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五集第十一章我军在向五星山脉行进。

五星山脉是累斯顿河东岸的一条小山脉,位于中央郡东岸地区的正中心位置。

山脉由中星、南星、北星、东星、西星五座小山连接构成,形成一种很独特的中心环状的地势。而中星山,恰恰落于最中心的位置,被其他四星包围起来。

当我军抵达五星山脉的时候,震惊的消息不断传入我的耳膜,而且,基本上都出自丹西领主的帅帐!

除正在作战的草原战区外,不仅自治领中央政府的朝臣,而且分布于各处的地方军政要员,全都赶来了中星山。

康坦诺夫大主教作为教皇的代表,圣瓦尔尼宰相鲁伊作为狄龙的代表,与我国结盟的尔国王拉夫诺、詹鲁王室旁支中势力最大的巴图家族、海亚尔大将军武索、失去国家的千湖独立领李察领主、两盟半岛诸城的议会代表,尽皆抵达这里。

来自中央走廊的中立国家和城主、来自东方的摩里王国、来自走廊以西的东教廷各国,都派出了使者参加。

如此多的重要人物汇聚一起,赶到这凶险的战地,显然是因为一件由丹西领主授意放出风声的大事…猛虎帝国正式建国,丹西领主登基庆典!

这些各国朝贺使者中,当然大部分都是我国的重要盟友,但抱着看热闹、瞧笑话的念头赶来的,亦不乏其人。即将升任外大臣的外总长安德鲁先生,来者不拒,对任何国家的使者都接纳。

战时登基,而且是在首都之外的山上军营里举行,故而一切从简,厉行节约,谢绝奢华。

与其他大国君王的登基大典往往举行几周甚至一月时间相比,丹西领主确定,登基仅举行半天时间,地点则选在山头的一道悬崖旁边,以示皇位艰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其实,最具轰动效应的,不是登基大典当天,而是之前一宣布的一系列内政外举措。

自治领宣布,成立金杖贤智大会,分别由纳入帝国的王室、贵族,以及被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

第一次金杖贤智大会成员的席位分配如下:中央郡自由民,二十五席,全部由自由民长老会内部推举产生;闪特十席,纽卡尔和坎塔家族,各自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八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尔十席,拉夫诺王室永久拥有两个席位,齐诺亚家族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七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詹鲁十席,巴图王室永久拥有两席,甘斯特家族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七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两盟半岛辖区十席,由各城议会推举确定;大荒原行政区五席,皆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胡玛、熊族、蒂奇斯三个藩属国各五席,其中首领永久拥有一席,余者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千湖独立领一席,由李察领主所在家族永久担任;海亚尔五席,武索家族永久拥有一席,余者由跟随我军一同避难的民众代表组成;总计九十一个席位,也就是由九十一名金杖贤人组成第一次大会。

当然,说是推举,第一次大会基本上还是由丹西领主钦定,拟好名单后由自由军团军士们、随行的自由民长老会表决通过。如席尔瓦、昆达、凯鲁、查理、巴维尔、别亚、马特总督等人都作为中央郡自由民代表,李维将军、贝叶等作为闪特代表,拉夫诺推荐的一些忠于我方的尔贵族、詹鲁巴图亲王和甘斯特大将军推荐的一些詹鲁贵族等等,都成为金杖贤人。

第一届金杖贤智大会,通过了《金杖法案》,主要内容如下:全体金杖贤人一致同意,中央郡、闪特、詹鲁、尔、两盟半岛我方辖区、大荒原、海亚尔、千湖独立领、胡玛、熊族、蒂奇斯三个藩属国,合并为猛虎帝国。

全体金杖贤人一致推举丹西为帝国皇帝。

帝国皇帝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但征税法案须提金杖贤智大会通过,否则无效。

拉夫诺为尔世袭国王,巴图为詹鲁世袭国王,拥有皇帝亦不能褫夺的尊崇地位,但无军队指挥权,且必须服从猛虎帝国皇帝的军事调遣。其卫队由帝国皇帝指派,行政管理权也仅限于首都,其余地方由帝国中央政府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金杖贤智大会还获得一项极其重要的功能──选立新君。

皇位继任问题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因争夺皇位而产生的手足相残、兄弟反目、国家内战,更是时常发生。

为避免这种悲剧的产生,本次大会规定,皇帝无权决定继任人,而是在其死后由金杖贤智大会推举确定。

由于皇室宗亲比较复杂,故而金杖贤智大会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皇帝的嫡亲子女为第一顺位继承人,金杖贤智大会优先在第一顺位继承人中推举;如果所有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全都被大会否决,则从旁支中推举,是谓第二顺位继承人;如果推举的皇帝年龄幼小,或者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中都无合适人选,则由大会在本期金杖贤人中推举两人,共同行使军政大权,但无皇帝名号,称摄政监国,待受到推举的小皇帝成年后,摄政监国自动退位;皇位空缺五年后,必须重新举行金杖贤智大会,从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中推举皇帝,或者推举新的摄政监国;任何人不得凭借武力争夺皇位,否则将永久失去继承权或者被推举为摄政监国的资格。自由民长老会向金杖贤智大会保证,任何不遵守《金杖法案》而实施暴力夺权的企图,都意味着对全体自由民宣战,将派出自由军团加以讨伐,诛首示众!

例如,丹西死后,第一顺位继承人有:丹虎、丹豹、丹凤、丹波(伊莎贝拉贵妃腹内所怀之子,据太医说,将是一名男孩,丹西已将他命名为丹波)。

如果丹西死后,丹虎被推举为皇帝,则丹虎的子女形成第一顺位继承人,丹豹、丹凤、丹波及其子女,则共同形成第二顺位继承人。

如果丹虎死后,其子女一个也没有被金杖贤智大会看中,而丹豹、丹凤、丹波及其子女组成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中有能力极其出者,那么此人将被推举为新君。

如果都是些不成器的家伙,那么,为避免出现昏君或暴君,就将空出皇位,由大会推举摄政监国,施政五年。五年后,再看这些子弟中是否存在良材美玉,确定是推举皇帝还是继续推举新的摄政监国。

依是轮替。

丹西设立金杖贤智大会的这一重大举措,既给予了金杖贤人相当大的权力,维持了帝国内部的稳定,又保证了皇位永远由自己的血脉继承。相较于各国血淋淋的夺嫡之争,丹西实施的是非暴力的公开竞争。所有皇室子女,都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军政才华,尤其是政治手腕。只要能获得金杖贤人们的认可,就能够问鼎九五之尊。

这种竞争,是公开的,不是父皇的宠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国内的政治家、中央地方大员们是否拥戴;这种竞争,尤其考验继承人的政治能力,能否搞定金杖贤智大会里的那群人,将是成功的关键;这种竞争,摒除了一切暴力,体现了公平;这种竞争,仍留给失败者以机会,不至于让人一朝失利,就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