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一早,恭王进,不到军机处,在南书房坐。依然气度雍容,跟值南书房的翰林,潘伯寅、许彭寿闲谈那些名士近况,也问起张之、李端棻、黄体芳那些快“散馆”的庶吉士,对于朝政,只字不提。

在养心殿,军机大臣奏对完毕,跪安之先,文祥踏上一步,庄容说道:“恭亲王想当面叩谢天恩,在外候旨。”两太后相互看了一眼,接着慈禧太后便问:“还有几起?”召见通称“叫起”一批或者一个人称为“一起”问“几起”即是问预定召见的还有几批?这须问御前大臣才知道,而军机奏对,关防极严,御前大臣照例远远地回避。等找了来一问,说只有户部侍郎崇纶一起。

“那就撤了吧!”

“撤”了崇纶的“起”自然是叫恭王的起。那些侍卫和太监,揣摩的工夫都相当到家,一看这样子,知道这天对恭王必有“恩典”——由红发紫,由紫发黑,现在又要红了,所以纷纷赶到南书房来报消息。其实他们也见不着恭王的面,只在南书房外面探头探脑,与恭王的侍从打道。不久,醇王的好朋友,新调了右翼前锋统领,奉派御前行走的托云保亲自来通知召见。

进了南书房,他一面向恭王请安,一面说道:“王爷请吧!

上头叫起。”

“噢!”恭王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来,立刻有名听差把他的帽子取了来,戴好又照一照手镜,出门之先,回头对潘伯寅说道:“我新得了两方好砚,几时来瞧瞧,说不定能考证出一点儿什么来!”

“是!”潘伯寅答道:“回头我给王爷来道喜。”恭王仿佛不曾听见,慢慢踱了出去。从南书房到养心殿,一路都有侍卫、太监含着笑容给他行礼。但是恭王却是越走脚步越沉重,在南书房聊了半天,还是把中的那口气沉稳不下来。他一直在想,见了面两太后第一句话会怎么说?自己该怎么答?或者不等上头开口,自己先自陈奉职无状?

念头没有转定,已经进了养心殿院子。太监把帘子一打,正好望见两太后,这就没有什么考虑的工夫了,趋跄数步,进殿行礼。

那略带惶恐的心情,那唯恐失仪的举动,竟似初次瞻仰天颜的微末小臣,恭王自觉屈辱,鼻孔已有些发酸,等站起身来,只见两太后都用可怜他的眼望着他,便越发兴起无可言喻的委屈,连眼眶也发热了。

是慈安太后先开口,她用一种埋怨的语气说:“六爷,从今以后再别这样子吧!何苦,好好的得破脸?你想,划得来吗?”这句话一直说到恭王心底,多少天来积下的郁闷,非发不可。于是一声长号,扑倒在地!这一哭声震殿屋,比他在热河叩谒梓的那一哭还要伤心。新恨勾起旧怨,连他不得皇位的伤痛,都泻在这一副热泪中了!

“好了,好了,别伤心!”慈禧太后安着他,随又向殿外的太监大声喝道:“你们倒是怎么啦?还不快把六爷给扶起来!”这一骂便有两名太监疾趋进殿,一面一个把恭王搀扶起身,慈安太后便吩咐:“拿凳子给六爷!”太监不但拿了凳子,还绞了热手巾给恭王,他掩着脸又噎了好一阵才止住眼泪。

等他坐定下来,慈禧太后才面不改地说道:“六爷,你也别怨我们姊妹俩。家事是家事,国事是国事,这一点你总该明白?”

“是!”恭王答应着,要站起身来回话。

“坐着,坐着!”慈安太后急忙摆着手说。

恭王是受了教训的,如果坐着回话,又说是“妄自尊大,诸多狂傲”所以还是站起身来答道:“臣仰体两位太后保全的至意,岂敢怨望?”

“你能体谅,那就最好了。”慈禧太后很欣地说“你的才具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耳朵子也别太软。”这等于教训他不可信用小人,恭王依然只能答应一声:“是!”

“定陵的工程,你要多费心。”慈安太后说“奉安的子也快了。”

“今年有个闰月,算起来还有半年的工夫。一定可以诸事妥帖,两位太后请宽圣虑。”

“还有皇帝念书的事。现在虽派了七爷总司稽查,有空儿,你还是到弘德殿走走。”

“是。”恭王答道“醇王近来的阅历,大有长进。派他在弘德殿总司稽查,最妥当不过。”

“唉!”慈禧太后忽然叹口气“提起皇帝念书,教人心烦。下了书房,问他功课,一问三不知,简直就是‘蒙混差事’。

总还得找一两位好师傅。”

“翰林中,人才甚多,臣慢慢儿物。”

“对了,你好好儿给找一找。年纪不能太大,怕的神有限。”慈安太后说。

“可也不能太轻。”慈禧太后立即接口“年纪轻的欠稳重。”

“是!”恭王总结了两位太后的意思:“总要找个敦品励学,年力正强,讲书讲得透彻,稳重有耐的才好。”

“对了。”两太后异口同声,欣然回答。

谈话到此告一段落,照常例这就是恭王该跪安告退的时刻,但他意有所待,因此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你先回去吧。”慈禧太后说“我们姊妹俩再商量一下。”恭王不无怏怏之意,但不敢在脸上。等退了出来,依旧回到南书房来坐。这时隆宗门内,挤了人,就表面看,似乎各有任务,正在待命,实际上都把眼光落在恭王身上,要打听他为两太后召见以后,有何后命?恭王明白他们的意思,心里说不出的歉然与惭愧,尤其在发觉自己双眼犹留红肿时,更觉局促不安,于是吩咐“传轿”一直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