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1521-15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521]顺便说句,提拔了袁崇焕的这位无名侯恂,有个著名的儿子,叫做侯方域,如果不知道此人,可以去翻翻《桃花扇》。

接下来的事情十分有名,各种史料上都有记载: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突然失踪,大家都很着急,四处寻找,后来才知道,刚上任的袁主事去山海关考察了。

这件事有部分是真的,袁崇焕确实去了山海关。但猫腻在于,袁大人失踪绝不是什么大事,也没那么多人找他。当时广宁刚刚失陷,皇帝拉着叶向高的衣服,急得直哭,得不行,袁主事无非是个处级干部,鬼才管他去哪。

袁崇焕回来了,并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之后十余年的命运:“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在当时说这句话,胆必须很壮,因为当时大家认定,辽东必然丢掉,山海关迟早失守,而万恶的朝廷正四处寻找背黑锅的替死鬼往那里送,守辽东相当于判死刑,闯辽东相当于闯刑场。这时候放话,是典型的没事找死。

事情确实如此,袁崇焕刚刚放话,就升官了。因为朝廷听说了袁崇焕的话,大为高兴,把他提为正五品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以表彰他勇于背黑锅的勇敢神。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来为袁崇焕送行,有的还带上了自己的子女,以达到深刻的教育意义:看到了吧,这人就要上刑场了,看你还敢胡说话!

在一片哀叹声中,袁崇焕高高兴兴地走了,几个月后,他遇到了上司王在晋,告了他的黑状,又几个月后,他见到了孙承宗。

且慢,且慢,在见到这两个人之前,他还遇见了另一个人,而这次会面是绝不能忽略的。

因为在会面中,袁崇焕确定了一个秘诀,四年后,努尔哈赤就败在了这个秘诀之上。

离开京城之前,袁崇焕去拜见了熊廷弼。

熊廷弼当时刚回来,还没进号子,袁崇焕上门的时候,他并未在意。在他看来,这位袁处长,不过是前往辽东挨踹的另一个菜鸟。

所以他问:“你去辽东,有什么办法吗?(何策以往)”袁崇焕思考片刻,回答:“主守,后战。”熊廷弼跳了起来,他兴奋异常,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找到了制胜的道路。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22]所谓主守后战,就是先守再攻,说白了就是先让人打,再打人。

这是句十分简单的话。

真理往往都很简单。

正如泽东同志那句著名的军事格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很简单,很管用。

一直以来,明朝的将领们绞尽脑汁,挖坑,造,练兵,修碉堡,只求能挡住后金军前进的步伐。

其实要战胜天下无双的努尔哈赤和他那可怕的骑兵,只要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不想知道。

作为大明天朝的将领,对付辽东地区的小小后金,即使丢了铁岭、丢了沈、辽,哪怕辽东都丢干净,也要打。

所以就算萨尔浒死十万人,沈死六万人,也要攻。

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后金军队不过是抢东西的强盗,努尔哈赤是强盗头,对付这类货,怎么能当缩头乌呢?

然而袁崇焕明白,按努尔哈赤的实力和级别,就算是强盗,也是巨盗。

他还明白,缩头的,并非一定是乌,毒蛇在攻击之前,也要收脖子。

后金骑兵很强大,强大到明朝骑兵已经无法与之对阵,努尔哈赤很聪明,聪明到这个世上已无几人可与之抗衡。

抱持着此种理念,袁崇焕来到辽东,接受了孙承宗的教导。在那里,他掌握胜利的手段,寻找胜利的帮手,坚定胜利的信念。而与此同时,局势也在一步步好转,袁崇焕相信,在孙承宗的指挥下,他终将看到辽东的光复。

然而这一切注定都是幻想。

天启五年(1625)十月,他所信赖和依靠的孙承宗走了。

走时,袁崇焕前去送行,失声痛哭,然而孙承宗只能说:事已至此,我已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