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1181-119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181]李昖没在社会上混过,自然好忽悠,可本人就不同了,能出征朝鲜的,都是在国内摸爬滚打过来的,且手握重兵,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在柳成龙等人看来,这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世界,正如那句免费语所言:一切皆有可能。

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沈惟敬再次抵达义州,准备完成这个任务。

作为国王指派的联络使者,柳成龙饶有兴趣地想知道,这位混混准备凭什么挡住本人,忽悠?

事情似乎和柳成龙预想的一样,沈惟敬刚到就提出,要先和军建立联系,而他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准备给占据平壤的小西行长,让小西行长停止进攻,开始和谈。

这是个看上去极为荒谬的主意,且不说人家愿不愿和谈,单说你怎么建立联系,谁去送这封信?你自己去?

沈惟敬道:当然,不是我去。

他派了一个家丁,背上他写的那封信,快马奔进了平壤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注定是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沈惟敬外。

一天之后,结果揭晓,沈惟敬胜。

这位家丁不但平安返回,还带来了小西行长的口信,表示愿意和谈。

然而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因为这位小西行长同时表示,他虽然愿意谈判,却不愿意出门,如要和平,请朝鲜和大明派人上门面议。

想想也对,现在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说让你去你还就得去。

柳成龙这回高兴了,沈惟敬,你就吹吧,这次你怎么办?派谁去?

然而他又一次吃惊了,因为沈惟敬当即表示:谁都不派,我自己去。

包括柳成龙在内的许多人都愣住了,虽说他们不喜这个大忽悠,但有如此胆量,还是值得佩服的。于是大家纷纷进言,说这样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就算要去,也得带多几个人,好有个照应。

沈惟敬却哈哈一笑,说我带个随从去就行了,要那么多人干嘛?

大家想想,倒也是,带兵去也白搭,军队打得过人家,咱也不用躲在这儿,不过为了方便,您还是多带几个人上路吧。

当然,这个所谓方便,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出了事,多几个人好收尸。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中,沈惟敬带着三个随从,向着平壤城走去。大家又一次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这人很勇敢;第二,他回不来了。

明朝那些事儿6[1182]但沈惟敬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混混,他没有多少国情怀。同理,他也不做赔本生意,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着大混混的另一个特——随机应变,能屈能伸。

而关于这一点,还有个生动的范例。

曾盘踞山东多年的著名军阀张宗昌,就有着同样的特。这位仁兄俗称“三不知”(不知兵有多少,不知钱有多少,不知老婆有多少),当年由混混起家,后来混到了土匪张作霖的手下,变成了大混混。

有一次,张作霖派手下第一悍将郭松龄去张宗昌那里整顿军队,这位郭兄不但是张大帅的心腹,而且还到外国喝过洋墨水,啃过黄油面包,一向瞧不起大混混张宗昌,总想找个机会收拾他,结果一到地方,不知张混混那筋不对,应对不利,竟然得罪了郭松龄。

这下就不用客气了,郭大哥虽然是个留学生,骂人的本事倒也没丢,手指着张大混混,张口就来:x你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军阀应该是脾气暴躁,杀人不眨眼,遇此侮辱,自当拍案而起,拔剑四顾。

然而关键时刻,张宗昌却体现出了一个大混混应有的素质,他当即回答道:你x俺娘,你就是俺爹了!

说完还给郭松龄跪了下来,我记得,他比郭兄至少大一轮。

这就是大混混的本领,他后来在山东杀人如麻,作恶多端,那是伸,而跪郭松龄,认干爹,就是屈。

沈惟敬就是一个大混混,在兵部官员、朝鲜国王的面前,他屈了,而现在,正是他伸的时候。

小西行长之所以同意和谈,自然不是为了和平,他只是想借此机会摸摸底,顺便吓唬明朝使者,显显威风,用气势倒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