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县里的人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会前1.电话。

县委书记离京前夕挂了个长途给县委办公室值班的文书。

“…我现在在京西宾馆…”几千里外,县委书记向来严肃的声音十分清晰。

“京西宾馆”几个字又格外清晰,便是聋子也听不错。

他先前是县委副书记。李芙蓉离任去县人大后,由他接任县委书记。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时,因而踌躇志。

“哦,——是的。”文书不自觉地立了一个正。他转业到地方不久,还保留着许多部队上的习惯。同时“京西宾馆”是很吓人的。

“…我明天一早乘飞机回去,明天下午到家。你分头通知一下,在家的常委,明天都不要出去了。已经出去了的,请他们一定赶回来。明天晚上,开常委会。这是一。”

“是的。”

“二,你再给各公社挂电话,要些情况,我在常委会上用。电话一定要你自己打,不要假手别人,免得不可靠。你记一下…”

“是的。”文书本应告诉县委书记,他一直在记。但他很动,忘了说。县委书记后面的待,对他的信任是明显的。在这样的信任面前,一个军人献身的勇气一下子可以增加十倍。

接完县委书记的长话,文书马上就让县长途台接通各公社的电话。他要当晚把县委书记需要的情况内容通知下去,好让各公社明天上午进行统计,下午报上来。否则,事情是要塌把的。

全县十九个公社,办公室有的有人值班,有的没有、只好让话务员转告。许多话务员呵欠连天,声音含糊,睡意都很浓。天晓得她们会不会记得。文书一遍一遍重复着,大声喊,喊得喉咙痛得要死。那边的反应也并没有见得怎么清醒。文书一夜心里七上八下,不落实。

哪晓得,第二天一上班,十九个公社的委秘书就像在电话里排好队似的一个接一个来汇报了。

“全公社一百九十一个生产队,办政治夜校一百九十二所,有一个是敬老院的;举办、团员、民兵、妇女等骨干学习班十八期,共培训骨干一千零五十九人次;办宣传栏二百三十八个;书写和张贴大、小幅标语六千九百八十八条…”

“你都数过了!”文书不由问。

“怎么,不相信?跟你说,我们是过得硬的。不相信,你可以下来查。”

“…哪个不相信?”文书噎了一下,连忙解释“接下去。”

“全公社一千二百五十七亩冬闲地全部翻耕了一次;二千五百七十九亩小麦、油菜全部施了两次肥;一次火粪,一次水粪;有百分之七十的劳力已上水利,目前共完成土(石)方四千七百八十六方;在家的劳力全部投入积肥,已积、造农家肥一十八万九千六百八十四担,挑塘泥九万九千四百五十二担…”

“数得这样细?”文书忍不住又问。

“不相信你可以下来查。”中午下班前,全县的数字就都统计出来了。都确到了个位数。

2.常委会。

县委常委会完全按照县委书记预想的那样如期开了。一切都很顺利。县委书记搭的班机在省城的机场正点着陆,使他能够赶上从省城回县城的火车班车,到家后赶上晚饭。

晚上七点准时开会。到第二天早上天亮后各自回去漱洗,吃过早饭后又回来接着开,然后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以后结束(午饭和晚饭是吃了的)。时间长了些,但没有法子,因为内容太丰富。县委书记事先把会议议程概括为三个字:一学二议三定。

“学”就是学习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学习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这次全国农业学大寨大会的全部文件。

“议”就是对照革命导师的教导,对照中央神和全国的先进典型,检查本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实际。找差距,找源,找有利因素。

以上两项是务虚,也就是吃透两头。做到武装思想,先进一步;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文件的时候,一位老常委却提出外地的典型经验材料是不是不必在这个会上集中念,以后再另行安排学习时间。这位老常委分管民政、下放干部和知青的安置工作。职务好像不太重要。但他是常委中唯一一个南下的,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级别也最高。大家向来对他是尊重的。县委书记沉了一下,问其他常委:“你们的意见呢?”多数人说,还是要学。学习态度里面本身就有个学大寨的问题。

老常委于是保留意见。

“定”是务实。就是定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神的各项具体事宜。这个议程在第二个晚上十点以后进行的。四千会每年都要开一次,轻车路,没有多少问题需要反复研究。只有一件事引起了一点讨论,就是各公社代表住宿地点的分配。县城里只有一家三层楼的正规饭店。按照惯例,是作为荣誉分给几个土地革命时期的老区公社代表的。这次,为了突出会议宗旨,县委书记提议变一下,优先考虑照顾几个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这几个先进单位当然没有包括全部老区公社。许多同志有顾虑。不管怎么说,发扬革命传统永远是必要的呀。再说,照顾老区的做法,是从中央沿袭下来的,好不好改?中央开会,历来是老区的代表住好些的房子,坐会场上的前排。

要是论开会的世面,县委书记在常委中是见得最多的。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最妥善的方案:把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室腾出一部分来,给几个不是先进单位的老区公社代表住。县委书记记得,那一年举行盛大国庆典礼,就是李芙蓉参加过的那一回,中央就是让几个老区的代表住进中南海的。国务院领导同志带头腾出了办公室。动得这几省的代表们几个晚上都一直没有睡好觉。

常委会结束时,绝大多数常委的神都很不错,能够坚持着摸黑回到自己家里去。只有老常委是提前离会的,还了随身带着的硝酸苷油丸子。他有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