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商会的变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后面的民众就没这么好命了,黑的站了一片,不过还是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一片‘
’动的讨论声让整个空地都响起了嗡嗡声。
好戏终于上演了,从屈原的忠再到其他臣子的‘’,台下传来一片愤怒的声讨,虽然演员演的并不出‘
’,但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最后说到屈原含恨投江,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啜泣之声。接下来便是演员们表演渔民打捞屈原尸体等等最后演变成端午节,很快整部戏就落下了帷幕。
整个现场沉默了半分钟,很多今生第一次看戏的人正在消化戏剧对他们的冲击。此时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呼起来。
“不要做‘’贼!忠于
古岛,忠于岛主!不要做‘
’贼!忠于
古岛,忠于岛主!”立马无数人响应起来,李扬入主以来他们的生活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很快所有人都自发加入到喊这个口号中来。此时李扬心中虽然错愕但实则暗
,天地良心,他可真没安排人做最前面的带动‘
’煽动,看来民众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
’。
这一天所有人都无法平静,大康人们都以自己身为一名大康人,可以堂堂正正的纪念自己的祖先而到骄傲。而土著们则兴奋自己竟然可以度过这么梦幻般的节
,也对中原文化的悠久传承
到叹服,许多下层的民众更是庆幸李扬来做了这
古岛的岛主,否则他们还要当一辈子井底之蛙,再就是以后学堂加收学生他们想什么办法都得把孩子给
进去,多知道一些外面的世界,多知道一些中原的文化。
李扬相当意这次端午节的庆祝,‘花’费是巨大的,收获是无比巨大的,有了这股凝聚力,后续的计划展开得到的支持更有力了。
端午节的庆祝后,古岛进入了一个更为快速的发展阶段,三个船坞同时开工了,当然还是建造木制的战舰,毕竟钢铁战舰需要大量的钢铁,在这个小小的岛上每一两铁都很珍贵,而且木制的战船有火炮,完全够用了,毕竟不会发生大规模海上对决,这种舰造速也快,几乎一个多月都能出一艘。
冶炼厂早就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生产期,每天提供二十多副盔甲和相应武器的速度也堪堪能足李扬的要求,但若是战端开启,对武器的消耗量可就不是一般得大,产能还需要继续扩大。
官办糖厂因为原料的问题已经停了有一段时间,但工人也没闲着,都转到纺织厂去帮着生产了,现在连天方人都知道了,去大康买瓷器丝绸,得带棉‘花’,在半路就可以把棉‘花’换成布匹,再带到大康去,虽然赚不了多少,路费可就出来了啊。
机械厂和苏东来的自行车厂也进入了平稳生产期,若近期没有大的技术突破暂时也不打算盲目扩大生产,但相信随着教育的逐渐普及新的发明创造只会越来越多。
正当李扬踌躇志的时候,商会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聚宝商户明确拒绝了
古岛的驻兵要求。”李扬早就打好了算盘准备将中华商会的地盘作为自己杀上琉球岛的第一块跳板,绝对容不得出问题。
“之前不是已经商量的好好的,怎么临时又变卦了?”李扬相当不解。
“据说是商会内部意见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认为自己现在的地位金钱已经完全足够了,没必要再掀起无端的战事。”
“荒唐,大康人在海外扎发芽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
退的事情,若不能一直膨
,迟早被人一口吃下。”李扬拍案而起,“你去看看中华商会的少东家有没有在
古岛,把他给叫来。”
“是要用他做人质吗?”
“礼请!”很快,中华商会的少东家,也就是力主与古岛共同进退的林立随着‘侍’卫匆匆的进入了议事大厅。
“林少东家,中华商会与我古岛本都是同
一脉,如今正‘
’共谋大业,为何突然目光如此短浅?”
“岛主,不瞒你说,从你游历琉球岛与我们联系后,商会中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是本人是坚定支持与古岛共谋大业的,这几
会中争吵
趋‘
’烈,这不,我一直都是在
古岛内避风头。”林立苦笑着说道。
李扬沉‘’了一阵:“那么,谁持反对意见最为‘
’烈?”
“这…正是家父…”林立吐吐,‘
’言又止的说道。
“呵呵,老伯年纪大了,也是合该颐养天年,不应该与年轻人一般打打杀杀,唤之,我看你也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李扬笑着说道。
林立听明白了话中的含义,他的老父安全肯定是没问题了,但是权力嘛,看来李扬已经明确表示中华商会该换个掌舵人了。
“本月十五前,我们商定个
子一起回商会吧,中华商会领地不过二十里,人口不过数千,若是自由发展下去怎么会长久的了,养‘肥’了就会被周边势力杀了吃‘
’。”李扬摇了摇头,中国人的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守成有余而开拓不足,也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吧。
紧锣密鼓的准备开始了,本打算把奴隶军团再留下训练一段时间的李扬被求战‘’望强烈的王虎磨的没有办法,只能答应这次也算是给奴隶军团一个练兵的机会。
而第一军团的一千多人由李文亲自带领驻守八重山城防御北方可是不敢轻动,最后把驻守在古岛的第二军团再‘
’调了两个营出来,虽然令
古岛的防守稍显薄弱,但现在的工人也组织起了民团,偶尔训练一下,武器什么的也不缺,能起到一个辅助防御的作用。
这样凑吧凑吧也有近一千七的战力,拿下区区一个中华商会毫无难度。
只是兵力的投放还是一个大问题,没有造超级大船的基础,只能加快造小船的速度,以数量取胜了。
这次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等着还躺在船坞的三艘小船,即使造好了加上之前的三十吨级的战船,运输力还是远远不够,幸好作为一个海港城市的古岛不缺渔船,而与中华商会也不过是一条海峡的距离,这次就打算靠庞大的渔船队伍进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