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对抗开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围一片寂静,黑漆漆的,我面前此时站着两名戴着黑头套的战友,我的脚下放着野战包,其中一个带着头套,没有佩戴军衔的战友丢下一把匕首在我脚下后,和另一名同样戴着头套的战友上了车。
我站在原地,眼巴巴的望着即将离去的这些人。
而车辆慢慢起步后,越野车的副驾驶这时候突然将头伸出窗外,朝我喊道:”小子,加油吧,等待你的是通往国际侦察兵比武的最后一扇门。”看着离去的越野车,我忍不住的碎道:“我靠,不是说明天白天才开始的吗,怎么天还没亮就开始了,没你们这么玩的。”每次都是永远猜不到的开头,没办法,只好这样了。
原地坐下,身后被捆绑在一起的双手捡起匕首后,我用匕首割开了绳子。
将割断的绳子打结好后,我做了一个套圈,接着将绳子捆好,以备这次对抗时之需。
这时候,我拉开了野战包的拉链。
包里的东西让我有些无语。
里面除了一支信号和5包
缩干粮外,没有任何东西。
而将野战包拾起背在身后时,我发现了在野战包下面的小卡片。
卡片上短的写下了这么一句话:“请将匕首留在你的所站位置,如有犯规者,视为淘汰!”撇了撇嘴,我将匕首
在了地上。
而这时候,天也快亮了。
担心在这里逗留太久被敌人发现,我出发了。
这是一片陌生区域,而这时候,我注意到一棵树上标记着“c点”的记号。
一路上,我忐忑的前进着。
从被带到这里的开始时间到现在推断,40名对抗士兵应该全都到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一次对抗,人员进入对抗区域有4个入口,按照排名的顺序从a点到d点陆续有人被送到这里。
当我进入b点,看到b点的记号时,我心里一惊,急忙退出去找地方躲藏。
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地方一定有人。
而就在我躲藏没多久,天空中出现了信号弹发时的信号。
“23号罗玉柱淘汰。”我擦。
也就在这时候,广播声传进了我的耳朵。
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了周围的监控和大喇叭。
转身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监控,我朝监控器扮了一个鬼脸。
”砰…“又是一声信号击发的声音。
“43号刘国辉淘汰。”我擦,国辉怎么淘汰了。
这个刘国辉我很有印象,因为我的号码是44号,他是43号,来自a军区警侦连的一名老侦察兵,我没想到他这个时候淘汰了。
他的身手我是见识过的,在格斗上,两个我都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180的身高,身体非常的结实,而且还得过军区举办的第8届自由搏击冠军。
这时候,我也不由的暗自分析道:“看来,不是特种兵就是有人抱团了,要不然绝不会有人能够这么快就将刘国辉淘汰出局。”走在荒野的小路上,我发现了不远处的地上有一接近1米长度的树
,将树
捡起,我小心翼翼,警惕的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我前面突然出现了敌人的身影。
此时周围没有任何的遮掩物体,躲藏就来不及了。
没办法,只有面应对敌人了。
“是你…”我的面前站着103号的张蒙,他是x军区侦察连下士,和我同一年入伍的侦察兵,虽然我俩不再一个军区,但是这么多天的选拔,我们都相互有过认识。
张蒙遇到我,他也非常意外,成格斗姿势,警惕的望着我。
“萧斌,来吧,我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将木丢在一旁,握紧拳头,就在张蒙朝我袭来时,我侧身躲过,提膝跃起反击时,我喊道:“你休想打赢我。”张蒙由于刚才一脚落空,我跃起后,因为他背着野战包,我的膝盖只触碰到了他的野战包,并没有成功落在他的身上。
就在我抡起拳头朝张蒙口挥去时,张蒙双手握着我的手臂,不让我得逞。
由于右手被张蒙牢牢抓紧,我的左手只好极力的格挡张蒙想要用膝盖袭击我肚子的企图。
张蒙膝盖撞击的力度很大,左手艰难的格挡两次,就在挡下第三次时,我的左手拳头忍着疼痛,奋力的朝张蒙面门挥去。
“我靠!”张蒙在挨了我一拳后,放开了我的手。
“趁你病,要你命。”在张蒙捂着脸的那一刻,我大喊一声,侧身快速右手出拳,重重的落在了张蒙的左口。
张蒙的反应让我非常惊讶,他知道这一拳躲不过了,而且反击的不是拳头,而是左手成掌,并且左手的手掌掌心从我的下巴往上顶。
“我去。”这一下差点让我往后到底。
我庆幸自己没有落地,要不然张蒙一定会忍着疼痛扑在我身上,到时我就被动了。
“张蒙,你丫的损啊。”站在原地,我
着下巴,朝张蒙没好气的喊道。
张蒙着痛处,苦笑着朝我回道:“彼此彼此。”
“砰…”
“87号陈浩然淘汰。”而这时,我们俩的上空信号弹再次出现,广播声音也随之而来。
“下一个就是你了。”张蒙看了一眼不远处上空的信号弹,向我玩味的挑衅着。
而就在这时,我听到了动静。
有人往我们这里接近。
这一次出现的人同样也是x军区侦察连的侦察兵,此人是95号下士李兵,和张蒙同军区,不过俩人侦察连不是一个连队。
李兵非常的狡猾,他发现我们后,不是离开,反而选择我们不到5米的位置盘腿而坐,一副看戏的表情望着我们喊道:“你们打你们的,我捡赢的那一方信号。”我心里暗道:”不好“假装轻松的向李兵回道:“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张蒙却是不
的向李兵喊道:“兵仔,我们俩结盟吧,把萧斌解决了,我们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