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11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車廂倒在地上還被馮鎮昌了一鞭子。

馬車裏都是來順天府趕考的秀才,多多少少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

所幸官方驛站裏有大夫,及時給傷者包紮好傷口,並熬製了湯藥。

吳文韜道:“那人也太跋扈了,天子腳下如此目無王法。”吳軒也道:“這麼囂張,肯定活不長。”把南城門當成自家後花園,對着來趕考的秀才直接拿鞭子,這種完全沒腦子的紈絝子弟,再好的出身也保不住他。

八月初二一早,城門大開,吳軒一行人進了城,直奔貢院附近最有名的客棧——狀元樓。

財大氣的吳軒直接包了一整個小院,“我和豆豆住這間,其餘的你們自己挑。”吳文壽在客棧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返程。吳軒送他出門,回來的時候,就見院子裏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顧瑾正大咧咧地坐在院子裏,喝着茶水。

豆豆坐在不遠處的小凳子上,捧着一本不知道是什麼的書看得津津有味。

吳軒在顧瑾對面坐下,“你怎麼知道我們到了,還知道我們住在哪兒?”顧瑾輕笑一聲,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道:“昨□□會上宣佈了此次順天鄉試的主考。是張鏡誠張大人,翰林院出身,現任户部尚書。”

“剛上任的那位?”顧瑾點頭:“本來馮閣老要推薦的是其他人,可惜——”可惜馮閣老的老巢被人端了,無暇他顧,被他們趁機拿下了主考的位置。

雖説鄉試的主考官和會試不能比。但順天府的鄉試,和其他省份的鄉試可不一樣。大多朝中大臣的後輩子弟都要在順天府應考的。

顧瑾沒説出後面的話,吳軒也就沒有問。朝中沒有傳出來的事情,知道的太多並不是好事。

“家父和張大人是故,我對張大人也十分悉。”顧瑾道。

吳軒明白他的意思,從善如地追問:“關於張大人的喜好,不知顧公子可否透一二?”顧瑾笑眯眯道:“張大人一甲探花出身,又在翰林院修書多年,最喜引經據典文采卓然的學子。”

“哦。”吳軒就知道,顧瑾才不會那麼好心給他送情報。

他的文采一直是最拖後腿的存在,碰上看重文采的主考只能聽天由命了。反正鄉試有那麼多閲卷考官,普通水平的卷子也不一定會被主考看到。頂多是鹿鳴宴的時候,因為文采差不被主考待見唄!

顧瑾看了一眼旁邊伸長了耳朵聽他們講話的豆豆,對吳軒道:“要不是看在——的面子上,我才懶得理你。”

“誰的面子?”顧瑾説的太含糊,吳軒沒聽清。

“張大人祖籍順天府,先輩曾跟隨真武帝征戰,他棄武從文二十五歲就考中了進士,之後一直在翰林院潛心修書——”顧瑾大致講述了張鏡誠的生平,最後道:“張大人和家父閒聊時,曾多次提起,想重新修訂新政,並再次大力推行。”吳軒拿起桌上的茶杯,“多謝顧公子指點。”顧瑾道:“你這謝意略有些敷衍吧!”那杯茶明明是他自己倒的,吳軒想謝他最起碼也該親自倒一杯。

第72章鄉試要提前一天進場。

八月初八,豆豆把四位考生送到了貢院門口。

吳軒道:“豆豆,你回去吧。這幾天注意身體,我跟客棧的小二説好了,三餐都給你送過去。放心,我很快就出來了。”這細心叮囑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豆豆才是考生呢。

豆豆點頭,目送他們進了貢院。

鄉試的檢查很嚴格,而且進場後,還會打亂位置分配座位。

眾人站在下方,聽主考大人宣讀完考試規則和聖人教誨後,有差役開始按座位號喊名字:……

“玄字第十二號,順天府譚延。”

“玄字第十三號,真興府吳文軒。”吳軒朝吳文韜三人點點頭,去了第三排的第十三個號舍。

譚延在他前面的號舍,走過去的時候,特意看了吳軒一眼,吳軒回以友好的微笑。

三天考完,豆豆在貢院門口等到了一個神奕奕的吳軒,以及面有菜的另外三人,他有些猶豫地問道:“你們還好吧?”吳文韜擺擺手,有氣無力道:“別提了,怪不得説鄉試艱難,哎,一言難盡。”在考場待一天和連續待三天,完全不是柳思源也跟着嘆了一口氣,“短短三,竟有恍若新生之。”楊修竹更是連話都説不出來了。

所幸狀元樓離貢院很近,幾人腳步蹣跚着總算回到了租的小院,進了房間,仰頭倒在牀上起不來了。

吳軒也回了自己的房間,“別管他們,讓他們睡一覺吧。”他邊説邊衣服,很快全身只剩下了一條底褲,“整整三天都待在貢院那個小小的號舍裏,衣服都沒得換。”豆豆給他關上門,“軒哥,我讓小二送點熱水過來。”第二天,稍稍修整了一下的四位考生,又進了考場。

這次考完出了貢院,楊修竹搖搖墜一副要暈倒的樣子,柳思源走路也有些晃悠了,吳軒一手扶着一個,把兩人架回了客棧裏。還好吳文韜底子壯,能自己跟在後面走。

豆豆麪十分擔憂,“軒哥,他們還能繼續考嗎?身體還撐得住嗎?”吳軒道:“他們必須撐住。”只剩最後一場了,哪怕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