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私章小说网

离开快要结束记者招待会的办公大楼一哩路左右,通用汽车公司的设计一造型中心,照例到处弥漫着一股模型泥的味儿。据设计一造型中心的职工自称,久而久之,他们就不闻其臭了。这股味儿不太浓,但一闻就知道是硫磺夹甘油的气味,来自设计一造型中心那圆形内院外围的几十间设计室。那些设计室都有保安人员守卫,里面正在塑造各种可能生产的汽车模型。

可是,来客给这股气味劈面一冲,总要厌恶得皱起鼻子。这并不是说很多来客都能走近发出这股气味的地方。大多数人最多只能进入外面的接待厅,或者进入接待厅后面那六间办公室,即使来到这儿,进出也要受到保安人员的盘问。从来不让人单独行动,还发下一种徽章,以颜为标记,明确表示能够进入哪一个区域,而且通常总是限制得很严格。

有时候,国家安全和核秘密也没有未来车型的设计细节保卫得那样周密。

即使是设计人员,也不许到处走。那些职位不太高的设计师,除了一两间设计室外,都不准随便出入,只有工作多年以后才能自由一些。这样防备也不无道理。别的汽车公司有时会把设计师勾引了去。既然间间设计室都各自保密,那么,一个人出入的设计室越少,万一离职了,他所能带走的内幕情况也越少。一般说来,公司里总是据“出于军情需要”这一军事原则,把有关新型汽车的情况通知设计师的。不过,随着设计师在公司工作的年份越来越多,再加上优待股票①和年金方案在经济上使他越来越“锁住了手脚”防备也就松了,而且还发下一种特殊徽章,象是一枚战斗勋章佩在身上,可以凭此得到警卫许可,进出大多数设计室。即使如此,这种制度也决不是万无一失的,因为偶尔还会有那么一个超群出众的高级设计师转到对手公司去,那里经济上的好处给得那么多,其他一切就都不在话下了。这样,他一走,几年来的业务进展情况也就跟着带走了。汽车工业有几个设计师,在他们一生中,替所有的大汽车公司都工作过,虽说福特和通用这两家汽车公司有个不成文的协议,规定双方都不能,至少不能直接用职位拉拢对方的设计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倒没有限制得那么严格。

①指在一定期限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名为优待、特权,实则是公司厂家对职工的变相剥削。

只有设计主任和设计室头头等极少几个人,才允许在设计一造型中心内部到处走动。其中一个,就是布雷特·迪洛桑多。这天早晨,他正不慌不忙穿过一个赏心悦目的玻璃庭院,向x设计室走去。在当时,这间设计室跟大楼里的其他几间设计室之间的关系,多少有点类似西斯廷礼拜堂跟圣彼得本堂②的关系。

②圣彼得堂是罗马最大的教堂,而西斯廷礼拜堂则为罗马教皇的私人礼喇叭和一双皮鞋,这身行头上还加了一件雪白的开斯米外套。

布雷特一走近,保安人员顿时把报纸放下。

“您早,迪洛桑多先生。”那人朝着年轻设计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又轻轻打了个唿哨。

“可惜我没带黑眼镜来。”布雷特·迪洛桑多放声笑了。这个随时随地都打扮得花花哨哨的人物,蓄着仔细做过的长发、浓密下垂的鬓脚、心修过的尖髯,他今天又锦上添花,穿了一件粉红衬衫,打了一紫红领带,还穿了跟领带相配的一条“你喜这身打扮,呃?”警卫想了一想。他是个前陆军军士,头发灰白,年纪比布雷特还不止大一倍。

“这个,先生,可以说有点与众不同吧。”

“你我之间的不同,艾尔,只是不同在我的制服是我自己设计的。”布雷特朝那间设计室的门头一点。

“今天搞得热闹吗?”

“还是那批人在里头,迪洛桑多先生。至于在搞些什么,我一到这儿,上面就关照我:背对着门口,眼朝着前面。”

“可你知道‘参星’在里头啊。你一定看见过。”

“见过,先生,我看见过。那天,批准投产的大喜子,头头都来参加了,它就给搬到了陈列室。”

“你怎么个看法?”警卫笑了一笑。

“我来告诉您,我怎么个看法,迪洛桑多先生。我看您跟‘参星’倒很相象。”布雷特走进设计室,外面的一扇门随即卡嗒一声关严实了,这时他暗暗想道:要真是那样,那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他的一生和他的创造才能,有一大部分已经花在“参星”上了。有时候,在自我鉴定的时刻,他不由得纳闷,这是否花得太多了。当初“参星”从一个设想的萌芽发展到一辆完工的汽车,他在心如狂的白天,在耗人力的长夜;在苦到极点的时候,在乐得无比的顷刻,不知有多少次穿过这间设计室的门,多得他连想都不愿想了。

从一开始他就卷了进去。

即使在设计室工作还没开始前,他和设计部门的其他几个人已经奉命着手研究——市场调查,人口增长,经济情况,社会变迁,年龄界限,各种需要,式样趋向。成本指标规定下来了。随着产生了一种全新汽车的最初式样。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经过产品计划人员、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的会议,设计标准也好歹研究出来了。之后,大家一起合作,技术人员想出了一种成套动力设备,设计人员——布雷特是其中一个——先是莫名其妙地画,再是一一具体化,汽车的轮廓终于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时起时伏;计划时对时错,后来又对了;疑虑时有时无,后来又有了。在公司里,有几百个人都卷了进去,为首的是六个最高领导。

设计上改个没完,有的合乎情理,有的纯凭直觉。再后来,检验开始了。

最后——布雷特总是觉得太快了——经理部门批准生产了,于是制造部门接了手。现在,由于生产规划进展神速,不到一年时间“参星”就要经受最关键的检验:究竟公众接受呢还是拒绝。在过去那段时间里,尽管对整辆汽车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头至尾负责到底,但是布雷特·迪洛桑多在“参星”上放进的心思、力和艺术趣味,却比设计小组里的其他人都要多些。

布雷特,还有亚当·特伦顿。

正是为了亚当·特伦顿,这天早晨布雷特才来到这儿,比平开始工作的时间可早得多。他们两人本来打算一起到公司试车场去,但是刚刚接到亚当的通知,说是要晚一些才来。布雷特在工作习惯上没有亚当那样注意纪律,他喜睡懒觉,现在白白起了个早,心里有点恼火,后来就决定跟“参星”好歹单独待一会儿。这会儿,他推开里面的一扇门,走进了总设计室。

在几个灯光雪亮的工作区,正在设计烂泥模型的“参星”后代——将在三年后出现的一种跑车,还有一种旅行车;也在设计第一代“参星”的其他各种类型的车子,这在未来的年月里可能会采用,也可能不用。

第一代“参星”只消过一年就要公之于世的汽车,是在设计室的尽头,底下铺着柔软的灰地毯,上面照着聚光灯。这个模型漆成了天蓝。布雷特一步步走过去,不由得腔热血沸腾,这是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的缘故,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会兴奋的。

那汽车不大,紧凑,狭长,苗条。具有销售计划人员早已称做“底下缩拢、貌似管子”的那种外形,分明是受了导弹设计的影响,显出一副实惠的样子,但也有生气,有派头。车身上有几个特都是全新的创造。车子上半身望得见四面八方,这在任何汽车里都是别开生面的创举。汽车制造商已经谈了几十年透明车顶,也战战兢兢做过那样的试验,现在“参星”终于收到了同样的效果,但是结构上却不失坚固。在那透明的玻璃车顶里面,又薄又有高度张力的钢骨垂直部件——设计师称为a柱和c柱的——制得几乎看不出来,在头顶上错纵横,连接得毫不惹眼。结果是,这间“玻璃暖房”(又一个设计术语,指的是任何汽车的上半身)比老的一种汽车要坚固得多,经过无数次严重的碰撞和翻滚实验,早已证实确是如此。内倾(车顶从垂直面向内倾斜的角度)不大,里边留有宽敞的净空。车子下半身也同样宽敞,在那么小的一辆汽车里,竟是如此宽敞,实在惊人。下半身的设计既漂亮又先进,但并不古怪,因此,无论从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来看“参星”都融成一个悦目的整体。布雷特知道,汽车内部的技术革新跟外表可相颉颃。值得注意的一种,是电子油嘴,代替了老的一种化油器。化油器是原始发动机的背时遗物,早该废弃不用了。装在“参星”上那鞋盒一样大小的电子计算机,有许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油系统。不过,x设计室里那个模型,并没有装上什么机件。只是一个纤维玻璃外壳,用原来那个泥塑模型浇制而成,但是,即使仔细察看,也很难发觉聚光灯照下的这辆汽车不是真的。这个模型留在这里,一则是为了跟以后的其他模型作个比较,再则是为了让公司的高级职员参观、检查、提心吊胆、恢复信心。这种信心是重要的。

股东们的巨额投资,都要靠“参星”一本万利,董事长以下的一切有关人员的前程和名誉,也都要靠“参星”扶摇直上呢。董事会早已批准一亿元作为发展和生产之用,在问世以前,大概还要有几百万元编入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