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一来我们的话题就转到军事上去,比较喜争论的是全世界谁,小母牛坐酒缸——醉牛
。一般常识水平的都认为是希特勒。高洋属于对世界军事史钻得比较深的,希特勒“醉牛
”开始也是他提出来的,等我们都接受了,他又新推出了拿破仑。
我们不太了解拿破仑,只知道他也一度征服了整个欧洲,后来在莫斯科的风雪之中毁掉了自己的锐大军,这种悲剧下场和希特勒很相近,都是先在俄国人手里伤了元气,之后被盎格鲁撤克逊民族一鼓
平。不能在欧洲两面作战,这是我们得到的教训。我们的讨论是纯军事的,不关其它历史、政治、正义和非正义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般不
情用事。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军事家,只管打仗这一摊儿,至于战争
质那让政治家去辩论吧。
经过分析,我们还是认为拿破仑打不过希特勒。在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和俯冲轰炸机面前,拿破仑的大炮和龙骑兵火力太弱,机动防护
都很不够。而且希特勒是闪电战,拿破仑
本没时间排兵布阵,坦克一冲,马群肯定惊了。德国陆军被我们这些小孩评为全世界最
神最有职业风范的陆军。他们的军容仪表大家一致折服。那种
盆一样的钢盔,一头高翘的大檐帽,鹰徽,长筒马靴,耸肩平端自动
笔直立正的站姿——被
击中倒下时姿势依然不改,都使我们觉得帅极了。我们理想中的士兵就是这样,穿着一身漂亮的制服,高大傲慢地站着,永远一言不发,进攻时排成一条直线,将
侧在
间扫
,死就默默地跪下,安静地躺在原地。跟他们比,我们的战士死前话太多了,这个那个什么都放不下,都
着心,整个一话篓子;围观的人也太动
情,眼泪横飞,又哭又吼,也不拿周围当战场,就像在家办丧事。那效果并不好。我们这么煽情并不使人心疼那快死的战士,反而觉得他装蒜、多事;一头栽倒从不吭声的士兵却让人觉得真挚且伟大。
大鸭梨来了,都别抬头,一起喊。汪若海着嗓门说。
大鸭梨,我们一起喊。
正带着一群保育院小班的孩子经过42楼的李阿姨闻声一震,手拽着一个小不点奔过来,质问我们:谁喊的?你们干什么?
没人喊呀,我们装傻,不知道。
别以为你们可以为所为,没人管了,还懂不懂礼貌。李阿姨气得脸
刷白,胳膊直抖,她拽着的那个小孩瘪着嘴一袖一
要哭。
我们笑:出牌呀你,傻了?
大鸭梨——李阿姨转身刚走到马路上,我们又喊。
只见她原地转了两个半圈,眼泪迸出大眼,一跺脚走了。
给丫气哭了。
还会哭呢,我他妈没想到。
李白玲骑着一辆“26”涨闸女车飞一般地向我们冲来,一路破口大骂:你妈刚才谁骂我妈了?
我们收了牌一溜烟往楼上跑,从二楼窗户探出头一起喊:二鸭梨!
李白玲追进楼道,噔噔噔爬楼:非你们几个孙子!
我们跑进方家,锁了门,进了里屋,挨个坐在
上
气。方超从厕所冲了水出来:你们干吗呢?
嘘——我们叫他别出声:一会儿有人砸门千万别开。
咚一哐一叭,李白玲在外面踹门。我们在屋里偷偷乐。
她不会给我们家门踹坏了吧?方有点担心。
踹坏让她赔。大伙说。
我们上了台,连骑带坐都上了方际成那辆老旧的倒蹬闸德国钻石牌自行车,纷纷用山东口音央告:我们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已经很困难了——直接向老头子发报,让他们派飞机来接我。
拉着摇头晃脑唱歌,雄伟的大食堂就要开饭撂,今天吃地什么饭,猪眼子炒
蛋…李白玲绕到楼后,叉
指着我们嚷:有本事你们下来。
我们都擤足了一口浓痰,一齐朝她吐去。
好像二单元一楼外号“小钱广”那孩子家的老太太总坐着小板凳在凉台上杀,一把把拔
。她家二楼的张宁生张燕生哥儿俩就扒着栏杆不怀好意地再三问她:钱老太太,你们家吃
吧?
是地。钱老太太每次承认。
我们直到四楼每座台上看风景的孩子就笑。
钱老太太晚饭时经常自己端着一大碗面条在凉台上吃,楼上的孩子就捏着花盆里的土末子瞄准了往她碗里撒,号称:加点胡椒面儿。老太太有时没觉,洒了一头照吃不误,有时猛醒,跳着脚骂,一楼孩子都闪在
台里不敢
头,吃吃笑。
每层孩子都在练习往下一层台上吐痰,
据风向,掌握角度,尽量把痰吊进下一家的栏杆上。住在下面的孩子每次探头都要先拧着脖子看看上边有没有人,一时大意,难免不被一口痰吐中。有一次方
看见许子优趴在三楼
台上,以为是他弟弟许子良,一口黏痰飘下去,正落在他脑瓜顶那个白生生的旋儿上。听见人家大怒,
喊
叫。后来还找了上来,方
装了半天家里没人,才混过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开始在台上打竹竿仗,每家伸出一支架蚊帐的竹竿上下
捅,在空中劈来劈去。下面的结成同盟,上面的也串通一气,捅着人最好,捅不着人就捅晾着的衣裳,直接挑楼下去。早晨一起
,就能看见下面的几只竹竿在我家
台上晃来晃去,费尽心机想把我家各位的
衩背心挑走。我妈有一次刚晾上一件汗衫,手刚挪开,汗衫就腾空而起,像面旗帜飘向远方,她大惊连纳闷喊出的声音令我在梦中头皮都一炸。我还被人挑走过一
刚
的棉褥子,那东西打
了多沉啊,他们丫也真够下工夫的,二楼三楼都动员了,四五支竹竿一起干,把我作品挑在空中巡回展览,最后扔对面平房的瓦上了。我也没脸去拣,看了这张褥子好几年,上
台眼神都不敢集中,什么时候瞟见它什么时候心里堵得慌。为了打击面宽,竹竿越接越长,两三
绑在一起,颤颤巍巍老去幻想一个撑杆跳直接下楼。有时没拿住一把
手,眼睁睁看着竹竿长长横斜着坠落下去,被下面的孩子眼疾手快接住,就算被人家缴获了,想要回来必须得用弹球或烟盒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