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5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松贊干布(songtsengampo,威利:srong-btsansgam-po,藏語拼音:songzaingambo;617-650年)。《新唐書》作棄宗贊、棄宗農,《冊府元龜》作器宗贊、器宋贊、不弗贊,《通典》作棄蘇農贊。窮哇達則(今西藏山南地區瓊結)人。據出土的藏文文書吐蕃大事紀年,松贊干布卒於649年(漢籍作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在贊普位20餘年。

按照藏族的傳統,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實際上是吐蕃王朝立國之君。在位期間(629—650年),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令”以處理贊普王室與世家貴族、諸小邦及社會各階層的關係,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置官職品階,頒佈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税制度,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確立了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制度,並且從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貞觀十五年(641年),松贊干布至柏海(今青海扎陵湖鄂陵湖)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松贊干布又遣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請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唐高宗時,松贊干布獻金銀珠寶十五種,促進了漢藏文化的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評價:舉凡吐蕃之一切純良風俗,賢明政事,均為此墀松贊王者(松贊干布)之時出現也。

本名松贊干布別稱棄宗贊、棄宗農、器宗贊、器宋贊、不弗贊、棄蘇農贊所處時代唐朝(吐蕃)民族族羣藏族出生地亞隆札對園降巴木決嶺王宮出生時間617年去世時間650年主要成就統一西藏,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改革政治、軍事制度,創立吐蕃文宗教佛教隋義寧元年(617年),松贊干布誕生於亞隆札對園的降巴木決嶺王宮(現位於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

父親朗松贊是吐蕃王朝第32代贊普。當他3歲的時候,其父率兵滅掉了蘇毗部落,統一了西藏高原,由一個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領一躍成為吐蕃各部的君主。

松贊干布母名薩頹格姆。藏族傳説他從小聰慧,沉毅,多才多藝,故其臣僚奉以尊號松贊干布。一些史書記載也都稱讚他“為人慷慨才雄”

“驍武絕人”

“多英略”

“通達工藝、歷算、武技”是一個聰明而有才幹的英雄。松贊干布之所以能成為這樣的人物,這是與他的家庭和所受的薰陶、教育分不開的。

他是朗論贊的獨生子,吐蕃贊普的合法繼承者,家庭和吐蕃臣民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幸福和發展。從幼年起他就在騎、擊劍、武術等方面受過嚴格的訓練,十歲以後已經成為武藝超羣的勇士。在文化修養方面,他能背誦贊普的世系,十分悉歷史英雄傳説。他喜歡吐蕃民歌,長於詩歌創作,常常在宴會上即興賦詩,他的作品是傳的吐蕃文學作品中最早的。

論贊十分關心對松贊干布在品德方面的培養。為他選擇的朋友,都是道德品質好、行為端正、誠實謹慎的人,如吐蕃著名的大相尚囊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經常一同騎、遊獵、唱歌、跳舞,也喜歡做陸博、圍棋等遊戲。松贊干布雖是王子,他對待朋友都是推心置腹,以誠相見,格豪而無驕貴習氣,因而深得人心。

松贊干布出生以後,就過着宮廷豪華優越的生活。當時的瓊巴,不僅是政治中心,經濟也十分繁榮,商賈雲集,遠方的食鹽、布、以及松耳石、珠翠等裝飾品,珍奇的物品,也都運到這裏,王宮的倉庫中收儲着各類珍寶和特產,供給王室的需要,松贊干布就是在這種物質條件下度過他的童年。

論贊依靠綝·臧古、巴·魚澤布、農·仲波等原蘇毗貴族的力量兼併了吉曲河域等地,賜給他們領地和奴隸,這樣新貴族的地位就超越了舊貴族,王權因此大為增強。卻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引起吐蕃舊臣的不滿,因之心懷怨恨,陰謀叛亂。唐貞觀三年(629年),舊貴族一起舉兵進行叛亂,達波、工布、娘波等地區都被叛亂者所據,吐蕃西部的羊同、敵國蘇毗也與舊貴族內外呼應,蘇毗王子回到藏博乘機進行“復國”活動,他們與蘇毗舊貴族結合,起兵驅逐瓊波·邦的官吏和駐軍,發兵攻打吐蕃,新建的吐蕃王國面臨新的危機。

這時,松贊干布年僅十二歲,在這突如其來的危機時刻,在他叔父論科耳和宰相尚囊等親信的大臣擁戴下,登上贊普寶座。他一方面堅守山南瓊結、澤當一帶,一方面追查陰謀毒害他父親的人,經過一番追查,查出為首的幾個人,消滅了許多舊貴族,並消滅了在宮廷內部的敵對勢力,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舊貴族力量逐漸削弱,羊同的進攻也被在年楚河地區的娘氏力量所抵制。

松贊干布在局勢穩定以後,便親自渡過雅魯藏布江到吉曲河谷地區進行巡視,受到邏些貴族和庶民的歡和擁戴。彭域地區人們向他進獻貢品,並表示對他效忠,北方地區得到鞏固。松贊干布見到支持他的人很廣泛,對重新統一吐蕃增強了信心。有些大貴族看到松贊干布年幼,表現十分自負,松贊干布為了招集和訓練士卒,與他們曲意周旋。松贊干布作為王子的驕貴任情,受到壓抑,格變成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更符合“松贊干布”的尊號。藏語“松贊”是端莊尊嚴的意思,“乾布”是深邃沉宏之意。

松贊干布在此結托中小貴族,深入民間,問民疾苦,厚賞士卒,經過三年,軍隊十分鋭,大約在貞觀六年(632年),開始出兵平定叛亂。在人心歸服,將士用命的情況下,很快平定了叛亂,攻佔了叛亂者所佔地方,舊貴族兵敗投降。這樣,松贊干布把他們所佔有的土地、民眾和軍隊完全收歸贊普統轄之下,吐蕃的統一又得到恢復。舊貴族受到嚴重打擊,他們喪失了原有的特權。

松贊干布平定叛亂以後,便產生了遷都的想法。他北巡彭域時,曾到邏些地區,這裏的險要地理形勢,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達拉山,令他十分喜愛。在他平叛之前,曾在這裏招集士卒,訓練軍隊,與這裏的部落首領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並得到他們的擁戴,他平定叛亂的武力,都是這裏的部落成員,如果想控制着這支兵力,就不能遠離這個地區。山南的瓊結、澤當一帶,雖然是吐蕃的發祥地,那裏有祖先的墳墓,但由於朗論贊的被害,他始終對那裏的舊貴族心存疑慮。

與小而窄的雅隆河谷相比,吉曲河谷地域更為廣闊,邏些(今西藏拉薩)地處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曾是蘇毗的據地,具有西藏高原政治中心的地位。邏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東連娘波、工布等地,西鄰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適中。遷都邏些,更有利於防禦北面的蘇毗和西方的羊同。由於以上各種考慮,在平定叛亂後,松贊干布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勢,決定遷都到邏些。

貞觀七年(633年),適應形勢,松贊干布把都城從山南瓊結,遷到邏些。隨着都城的遷徙,許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紛紛遷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從事農耕,過去的遊牧也改變為定居放牧,促進生產的發展。遷都邏些,使吐蕃真正據有西藏高原心腹地區,可以居中控制四方,為吐蕃的發展與強盛提供了有利條件。遷都以後,平原出現了大片農田,牛羊遍野,馬匹肥壯。

吐蕃國力益強盛,松贊干布開始他統一西藏高原的計劃。當時吐蕃北面的諸羌中,最大的是蘇毗,平叛以後,雖然蘇毗的進攻被遏止,但其威脅仍然存在。所以松贊干布決定派具有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宰相尚囊出征蘇毗。尚囊在打敗蘇毗的抵抗後,採取招撫的辦法,宣傳松贊干布接納歸附者的政策,對蘇毗庶民與吐蕃本部民户一樣對待,使之安居樂業;允許蘇毗貴族保留自己領地,按規定繳納貢賦,所以很快就招降了蘇毗各部,從此吐蕃的國土擴展到青海南部。

在吐蕃西南,和田之南有羊同(又稱象雄),朗論贊時,曾與吐蕃聯姻。平叛以後,松贊干布親自征討羊同,羊同因而再次臣服吐蕃。松贊干布將妹妹賽瑪噶嫁給羊同王為妃,對他進行籠絡。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攻打吐谷渾進兵唐邊境時,羊同也出兵隨徵,也曾與吐蕃使臣朝見唐太宗。

但羊同王不甘心役屬於吐蕃,對徵調財物深為怨恨,屢次進行反吐蕃活動併發生軍事衝突。羊同王對賽瑪噶疏遠,寵愛原有王妃,賽瑪噶也決意消滅羊同王。貞觀十八年(644年),松贊干布發兵攻入羊同,殺了羊同王,羊同部眾都歸附吐蕃,收為編民。這樣,松贊干布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統一。以後羊同人和吐蕃境內人民經濟文化關係更加密切,逐漸融合形成統一的藏族,使我國西部邊疆得到開發。

在遷都邏些以後,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泥波羅(尼泊爾)國也開始與吐蕃通聘。泥波羅當時已進入封建社會,經濟文化都很發達。國王鴦輸伐摩於貞觀四年(630年)開始攝政,實行重商政策,極力開展對外貿易。泥波羅的工藝品極為巧,其雕刻、繪畫、建築等都達到很高水平,為了向吐蕃推銷手工藝品,與吐蕃進行貿易,主動派使者到吐蕃通聘。松贊干布為了建設都城,需要泥波羅人幫助,便立即答聘。

在修建布達拉山頂的紅宮時,招聘不少泥波羅工匠。在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向泥波羅求婚。貞觀十三年(639年),鴦輸伐摩國王把他女兒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同年松贊干布派祿東贊、米等去泥波羅娶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入藏時帶來釋迦佛像、琉璃寶缽、珍寶綾羅、男女僕從等。尺尊公主的入藏,使吐蕃和泥波羅的關係更為親密。

松贊干布滅掉這兩個王國後,不僅消除了來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脅,而且有利於吐蕃兵員、軍糧和馬匹的補充,使之得到了一支戰鬥力很強的軍隊,為吐蕃王國的發展強大提供了物質保障。

平定內亂、征服諸羌、重新統一西藏之後,富於政治遠見的松贊干布一面積極主動地派遣使者赴鄰國泥婆羅(今尼泊爾),互相進行貿易,推銷手工藝品並聘請工匠及藝人傳授建築、繪畫、雕刻技藝;一方面與唐王朝取得聯繫。締結和發展了藏漢兩族的親密友好情誼。當時,中原地區的唐朝在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李世民的統治下,總結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實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促使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國力強盛,聲威遠振,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松贊干布對於盛唐有着深遠,貞觀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長安與唐朝通聘問好。唐太宗派使臣馮德遐持書信前往致意。松贊干布見到馮德遐,非常高興。松贊干布聽説突殿與吐谷渾都娶了唐朝的公主,於是遣使跟隨馮德遐入朝,送上金寶,奉表求婚。當時唐太宗沒有同意。使者返回後,對松贊干布説:“剛到大國(唐朝)的時候,對我很好,允許嫁公主。恰好吐谷渾王入朝,在中間挑撥離間,因此禮薄,不許嫁公主。”松贊干布於是與羊同聯合,發兵打吐谷渾,吐谷渾抵擋不了,逃到青海之上貞觀十二年(638年)秋,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攻擊唐朝的松州,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衞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打敗了吐蕃軍。牛進達率領少量唐軍襲擊吐蕃軍營,仍然斬獲一千多吐蕃首級(輕兵襲擊吐蕃軍營來不及帶走大部分被殺敵人的首級,這種情況下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表現了強大的戰鬥力,松贊干布大懼,率部退出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遣使謝罪。松贊干布派遣其宰相祿東贊致禮,進獻黃金五千兩、以及其他珍寶數百。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宗室女)嫁給松贊干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