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刘曹联盟第九章献帝还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时间进入到兴平二年七月底,经过一月时间的鏖战,逢得危急关头,吕布也放下面子数次求问于陈,得其施计,故而与曹
战虽处于劣势,却相持不下。
就在这时,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从冀,青由北至南,兖州,徐州,扬州多受其影响,本已成的麦类庄稼,此时却遭受了灭顶之灾,飞蝗过境,余者寥寥。
原本就指望着夏收粮食以资军用的曹,在得到原本庄稼十不余一,难以调集军粮,并且百姓闹饥荒、动
处处消息,而正面作战之上又难以拿下吕布后。攻到濮
近效的他,也只得无奈撤军。
“这次侥幸守住,下次还行么?”吕布的心头,不停的徘徊着这个问题。虽然他地盘小,但蝗灾却同样影响到了他。现今总共军粮储备不足三月之用,何去何从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吕布的面前。
徐州在这次蝗灾中,受影响也不算小,受灾地区是西面原本在与曹作战中被其攻占的任城,鲁国,沛国等郡。
恰巧这一年是刘晔全面实行屯田制,与徐州本土士族们约以“合同计划”如今三郡之地受灾,但刘晔依旧按前时约定,在八月初决定先从州府库存中送与这些签订合同的士族们粮食,这个消息顿时让从徐州逃出地士族。以及有些少数观望怀疑,并未签订计划,使得在此次蝗灾中几乎颗粒无收的士族们红了眼。
而刘晔的作法,也明白宣示了一点——只要与他签了文书,就一定会“旱涝保收”有如此明显的示例,又引发了一次争相“补签”以及扬州。冀州部分逃难的原本徐州士族回迁后,立时拿着地契与当地郡县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加入“合同计划”的。
刘晔以他地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诚信,使原本是受损极大的一次蝗灾,却转而成为刘晔借机收拢人心,稳固统治基础的一次机遇。
福祸之事,并非注定。能够随机应变,不坐等尽是好运降临。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
“主公要建水军?”这一,在赵云等将再次被招来议事不久。当听闻刘晔所说意思,顿时齐齐惊讶地问道。
“不错!水军必须建立,子龙可知军中有合适之人?”借着蝗灾之机,刘晔果断地将原本是年底付给士族们的粮食,直接便在夏季供给一次,使得徐州无论百姓还是士族都对他完全心悦诚服。现在是八月初五,刚刚忙完发粮之事的刘晔,现今便将自己筹划极久的建立水军之事拿出与众将细说。
“末将等大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者居多,遑论
习水赵云虽然为难。但还是如此回答,最后更是奇怪地问道:“末将以为,只需陆军强盛,则可雄据天下,主公为何又
另令水军一部?”现时地造船业并不发达,多为走舸小船,而如同蒙冲,斗舰这等作战利器,却是在后来水军本就发达的东吴率先研发出来。故而大多数人的普遍印像中。在只能坐上最多十五人地走舸小舰之上。除却划桨
舵之人,余下用弓箭又能为陆上作战提供多少支援?
毕竟现今是陆上作战为主。便算得一处有水路阻挡,迂回寻机越过便是,水上大规模战此时也是没有概念的。
“围棋对弈讲究走一谋十,现实中谋略同样如此!成练一军,使其足够锐,是需要不短时间的,而水军现时作用也许并不明显,但若加上利舰与投石器,再习练为常,可纵横于海域,则成一支可随时越过敌方正面防守,从敌之后方薄弱处施行登陆或劫掠,或斩首计划的海军,不可谓不强!此为长远之计,虽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早为之!”见到不仅是赵云,连同太史慈以及管亥,臧霸,典韦等人也是一脸的
惑,故而刘晔也就详细解说道。
“某将故居于海边,水倒是通得,只是水军
练之法却难以通晓,实需主公为之指明。”太史慈现在是统率骑兵作战的副将,主将便是典韦,他只听刘晔稍作解释,立即便眼前一亮,
地觉察到这个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的分部,极有可能将来会一家独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见其余众将皆是默然不语,知道他们都是不太识水地,对于水军这个陌生的兵种自然更是敬而远之了,立时便出言道。
“子义所言正是,末将倒有一语补充,于东海之上,却也有不少结成一团之海贼,多则上千人,十余条船,少则百余人,三四只小船。其人多趁夏秋之际登陆沿海进行劫掠,自有专人进行分工,或有作斥侯放哨者,或有专职作战者,亦有只进行来回运输者,可算为完整军队布置。若其能…”徐州境内地东海,广陵沿海郡县,往时遭遇劫掠也不在少数,故而即使临海,徐州也是真正需要处处防守的四战之地。
臧霸久处于琅琊,对于这些与黄巾和山匪属于“同道中人”的海贼,也是极为了解的。==首发==最后一句他不用说出,众人也知其意思,却是招安了。
“宣高所语确实有理,然而这些海贼属于穷凶极恶之辈,多与沿海一带士族百姓有极深仇怨。或者是遭官府通缉,故而沦落为贼,虽其属于经验丰富,悉海路情况,战斗力可观,但却弊端明显,需得主公三思。”这种军事会议。文臣方面也只有陈群这位大主薄能够参加。对于臧霸地提议,他却是直接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供给刘晔作参考了。
“昔时我等是为黄巾贼子,人人恶之,主公亦不见得嫌弃,此等海贼应也有身不由己之人,为何不能依主公先时之法,择其中可用者?”陈群是正统的士族。而管亥是纯正彻底的黄巾出身,不会因为他们同属于刘晔手下心腹就改变这个事实,同样也改变不了他们不对路的状况。文臣与武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见相左。这也是正常情况。
见到陈群话语中未必没有对他们这等出身不好之人鄙视之意,管亥当然冷讽出声。
“子智等是从青州而来,与徐州本地士人并无太多矛盾,当然无碍。然则东海贼寇横行十余年,又岂会少了纠葛?”刘晔就在跟前,陈群当然也不会表现得太过,只是平淡的反问道。
“不用争了!”见到好好地一场分析献谋,便可能演变成为两人较劲争辨地无用功。刘晔直接打断了两人谈话,而是作出结论:“子智与长文所语。并非是不能统一。面对沦落为贼之人,只诛首恶,去其瘤毒便是可行之法。然则行招安之法,未得首领同意,又不可能成功。故而先全数招揽,然后视其表现,若能弃恶从善,则既往不咎,若仍旧胡作非为。则数罪并发。严加处置!”
“同样,若行招安。自身却也得有些实力,如此方能让对主有所忌惮,故而成军之事亦得先行。至于如何训练,便先择军中水良好者,再于走舸之上习惯水上行走,习练拉弓引箭,舟上格斗等等。此等是为基础项目,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地。只需将这些训练妥当,则以后再得良将以及经验丰富之水兵指引,很快便可成为战斗力!诸将皆有任务在身,便由子义兼任水军校尉,先负责此事,汝可愿意?”一席话说得众人皆是点头应是,最后刘晔便发布了任命,而问于太史慈道。
“能为主公分忧,是末将之荣幸,慈愿受职!”太史慈立即作礼回答道。
“宁为首,莫作牛尾”实际上,大多数地武将也是渴望如同赵云一样,能够有独当一面,自己决定行事来发挥才能的机会。何况水军之议,在稍微有眼光之人看来,都会知道其之前途并非只是小小“
首”若能发展顺利,极有可能便是另外一部与骑兵,步卒并立的强势兵种呢?
“今所议之事,大略如此,时候不早,便散了吧!子义且随我同车归家,有此细节再与你
待,至于任命印信便待明
发放吧。”刘晔以这句话结束了这次例行的一月一次军事会议,随即便领着太史慈出外归家而去。
“此等分行两地之局面,还会持续多久?”当夜,望着那半缺的明月,刘晔想到了自己在幽州的儿,顿时有些
慨。
有兴建水军之事,刘晔注定在年底之前,却是很难返回幽州,对于两个儿子的周岁礼,以及养子郭淮九月地出师礼也是不能到场,可谓亏欠良多。
但是,现今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幽,徐两州的四面是敌形势,也使得刘晔若不小心谋划,极其遭遇灭顶之灾。据有人口众多,兵粮足的二州风光无限地同时,也潜藏着步步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