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0781-079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说网】:4ZXS.COM

夏言懵了,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换了别人,挨顿骂也就算了,皇帝故意找茬,你还敢他不成?

可夏言兄实在是好样的,他不肯干休,竟然还回了一句:“臣有错,恰逢近身体不适,希望陛下恩准我回家养病。”你故意闹事,我还就不伺候你了!

当然了,嘉靖先生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怒不可遏地大喊一声:“你也不用养病了,致仕去吧,再也不要回来了!”惨了,这下麻烦了。

玩笑开大了,可是话说出了口,也没法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走人。

夏言开始怀忧伤地捆被子,准备离开北京,但就在他即将上路时,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先等一等,你可能不用走了。

夏言确实不用走了,因为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这件事情出在郭勋身上,夏言因为错别字被赶出了京城,郭勋很是高兴了一阵,但这位兄弟实在是不争气,很快就惹出了一个大子。

这事具体说来是个工作作风问题,嘉靖皇帝不久前曾给郭勋和王廷相(时任左都御史)一个差事,并专门下达了谕令。

可是蹊跷的是,王廷相接到谕令后,四十余天都没有动静,不知到底搞什么把戏。

这里顺便说一下,王廷相先生是大文豪“前七子”之一,还是著名的哲学家。之所以不干活,没准是在思考哲学问题。

可是郭勋就有点离谱了,王廷相虽然懒,也只能算是怠工,他却胆大包天,明知有谕令,就是不去领!权当是不知道。

郭勋虽说是皇亲国戚,但也是拿工资的国家,既然拿钱就得给皇帝干活,而郭先生明显没有这个觉悟。

于是皇帝发怒了,自己待下去的事情,一个多月竟然没有回音,立刻下旨严查,王廷相也真算机灵,一看情况不妙,马上补了工作报告。

相对而言,郭勋的认罪态度就不怎么好了,活还是不干,只写了一封奏折为自己辩护,本来这事不大,念在他世代高干的份上,最多也就骂几句了事,可他的那份奏折却惹出了大祸。

必须说明的是,郭勋的那封奏折并没有错别字,这是值得表扬的,不过他的问题比错别字要严重得多。

这位仁兄真不愧是个人,他不但在奏折中狡辩,还写下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何必更劳赐敕”明朝那些事儿4第五章锋芒(2)结合上下文,此言通俗解释大致如下:这种事情你(指皇帝)何必要专下命令,多余!

姓郭的,你有种,不废了你就不姓朱!

皇帝终于发怒了,他痛骂了郭勋一顿,并召回了夏言,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位郭勋先生平里贪污受贿,欺大臣百姓,做尽坏事,人缘极差,朝廷中的言官眼看他倒霉,纷纷上书大骂一番,痛打落水狗。

关键时刻,郭勋终于醒悟,立刻虚晃一,表示自己力过大患病休养,希望皇帝恩准。

嘉靖同意了,对这位老亲戚,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官员们见势不妙,也就纷纷缩手倒戈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郭勋成功避过风头,大概还能有个安详的晚年,可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夏言回来了。

在夏言看来,张璁多少还算是个干事的人,而这位郭高干不学无术,是纯粹的社会垃圾。要想平安治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清除这堆垃圾。

但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家从老朱开始,已经混了差不多两百年,深叶茂,黑道白道都吃得开,一个普通的内阁首辅又能如何?

普通的内阁首辅自然没有办法,但是夏言并不普通。

他决心挑战这个高难度动作,搬走最后的绊脚石。为此他找来了自己的门生言官高时,告诉了他自己的计划,并问了他一个问题:“此事风险甚大,你可愿意?”回答如下:“为国除此小人,在所不惜!”嘉靖二十年(1531)九月乙未给事中高时上书弹劾:武定侯郭勋,世受皇恩,贪污不法,今查实罪行如下,应予法司严惩!

这是一道极有分量的奏折,全文共列出郭勋罪行十五条,全部查有实据,实在是一颗重量炸弹。

嘉靖发火了,他没想到郭勋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壮举”气急之下将这位亲戚关进了监狱。

事发突然,郭勋十分吃惊,但入狱之后,他却镇定下来,因为他很清楚,凭着自己的身份,皇帝绝不会下杀手,无非是在牢里呆两天而已。

他的这个判断非常靠谱,嘉靖只是一时冲动,很快就消了气,还特别下令不准动刑,看样子过两天他就能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