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撒上一點水,放在了山腳下。

眾人見了玉米粉都皺起眉:“這管用嗎?”喬紀維:“拭目以待!”起初山上還沒什麼動靜,一刻鐘後那牛突然從山上跑下來,喬紀維拿着玉米粉朝着錢家走,走得越來越快,小牛在後面跟着,竟忽視掉了他的前主人。

幾天的工夫小牛與新主人相處地愈發融洽,喬紀維不時撫摸它額頭上的白,錢大永則趁着這時候置辦了一輛牛車。

到了去縣城的子,喬紀維和錢大永把雞、土豆、蔬菜等食物和事先準備好的小木放在牛車上,趕着牛往前面走。説實話這些東西錢大永一個人可是背不動的,喬紀維這小身板又指不上,買一頭牛可謂恰和時宜。

到了攤子上,喬紀維先把茄子、西葫蘆、蘑菇等蔬菜切成一塊一塊的,用小木串上,雞已經被提前鋪上了麪粉,夾雜着食鹽葱花薑絲等調味品。錢大永自在鍋前燒着火。待油温適合,兩人把這些蔬菜串一應放在了油鍋裏,油鍋裏不間斷地冒着泡,嘶嘶的響,炸到八分時這些食物又散發着各種各樣的香味。

喬紀維把蔬菜串設為一文錢一串,土豆串原價,有人如果要買炸雞,便先用秤稱,按十三文一斤算。

其實這些油炸食物在秋裏的銷量更好,天氣炎熱市民們都被烤的不太想吃熱食物,儘管如此,土豆的銷路還是最好的,喬錢兩人不過到縣城四五次,家裏的土豆便已經只剩下了四五十斤,喬紀維把這些土豆貯藏起來,打算來年種到地裏,或者自家零碎吃一些,有些沒嚐到鮮的即便花高價買也不成了。

六月上旬天氣熱得人渾身不舒服,漢子們的背上都滿了汗,得整個身子都很油膩,甚至發出汗臭味。這些人便把麻衣穿在身上,這麻絲質地疏鬆,散熱快,夏天穿上尤其涼快。農家也只是上午和黃昏時分敢下地拔草,中午時便窩在家裏或在大樹下乘涼,眾人堆在一起拉着閒呱。

錢母用自家今年產的麻絲給錢大永做了一件麻衣,喬紀維就不給他做了。陽光這麼毒,她整不想動彈,想着喬紀維不過是花銀兩買來的,也沒必要對他太好。

織完後錢母便把麻衣套到了錢大永的身上,錢母的織工特別縝密。喬紀維看到這麻衣就是麻絲的顏。賣土豆泥的時候他注意到街上的人穿的麻衣基本上也是千篇一律的顏

他大學的時候也算是化學系的高材生,他努力回想大學四年學過的知識,才知道麻衣不好用天然染料染,若是要染麻,人工染料是個更好的選擇。但在明代要造出人工染料簡直是痴心妄想。

不能造出人工染料,只能退其位而求其次——用酶染劑。鐵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但怎麼把它溶解在水裏呢?酸!

這個時候明代匠人已經能製出王水了,但染麻酸度太高了也不好。恰好這地方有鹼土,將鐵溶解後用鹼中和,就可以把溶倒入染裏了。

至於織麻衣,這就不是喬紀維管的範疇了。他自己也一定織不好。

吃早餐的時候喬紀維向錢母宣告他的想法:“大娘,我想到縣裏賣一些麻衣,用咱們自家織的麻可好?”錢母想這是變相要她給他織麻衣啊,她自己可沒那麼多閒功夫,還得和村裏的娘們兒嘮嗑呢。

“不就想要一件麻衣嗎?説得這麼彎彎繞繞,行,我給你織!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只疼親兒子呢!”錢大永剛剛吃了一口茄子,聽了母親的話差點沒噎着。

喬紀維扯開嘴角笑着,“大娘,我沒那麼多歪心思。就是覺得你織得好,覺得你的織工費了怪可惜的。”錢母可不會輕易上當,“你上縣城一次就能賣幾十件衣服,我一個人怎麼能織那麼多衣服?你是尋思着把我給累死吧!”喬紀維眼角微微挑,“這些衣服自然有人織,你就看着幹活就可以了,她們不明白的地方你指導指導她們。”

“你上哪找那麼多織工?”

“村子裏就那麼多現成的啊。”喬紀維和錢大永沿着村子挨個找織娘,起初同意到錢大永家織麻衣的有呂大娘、張家媳婦、王五媳婦等六個人。

明代不用布匹税,農婦們一年到頭便只是給自家丈夫兒子織衣服,留下的閒暇時間比起前朝就多得多了。她們總得想點事情打發時間,家裏剩下的麻絲便只是低價賣給商販。

喬紀維約定織完一件衣服給她們三十文錢,這可是一個比較高的僱傭價錢,這地方遠離國都,地處偏僻角落,經濟自然也是相對落後的。農婦們有時整為家裏不多的錢財發愁,又沒有別的賺錢門路,如今織完衣服就能得三十文錢,她們自然是毫無異議的。

第二這幾個婦人便早早到了錢家,她們的男人在後面抬着織機。家中兩個男人為了避嫌,便趁着天氣還涼快到山上採茜草藎草紅花等植物,這幾個人的領導非錢母莫屬,論起織工她是全村最好的,織出來的衣服人人説好,就算擺到市場上也能賣個好價錢。

想當年剛嫁入錢家時她可是連衣領都不會打的,一旦把衣服織壞了就被婆婆拿着掃帚滿院子打,小姑子坐着馬紮磕着瓜子看熱鬧,她丈夫又是個怕孃的,絲毫不能護着她。那些年過得不可謂不憋屈。

第18章在錢家,織機此起彼伏地響着,錢母一會兒往一個婦人織機旁看看,一會兒到另一個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