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25章刎頸之交陳與張大秦帝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歇這邊且略過不提,扶蘇在狄道的行宮正廳裏進行了諸侯盟軍抵達之後的第一次兵議。

出席此次兵議的有帝國左右上將軍師張良、李儒,九衞二軍都指揮通知以上將領馮劫、冉閔、蒙毅、李由、章邯、王離、蘇烈、霍去病、姜維、于、張任、蒙武、張遼、趙雲、呂布、李廣以及各諸侯盟軍主將項羽、甘寧、趙風、李績、陳平、孔融、臧荼和剛剛歸順的趙國大將陳餘、張耳。

“啓稟陛下,如今加上十三萬諸侯聯軍我華夏總兵力已達六十三萬,可堪一戰!”張良首先説道。

“嗯,好,雖馬其頓帝國各軍總數相加已達一百三十三萬,但真正可戰之兵不過**十萬,如此一來敵我雙方並沒有多少差距,反之,朕相信,有你們這些萬中無一的猛將,勝抵百萬雄獅,足可將來犯之敵打的落花水,抱頭鼠竄!

告訴朕,你們有信心嗎!”扶蘇先煽動一下眾將的情緒。

“有!”眾人異口同聲的高呼,眼中充滿必勝的信心。

趁着眾將動的功夫,扶蘇趕緊向龍紋珏提問:“快,給朕檢測一下張耳和陳餘兩人的四維。”

“ok,”龍紋珏答道:“叮咚,系統檢測到張耳當前四維:武力88,統帥97,智力95,政治89;陳餘:武力93,統帥92,智力83,政治71。

檢測完畢。”果然還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除了武力張耳要更強些,統帥值達到了驚人的97,智力也有95,怪不得前世最後能夠被劉邦封為趙王。

想到這,扶蘇不想起前世老爸給他講的史記陳餘、張耳列傳,他倆自小便是刎頸之,可惜自從二人割袍斷義之後結局全然不同。

他二人自大澤鄉起義之後,一起投奔陳勝,後跟隨武臣佔據趙地,武臣自立為趙王后,出任大將軍,武臣被部將李良殺死,與張耳立趙歇為趙王。

李良引秦軍大將章邯攻趙,趙歇敗走鉅鹿,被秦將王離包圍,陳餘自覺兵少,不敢進兵攻秦。

張耳大怒,責怪陳餘不守信義,自己出兵五千去救鉅鹿,結果全軍覆沒。後項羽軍至,大勝秦軍,解鉅鹿之圍。兩人再次見面時,張耳怪陳餘背信棄義。陳餘一氣之下將帥印出,從此倆人絕

後來項羽分封諸侯王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陳餘卻只被封侯,心有不滿,於是聯合齊王田榮,擊走張耳,復立趙歇,自為代王。

韓信平定魏國後,與張耳一同進攻趙國,陳餘不接受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輕視韓信的背水列陣法,敗後被斬殺於泜水。

而張耳後來歸漢成為劉邦部屬,被加封為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諡曰景王,習稱趙景王。

這真的是人品的差距,扶蘇不嘆。

“好,現在朕宣佈第一件事,着組建大秦帝國九龍都督府邊騎軍,都指揮使為張耳,陳餘任都指揮同知,張黶、陳澤分任左右都指揮僉事,原趙國六萬大軍全部劃入邊騎軍。”短暫的慨之後,扶蘇發令將原六萬趙軍兵改變為大秦邊騎軍,於是乎,九衞二軍成了九衞三軍。

至於扶蘇為什麼要取邊騎軍這個名字,那是來源於戰國除魏武卒、齊技擊、與秦鋭士之外,四大強軍之一的趙邊騎!

韓、趙、魏在三家分晉的時候,韓、魏分得了中原的富庶之地,而趙卻分得了大片的苦寒之地。趙的北方是強悍的匈奴人,東北有東胡人,西北有林胡、樓煩人。

趙國本來是三晉中最弱的國家,連旁邊的中山國都可以時常來騷擾趙國。照這樣下去,眼看趙國就會像其他小國一樣被諸侯併。

上天不讓一個國家滅亡,就會賜給他強大的力量。趙國的救星就是胡服騎的開創之君——趙武靈王。

當時中原地區的戰法主要表現為車戰、步戰、步、騎戰。而趙武靈王據胡人的特點,決定把步和騎戰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戰法——騎,這支騎兵便叫做趙邊騎!

由於戰國的時候,騎兵是沒有馬鐙的,所以,後來的“鐵浮圖”等重裝騎兵在當時反而是累贅。

“趙邊騎”的特點就是去掉重甲長刃,輕裝上陣,採用短刀長弓,長近戰,無往不勝。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胡馬善跑有耐力,擅長長途奔襲。

趙邊騎從建立的那一天開始便為趙國立下了無數的不朽功勳:滅中山國;收服樓煩;“五國伐齊”廉頗率6000趙邊騎大破齊“技擊騎士”

“閼與之戰”趙奢率趙邊騎長途奔襲包圍閼與之“秦鋭士”大獲全勝(ps:這是少有的戰國中後期“秦鋭士”的敗仗)。

“邯鄲保衞戰”大破秦軍。

“鄗代之戰”廉頗大敗燕軍,圍攻燕都。

李牧大破匈奴,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

第二次“邯鄲保衞戰”李牧大敗秦將桓齮,殺敵十萬。

趙邊騎可以説是繼魏武卒、齊技擊之後,唯一能讓“秦鋭士”膽寒的軍隊。再加上趙國名將輩出,很好的詮釋了良將配鋭卒的傳奇經典。

所以扶蘇相信,這本就是一支土生土長的北方強趙兒郎,再配上張耳、陳餘這樣的良將,屬於大秦帝國的邊騎軍一定會創造更加輝煌的戰績!

“誓死效忠陛下!”張耳陳餘等四人齊齊拜倒,秦趙接壤,他們每天都能聽到西邊傳來的新消息,受大秦的變化。有時候,他們真的很羨慕秦國的百姓,秦國的將士們。

而今天,一切都不一樣了,他們也即將加入這個大家庭!從這一天這一刻開始,他們效忠的便不再是那風雨飄搖的後趙,而是蒸蒸上的新秦,即使現在大秦已經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但他二人堅信,二世皇帝陛下終將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將士們辛苦了!”聽到誓死效忠陛下這句話,扶蘇玩大起,玩笑着説了一句。

“保家衞國!”四人膛喊道。

“四位將軍進入角還是快的嘛。”扶蘇哈哈大笑,引得廳內諸將鬨堂大笑。

“耳濡目染,耳濡目染。”張耳不略顯尷尬的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