇,即便能占得一些便宜,优势也十分微弱。
当然,在以平原地区为主的中央郡东岸、在敌人进军必经的白杨大道上,其他地方的战场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只会更差。
巴维尔选择青衣镇前的缓坡作为战场,或许真正能解释得通的,就在于这里是白杨大道的中点,也是中央郡东岸地区的中心点,有点类似于围棋盘上的天元位置。
正常情况下,从青衣镇往黑岩城,约莫要三天路程;往东南的边陲要鸣镇,也是三四天左右路程。东西南北的国境线到这里,行程也都差不多。
今天并非赶集的子,本该一片静谧的青衣镇,此刻变成了一锅沸水般热闹。
自由军团骨干部队的十四万七千多人以及几万随军后勤人员,向青衣镇周围汇聚,铺设营地,修整备战。
一列列的行军队伍从南面各处开来。到了青衣镇附近,他们停下脚步,条条纵线化作一个个不规整的圆圈。
画有和平鸽标志的战旗,开始在坡上坡下、镇内镇外、教堂的尖顶上、民房的屋檐下、翠绿的田野里飞扬。
情歌、山歌、渔歌、樵歌,各种方言、各个地区的民歌,在每一处营地的每一个角落里飘。
战士和后勤人员,着走累了的腿,挖沟竖栅、搭篷挂帐、升烟起火、建造营地。
一些工兵、后勤人员和自愿参加的青衣镇民众,在米勒牧师的带领下,开始在坡顶上修建野战工事,搭造指挥所。
没有几个人像巴维尔、乌丁等职业军人那样习惯地身披戎装,大部分士兵穿着五颜六
的宽松便衣穿梭忙碌。除了那
系于额头上的蓝
缎带外,
本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区分战士和老百姓。当然,对于这些军容风纪问题,军官们不愿去管,也管不过来。
补锅匠墨菲带着侦察骑兵,散地在广袤的战场外圈转悠,搜索田野、村落,在遥遥的远方驱驰。另有一部分侦察兵在白杨大道上巡逻穿梭,追捕可疑的
尔探马,截断敌军通讯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