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十二集第二章冻土高原南部,山河纵横,地形复杂。
在这里,山连着山,山叠着山,山外有山,山上有山,陡峰一直进云霄。
山顶上,风卷着像棉絮一样的雪花漫天飞舞。山和山脚下,丛林莽莽,小路盘肠,各式各样的峡谷岔道,简直是数不胜数。
有两条大河经此处。
一条是拐了个弯的古拉尔河,自西向东横过。一条是古拉尔河的主要支──渥锡河,呈一个翻倒的“卜”字形,从西北向东南汇入古拉尔河,在
汇的两河口处,形成一片肥沃的冲积三角洲。
如果排除那些孤山余脉、小河溪,就整体而言,可以说两道大山脉和两条大河
构成了这个地区的总体框架。
西边的鹰王山脉和东边的瓦莲山脉隆起为这一地区的骨架,渥锡河与古拉尔河连接为这一地区的两条血脉。
鹰王山脉、渥锡河、瓦莲山脉,形成一个向左倾倒的“川”字,由南向北一直延伸到古拉尔河为止,被这条横的大河截住。如果加上古拉尔河这一横,又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山”字。
山区往南,就是与南部草原接壤的过渡地带──起伏的丘陵地区。往东,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坦的东草原。
丹西改变贝叶和摩卢会师鹰王山脉中段,沃萨冬令基地──鹰巢峡谷的原定计划,也不是直接向南扑往古拉尔河,而是将两军的会师地点向东、向北平移到渥锡河畔,显然是经过深思虑,反覆锤炼后做出的决定…
渥锡河畔,以飞马军团为主力的贝叶北进骑队与蒂奇斯南迁族众胜利会师。
两支部队都有些劳顿不堪,北进骑队奔袭多,转战千里,蒂奇斯族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也是长途跋涉。不过,汇合一处后,兵力立变雄厚,骑兵多达八万,无论是胡玛战士、猛虎战士还是蒂奇斯兵民,安全
都大增,渥锡河谷也洋溢著令人陶醉的喜庆气氛。
会师的两边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对方。
胡玛人穿着羊皮袄,与草原上的游牧民类似,不过其作工显然要致许多,而其武器则一律是式样独特的钩月弯刀。
猛虎骑兵穿着金灿灿的轻甲,两排纽扣银闪闪的,戴着有猛虎标记的头盔。他们拿着统一制式的武器,穿着珵亮的军靴,队列走得整齐森严。
小伙子们的军姿仪容,在那些刚从森林里跑出来的蒂奇斯人眼里,就如天兵天将一般令他们惊叹。更有无数少女的秋波,频频朝这些盟军战友们递去。
对于蒂奇斯人,胡玛人和猛虎骑兵在大荒原和草原追击战中都曾见过,不过,基本上看到的都是成年战士,老头、女人和孩子等,见得还是比较少的。
蒂奇斯战士全身兽皮,脸涂油彩,嘴獠牙,几万这样的人聚在一起,倒也让人开了眼界。
这些战士身上的皮甲非常的结实坚固。女人们用骨针穿上翎、皮筋等,将兽皮
合成厚达三层的皮制战甲。
依部落或家族的不同,战士们身上的皮甲类型各异。有的战士穿鲛鱼皮甲,有的战士穿野牛皮甲,而摩卢的亲族部落则穿着熊皮甲。
不知道是审美观念的不同,还是想在战场上吓唬敌人,蒂奇斯战士往往在脸上戴张兽皮面具,或者将脸涂成青面兽的样儿,再上几
骇人的獠牙。
其他非战斗人员一般也穿兽皮,不过,因不用打仗,故而多是轻便的羊皮、獐皮、麂皮等,一般而言,妇女的皮衣要漂亮整洁许多。
前面说过,蒂奇斯是一个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虽然因人口的增多,需要增加食物来源的稳定,蒂奇斯人也养有畜群,并有比例逐渐加大的趋势,但整体而言,牲畜的数量要比游牧民族少得多了。这次迁徙,他们主要是吃货车上运载的各式野味腌
、干鱼片、干果等,沿途也顺路打些草原野兽、捕些河湖鱼类尝尝鲜。
为了增强本族的文明开化程度,摩卢颁令止了吃食战俘等野蛮习俗,宣告采用中央走廊的商都语记载本族历史等一系列进步措施。
在摩卢的领头和马拉斯的布道下,全族还统一皈依了基督教。不过,目前大家的宗教信仰尚不够坚定,信奉自然界的万物神灵,崇拜祖先者,仍然大有人在。在此生死存亡关头,马
拉斯等人也无暇顾及,只好留待南迁成功后再考虑如何移风易俗。
军民联,盟友共庆的时刻,族长摩卢的帐幕内,摩卢、贝叶、提奥、马
拉斯、穆斯塔法等人也在聚会面谈。不过,与外边的喜庆气氛有点格格不入的是,帐内的气氛有些沉重。
“***,则尤那个瓮桶,平时蔫不啦唧的,关键时刻竟然坏老子的大事!”摩卢愤然道:“让我抓到了,我要生吃他的脑髓,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虽然亲自颁布了不许吃食战俘的法令,可一到生气关头,摩卢就忘了那档子事,习惯用语总是忍不住口而出。
“关键是与丹西领主为敌,破坏猛虎自治领与蒂奇斯同盟的草原大计。这一点,不可饶恕。”马拉斯善于辞令,知道如何拉近两边的距离。
“没错,但这也恰恰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则尤本不是那样的人。”功亏一篑的贝叶对于草原战略的失算仍耿耿于怀。
“戈特的行为也变得极其古怪,无法琢磨。我们在半路上截住了一股沃萨牧民,他们赶着五百只羊,竟然是无偿赠送给胡狼人过冬用的!太他妈不可思议了!”草原蛮族联合起来与猛虎军团为敌,在特定条件下也许是可能的,但各民族长期的恩怨和各首领各怀野心,一般而言,在期待战胜猛虎军团的同时,各方更希望别族跟猛虎军团打得不可开
而实力大损,本族则能够白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