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五集第八章大道上,我和胖墩在纵马飞驰。

‘我看那小家伙哭得伤心呢!’胖墩道:‘你昨晚是不是太狠了点儿?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嘛!’‘哼!凡是把他当成孩子而加以轻视的人,到时候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兹波林、藤田太郎,不就是明证吗?!’杰姆的事,我一直没跟其他任何人吐,包括胖墩在内。

‘可他对付的,毕竟都是心肠如蛇蝎的敌人嘛!’果然,胖墩还在为那猾的小东西辩护。

‘算了,不谈这个了!’我不耐烦地岔开话题,‘现在还是想想我们该怎样避开搜侦敌骑,安全抵达巨木堡吧!’我和胖墩都化装成普通民众的模样,身上也没有携带刀剑等一眼能看得出来的武器,而是贴身藏带了手弩、匕首等护身工具。而且,匕首和弩枝上都涂有剧毒。

跟可怕的两蛇联盟待在一起,这些作案工具,当然多的是。

尔境内,我们基本上是一路畅通无阻的。灵蛇众和蝮蛇众连续搞掉了几座驿站,伪造得难辨真假的通关牒文当然不少,我和胖墩都各揣了一份在身边备用,而路上尔伪军的盘查也并不严密,故而我们得以沿大路迅速抵达边境地区。

即将进入中央郡自由民行政区,情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虽然累斯顿河东岸地区已基本落入呼兰大军的掌控,但无数的民间游击战士,不断地在敌后捅黑刀、冷箭,把整个沦陷区变成了无限制的战场,让来自东方的入侵者也尝试到了当走廊联军所经历的痛楚。

呼兰人毕竟军力雄厚,控制严密,还没有进入中央郡,边界地区已经戒备森严,游骑四处巡逻,岗哨密如蛛网。我和胖墩不得不转变策略,放弃那大摇大摆地沿主干道驰马飞奔的行进方式,改为走小路偷越边境。

我和胖墩从战场上逃生,跟随丹西领主逃生,跟随密尔顿的灵蛇众隐匿踪迹而行,对于潜行渗透已经颇有经验。我们又都是从小在中央郡长大的自由民后裔,对于地形也非常悉,故而我们得以巧妙地绕开了敌人设置的层层防线,进入到中央郡。

富饶繁华的家乡,如今已目疮痍,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瓦砾焦炭,到处都森森的,恍如鬼蜮。

我和胖墩一路奔波驱驰,心情却越来越沉重。战争给家乡带来的巨大破坏、入侵者的暴行,又令我们怒火中烧。

当然,与一般的战争破坏相比,中央郡累斯顿河东岸地区又有独特的地方。烟熏火焚的痕迹虽多,但却少见腐臭的尸首和累累的白骨,更看不到战地区经常发生的大批离失所的饥馑难民。甚至可以说,整个东岸地区,人烟罕见,除了大批屯驻于城市、集镇和大型村庄的敌兵外,基本上见不到什么自由民的身影。

这主要是因为自治领政府早几个月时间就已在为这场大战做准备了。所有壮年男子一律加入自由军团,以军队形式组织起来保卫家乡,其他老幼妇孺则进行举家迁徙,离开危险的战争区域,疏散到西岸、闪特、詹鲁、两盟半岛等地方。牛羊牲畜、鸭猪狗,所有牲畜都驱赶出栏,运往临时安家地点;所有财产一律带走,房舍自己主动加以焚毁,所有水井投入毒药,总之,不给侵略者留下一粒米、一滴水、一针、一条线!

这是一场骇人听闻的坚壁清野,当呼兰人踏足中央郡的一瞬起,他们就到中央郡暴民聚集地的名不虚传!

风惨惨,寂寥无声,见不到一个人、一头牲口,到处杳无生机,恍若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这种全体民众自毁家园,与敌同归于尽,也只有中央郡自由民使得出来!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民众绝不会这般自发地配合政府实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焦土政策。如果政府强制施行,那不要敌人来打,本国就会造反频仍,自个儿先起来。

这对呼兰入侵者,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力。这种可怕的安静,比之数十万敌军的呐喊还要吓人。

据说,呼兰兵士们都在暗地里惊恐地抱怨:我们在入侵地狱!

更有谣传,连柯库里能踏入中央郡的时候,看到全体军民展示出来的这等气魄和决心,也居然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当然,若说一个自由民也没有,那也不对。至少,还有很多人留守在东岸地区,只是躲藏了起来,不让敌军看到罢了。

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年长但身体健康的老者,或者尚未到达服役期的童子军。二十到四十五的壮丁大多加入了军队,老幼妇孺也都撤离了,但也有数以万计无法加入军队,又希望打击侵略者的人,自发地留在家乡的土地上,掩身于山林水泽、平原地窖、城市里的暗室秘道,跟呼兰人及其走狗盟友打袭扰战。

一路跋涉,我和胖墩见到了很多这样的可敬老人和勇敢少年。

在勺子湖,我们遇到了两个五十出头的老渔民。

他俩是兄弟,把儿子送往军队当兵,把家小送抵闪特投奔亲戚后,就义无反顾地赶回了家园。他们舟于湖畔,藏身于芦苇丛,一旦发现有呼兰人牵着马到湖边饮水,就会悄悄靠近。对方人多,就远远地冷箭;对方落单了,就靠近了砍杀,抢走马匹。一个月下来,已经有四个呼兰人被做掉,莫名其妙地当了异国孤魂。

我和胖墩也差点被他们干掉,幸好胖墩闪得快,老头们的箭术也普通,方才避免了误伤自己人的悲剧。

‘够本啦!’当哥哥的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道:‘我们哥俩,已经一人赚多了一条命哩!’渔民兄弟划船把我们送到对岸,告别这两位老人后,我们又在冠山的山道上遇到了一对爷孙。

老人六十多岁,小孩十四岁。老人的儿子,亦即小孩的父亲,已经在靛河大战中阵亡。为了给亲人复仇,一老一少都留了下来,利用自己的特长替自治领消灭敌人。

老人是猎户,小孙子在童子军参加训练。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偷偷溜近山下的白杨大道,在路面上安放蒺藜、尖刺、捕兽夹,上头搁放青草或者上头加一土掩饰,很难被发现。而且这些东西上头,都抹有可以毒死猛兽的毒药!

为避免被察觉,他们总是不在同一处放置,而是今天放这里,明天放那边,毫无规律可循。白杨大道长逾数百里,呼兰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