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咽了下去。
哎,随他吧,反正也就一点点,最近都没吃啥东西。
有了周煜的特供,沈青溪的胃口开始好了起来,一顿饭,甚至能吃下两碗饭,沈刘氏看他这样,倒是放心了不少。
周煜也能够专心读书了。
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小河村这边的人也开始忙着秋收。
周煜他们就沈刘氏那里有几亩地,但是都托给沈村长一家种,只要每年给几成粮食也就成了,倒是躲了个清闲。
作者有话要说:到了现在,我不得不说,我实在不太会这方面的写法。
不过不会坑,可能会加快剧情,估计这文不会很长。
本来预计是大长篇的。
第24章八月二十,临山书院招收新生的子,这个月应该是青云县最热闹的时候了,恰逢中秋,又碰上前来求学的学子,县里的客栈酒楼或者书局这段时间的生意都会好上不少。
得知周煜就要去书院考试,沈村长放下田里的活计,也要送他去书院。
若说他以前对周煜还有几分利用的心思,经过这半年的相处,沈村长倒是有把他当成子侄的意思,无一不提点。
去临山书院读书的学子不少,又恰逢中秋佳节,书院里的学子也有回家探亲的。那些学子家境不一,有的骑着马来,也有坐着马车来的、或者驴车的也有、也有步行而来的,像周煜他们在这群人中并不太显眼。
“哎呀,这人还多的,以前听青溪爹提过,说是求学的人很多,我还不信,现在一看,倒是真的多。”沈村长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一时间还有些
慨。
周煜也打量四周,回了一句,“毕竟书院这么有名,慕名求学的学子不少。”沈村长明白的点点头,“以前青溪他爹都是跟着同窗来的,但是他秀才都考了几次都没考上,想来这里更是差了点,也考了两次没成,也就没来了。”周煜想起沈青溪看的那些小话本,觉得也有它们一部分功劳。不过这毕竟是自己岳父,周煜不好多说,只笑笑。
“不过,贤侄你这么年轻就考上了秀才,应该能行的,你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力了。”周煜虽然还没有接触过这里的考试,但是他是有信心的,也不怵,“嗯。”临山书院就在临江边上的临江山上,本来这山是没有名字的,当初书院院长来看中这山,本来只是想开个小小的私塾,结果他状元的名头太大,慕名来的人太多,小小的私塾硬是成了书院。
牛车只能到山脚下,沈村长停下牛车,周煜谢过沈村长陪他上山的提议,一个人背着书箱去了。
书箱是竹子编的,里面放了四书五经笔墨纸砚。
“兄台,瞧着你有些眼生,是今年才来求学的学子吗?”周煜回头,发现是一个年轻书生,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样子,装扮与他相似,青蓝长衫,带着一顶书生帽,背上也背着书箱,自有一股书生气。
“正是,我才来到青云县,慕名来求学。”周煜问,“兄台是书院的学生?”那人尴尬的笑了一下,有些支吾,“我也是来考试的。”周煜懂了,这是没有考上的那种。
“我姓王,名意,字青云,不知兄台贵姓?”
“姓周名煜。”周煜想了一下才说,“字行舟。”原主是没有字的,行舟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字,这还是上辈子的事情了。当时,他刚刚读大学不久,他们系的学生都有书生风范的,
行给自己取个字的,自我介绍的时候会用到。
他那个时候会取什么字呀?听见前面人说了一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就稀里糊涂给自己取了一个行舟这字。
“原来是邢州兄,失敬失敬。”周煜被这情况得有些懵,以前他还没有遇到过这种阵仗,不过这里的氛围就是这样的,也抬起手,回了一礼。
王毅显然对这边十分悉,周煜也知道了他的事情,着实是有些佩服的。
王毅这人,放现代妥妥的就是陪考帝一枚。
他十五岁开始考临山书院,过了六年,居然都没考上。
周煜觉得这人的毅力真的很不错,同时觉得他的家境应该还算不错,且家人对他十分疼,不然不能让她吊死在临山书院这棵大树上啊!
“不瞒行舟兄,今年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这书院报考了。”周煜疑惑,“为何?”
“家父有令,若是再考不上,便不能再来了。”周煜觉得,其实老王才是真绝啊!考了这么多次,还能让儿子继续来考。
第25章到了山门处,那里有负责登记的老师,王毅对这一程
悉得很,
门
路的带着周煜去了报名那里。
那个老师显然是认识王毅的,看见他来,眉头就是一皱,“怎么又是你?”王毅像是对他的态度没有察觉似的,淡淡的说道,“黄先生,我来报名。”那名姓黄的先生拿出笔,问,“名字?”
“学生王毅。”黄先生在表格上记下了他的名字,“你在那边等一下,待会儿就考试。”王毅谢过黄先生,向周煜点点头,然后走向黄先生后面的地方,那里站着不少的人,目的应该跟他们是一样的。
“下一位。”周煜上前。
“名字?”
“学生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