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3章矯詔起伐董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廢帝之時,袁紹和董卓大吵一架,隨後甩袖而出,回到渤海郡。話説董卓在洛陽的種種行為,引起了朝廷所有的大員的不滿,尤其是以司徒王允為首的一班老臣,此時正值王允60大壽,王允邀請一眾朝廷的官員前來做客,在席上,王允直斥董卓禍亂漢室天下,目無君上,實乃亂臣賊子,話必,嚎啕大哭起來,盡皆説對不起先帝,對不起大漢的列祖列宗。

不久,曹不請自來,王允對於曹投靠曹實在不滿,宴席之上,無時無刻不在諷刺着曹背主忘恩,助紂為,曹在喝酒之後,大聲斥罵這些人只會哭,妄作男兒大丈夫,眾人皆被曹的言語所,但是曹所言非虛,讓他們真刀真槍的去殺董卓,這些人又一個個不敢動了,最後董卓將曹趕出大門,暗地裏將曹請進自己的書房。

在王允的書房之中,曹將自己的計劃何盼托出,王允大加讚賞,並將自家的寶刀——七星刀贈與了曹,第二天,曹依計而行,前往董卓的相國府,借送刀之名,做刺殺之事,奈何董卓命不該絕,曹行刺失敗,匆匆忙忙的退出相國府,駕馬跑出洛陽,直回陳留而去。

曹回到陳留之後,召集家族私兵,並得到陳留衞家的資助,向全天下的諸侯發出矯詔,請天下諸侯率兵進京誅殺董卓勤王護駕。薛禮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曹命人送來的矯詔。

當下,薛禮開始和荀彧等人商議,薛禮説道:“諸位此詔一出,諸位以為天下將如何變動?”荀攸説道:“此後,天下諸侯割據,天下大亂矣。”戲志才也説道:“此言然也,自靈帝頒佈充開州牧之制,州牧集一州之軍政,名為漢臣,實乃軍閥,現如今,此詔一出,各地諸侯紛紛起兵,不説伐董能否成功,將來的天下大勢必將被這些個諸侯割據,戰亂不止。”薛禮説道:“天下大亂之勢志已成必然,現如今,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平定天下,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對於此詔,我幽州該如何對待?”荀彧説道:“我幽州必須出兵,董卓在天下人之前,民心盡失,如若我幽州不出兵,到時,天下諸侯必將我幽州孤立,甚至羣起而圍攻之,畢竟,我幽州的實力唯有董卓相媲美。到時,諸侯必將將我們視為仇敵,不利於我們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出兵南下。”陳宮説道:“嗯,出兵是必然的,不過,我們不需要和天下諸侯聯盟,我幽州伐董而不聯盟,所作所為獨立於聯盟之外,這樣才有利於我幽州的發展。”薛禮説道:“嗯,宮台所言非虛,如果我於他們聯盟,若我是盟主,則這個聯軍的糧草則需要我來負責,我幽州的糧草只能夠來供應我幽州軍民,給他們,我這不是虧本了麼,其次,我若不為盟主,那必然是他人為盟主,我可不想在我幽州的頭上,來一個上司,矮人一頭,還給他人增加威望,這也是虧本的買賣,不能幹。”郭嘉笑道:“主公不虧是商人世家,處處不離商人之道。”薛禮説道:“這官場和商場其實都一樣,都是同一個道理。”郭嘉説道:“主公大才,嘉佩服。”薛禮説道:“此次出兵,我以為,聯盟和董卓是兩敗俱傷之勢,我幽州當取得實際利益,所以如何出兵則需要好好商量商量了。”程昱説道:“嗯,聯盟本身就是有各路諸侯相聚而來,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戰,沒有統屬,最後必定是不了了之,主公真是明見萬里。”薛禮説道:“嗯,此次出兵,我幽州不需要取任何一地,雖然現在是取幷州的時機,但是我們兵力有限,雖然有40萬大軍,但是背後的鮮卑、高句麗、扶余還沒有消滅,現在的兵力,我們可以和諸侯對峙,但是不能併他們,我還是先北後南的策略,所以,此次出兵,我們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搶劫。”薛禮的話一完,嚇到了一大片,諸人紛紛想到:這話也就這位爺説的出來,堂堂的冠軍侯驃騎大將軍,竟然要派出大軍前去搶劫,真是汗顏了,跟了他這麼薛禮説道:“既然我們要搶劫,我事先預計了一下我們的行軍路線,望諸位先生參詳一下,各位請看地圖,我打算兵分兩路,一路從代郡出發,進攻幷州,董卓現在人在洛陽,丁原身死,幷州現在是無主之地,其官府倉庫必然是滿倉,如果把幷州留給董卓豈不費,所以,我決定派出張遼和高順以及徐晃統領5萬步兵,1萬騎兵前往幷州,劫掠所有的倉庫財物,當然如果可以招募幷州百姓前來幽州定居更好,以及還有幷州的軍隊,所以我派原本就是幷州籍貫的張遼和高順前往,其次,我親自率領騎兵5萬,隨軍大獎大哥、子龍、三弟,翼德、子義、惡來,仲康、李靖、羅藝,郭嘉為隨軍軍師,其餘人等留守幽州,守住我們的大後方。”荀彧等人齊聲應道:“諾,尊令。”10之後,薛禮帶領5萬大軍前往會盟地點,薛禮為了不當這個諸侯,所以行軍較慢,讓玄衣衞的密探時刻注意諸侯的動向,一旦決定了盟主之後,薛禮才會動身到達會盟之處。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清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第十八鎮陳留曹率軍5000人馬,共十八鎮諸侯。

由於諸侯頗多,韓馥實為袁家心腹,在袁紹暗示了他之後,韓馥説道:“諸位,先靜一靜,俗話説,蛇無頭不行,今我十八路諸侯聚在一起,共襄盛舉,討伐逆賊董卓,我們就需要一個人來帶領我們,需要一個盟主,因此我提議,由四世三公的袁太守擔任我們的盟主,以期達到我們勤王護駕之本意。”王匡也出來説道:“我同意由袁紹擔太守我們的盟主,袁家四世三公,實乃天下人之典範,有袁家的領導,我們必能成就大業。”於是眾人紛紛贊成袁紹擔任盟主,唯有一旁的袁術和曹和鮑信未發言,曹是知道袁紹的能力的,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盟軍看來要失敗,但是大局已定,他也只能同意袁紹做盟主,不然這個聯盟就沒有了。袁術是因為當不上盟主而不甘心,鮑信認為曹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

袁紹當即謙虛道:“紹德行淺薄,不堪大任,此為當有能者居之,我推薦孟德擔任盟主。紹願助之。”曹連忙推辭,眾人也紛紛勸袁紹當擔當大任,袁紹在三次勸進之下,當了盟主,他有下令讓袁術做副盟主,負責整個聯盟的糧草。於是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號,如曹就被授行奮武將軍。於是袁紹安排十八路諸侯駐軍地點: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則屬於張邈軍下;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

就在這時,説外面有一自號漢室宗親的人前來會盟,袁紹命人帶進來,眾人只見一方面大耳的人帶着兩個護衞前來,袁紹問道:“汝是何人?”那人説道:“備乃大漢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之閣下玄孫,劉備,劉玄德,聽聞我大漢忠臣在此會盟,特率領1000虎賁之士前來會盟。”袁紹一聽是漢室宗親,當下命人賜下一席,讓他作於席末,曹頁知道這人,當年在平黃巾的時候,頁在壚埴帳下見過這人,是和公孫瓚是師兄弟,同為壚埴之徒,不過曹最看重的則是劉備身後之兩員虎將,一個面如重棗,丹鳳眼,一個黑如碳,也是一員大將之才。

第二天,袁紹等人在商量軍情,有士卒來報,説:“稟報盟主,大營外有冠軍侯、驃騎大將軍、幽州牧薛侯爺率軍5萬前來會盟。”眾人一聽,連忙準備起身出,袁紹原本以為這薛禮不來了,誰想到竟然在這個時候來,他害怕自己的盟主位子被搶,但是現在他又不得不出去相,畢竟薛禮的地位擺在那裏,袁紹帶着十八路諸侯出營門相

袁紹以東道主之禮將薛禮進去,薛禮看着袁紹的舉止,儼然把他自己當做老大了,薛禮頁不發作,就當看戲了,袁紹在看到薛禮以及一行大獎進門之後,説道:“侯爺,下官不知侯爺駕到,有失遠,萬望恕罪。不過有件事下官要告訴侯爺。”薛禮説:“袁太守請説來。”袁紹説道:“昨諸位大人已經紹為盟主,奈何侯爺遲來一步,否則此位當屬侯爺,但是如今,如若朝令夕改,於大軍不利,所以••••”薛禮不等袁紹説完,就大斥道:“大膽,袁本初。”袁紹一聽,説道:“不知侯爺所謂何事,要怒罵紹等?”薛禮説道:“袁紹,何人封你的車騎將軍之位,何人封你為十八路盟主之位。汝擅權自封,此罪一,私自結黨,此罪二也。如今你自封盟主,車騎將軍,將當今陛下置於何地,將我大漢朝廷置於何地?”袁紹氣結,説不出話,薛禮不給他説話的機會,繼續説道:“我本就不願意與你結盟,我今此來,只為見見當今天下的英雄,無意結盟,我們各走各路,哼。”説完,薛禮帶着身後的趙雲、張飛等人走出大帳,率軍離開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