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一0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么该怎么治呢?”

“得一步一步来,臣先把皇上头痛,脊骨痛这两样病治好,同时要给皇上服开胃的药。”皇帝大为点头“你说得对!”他说:“把这两样病治好,我的神就会好得多。”

“是!”屈庭桂说:“臣想请皇上赏一小瓶。”听得这话,慈禧太后、奕劻跟太监们都差点笑出来,屈庭桂亦自觉失言,大为窘迫,赶紧又作解释:“臣要取回皇上的,回去化验,更能查出病症。”

“要验什么?”皇帝问说。

“打验出来,子有没有病。”

“喔!”皇帝点点头:“可以!”于是屈庭桂磕头退出,在仁寿殿后面,太监起坐的板屋中开方子。这下又成了难题。因为西医的药方,没有脉案,药名皆用洋文。既无法抄呈两,也不能存在内奏事处,供王公大臣阅看。最后由内务府大臣奎俊去请示慈禧太后,奉到懿旨:不必看,也不必发下去,敬事房存档。这才算解消了难题。

开好药方,屈庭桂说:“这张方子可以拿到外国医院或者西药房去配。有内服的,有外敷的,药剂师自会注明白。”

“屈大夫,”奎俊说道:“都是洋字,怕他们不清楚,药配错了不好,何不你自己一手经理?”

“这,”屈庭桂也读过一些史书,懔于明朝末年“红丸”的故事,大起戒心,老实答说:“医药都出于我一个人,这个责任太大,实在负不起。至于配错药的事,极少极少,而况是皇上的药,谁敢大意?”

“说得也是!”奎俊又说:“皇上刚才面谕:明天还得请脉。

请你再等等,只怕还有别的话。”屈庭桂答应着,静静地等待,不久奎俊带着太监来颁赏:四盒克食、两百两银子,另外还带来一瓶皇帝的。屈庭桂跪着接了,随即出园回城。

他是住在北洋公所,刚下车还未休息,庆王奕劻已着人来请。于是原车到得王府,只见袁世凯也在座。

“永秋,”奕劻喊着他的别号问:“你看皇上的病怎么样?”

“是!”屈庭桂答道:“皇上的病,叫做神衰弱症。得这个病的人,多半头痛、晕眩、失眠、忧郁、记不好、食不振;这跟皇上的病症,完全相符。”

“那么该怎么治呢?”奕劻问说。

“回王爷的话,这个病不是吃药吃得好的。”

“喔!”奕劻一惊“莫非,莫非是不治之症?”

“不是!不是!”屈庭桂赶紧否认:“决非不治之症。治这个病,最要紧的是静养,若能换个病人喜的地方去住,更好。”

“为什么呢?”袁世凯很注意的问。

“因为得这个病的人,先天体质固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神过劳,种种不如意,一天难得有件高兴的事,久而久之,对原来住的地方厌了,也怕了。如果换个地方,耳目一新,原来的种种厌烦,一起摆神自然就好了。这有个名目,叫做‘易地疗养’。在外国常有这类病人,到空气新鲜风景好的地方,去住那么两三个月,回来就会象换了个人似的。”袁世凯与奕劻面面相觑,好久开不得口,屈庭桂也觉悟了,这在平常小康人家不难办到的事,在皇帝决无可能。

“永秋,”奕劻脸严肃地说:“你刚才的话,可不能跟另外人去说,两面前,更宜小心!”

“是!”屈庭桂重重地答应。

“除了什么‘易地疗养’以外,还有什么治法?”

“总以神安静为主。最好每天能用冷水摩擦,按摩亦有用处。当然,饮食也是要紧的。不过,这得验了再说。”

“这是怎么个讲究?”

“怕子有病,有些东西不能吃。”屈庭桂想起来了“今天进听太监私下在谈,皇帝有遗病。”

“是的。不但有,而且很重。”奕劻答说:“皇上自小就怕突如其来的响声,譬如打雷,或者一个铜子掉在地上,都能吓得脸发白。如今只要听见这样的声音,就会遗,更听不得大锣大鼓。”

“这可不好!”屈庭桂说:“神经衰弱的征候很深了!最好,最好…。”他说不下去了。

他不说,奕劻与袁世凯也能猜想得到,最好避免听见那种声音。但又何能避免?慈禧太后听戏,对于大锣大鼓,侍座的皇帝能充耳不闻吗?

情形很清楚了。那怕闱事秘,只要势力达得到,工夫下得深,还是可以直抉底蕴。都以为慈禧太后的河鱼之疾是小病,皇帝几已病入膏肓,而揭底来看,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