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五章日本帝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明峯自從組建了常勝軍以來,就一直關注國際局勢,其中本也是李明峯重點關注對象。也就是説,李明峯觀察本局勢已經有七八年之久了。

本國位於朝鮮半島東方數百海里之外,是一個島國,古稱東瀛、扶桑。

本在公元五世紀統一之後,定國名為“大和”後來大和國聖德太子在寫給隋煬帝的國書中稱“出處天子致落處天子”這就是本國名的雛形。後來在唐代本派了大量遣唐使來華,這些遣唐使將國名更為本,意思就是太陽昇起的國度。

本是個很能接納外來文化的地方,隋唐宋三朝,中華文明璀璨無比,本頻頻派使者前來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這對本的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的作用。本也因此把中原王朝當成老師,既敬且畏。

本國和中國有不同之處,中原王朝自從秦漢以後,就實行了中央集權,但是本國卻採取了分封制,本除了天皇之外,地方還有許多擁有實權的諸侯,類似於中國的商、周時代,本稱呼這些諸侯為“大名”本帝國在發展到十二世紀的時候,發生了一個鉅變,一個名叫源賴朝的武士通過征戰,擁有了自己的私人武裝,成為了一個擁有土地的大名。這個武士建立的藩**事實力逐漸壯大,最終竟然達到了威懾全國的地步,全本,沒有人是源賴朝的對手。

本天皇為了拉攏源賴朝,加封其為“徵夷大將軍”並將許多大權給源賴朝。源賴朝經過一系列謀劃,最終將本的實權從天皇手中奪了過來,源賴朝設立幕府,將本朝廷的實權大部轉移到了自己的幕府手中…本從此開啓了幕府時代。

源賴朝建立了鎌倉幕府,經過一百多年之後,武士足利尊氏又取代了鎌倉幕府建立了室町幕府。室町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之後,本又是羣雄並起,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利元就等風雲人物都馳騁一時,最終一代雄主織田信長逐漸發展壯大,成了本第一大名,擁有了最強大的軍事實力。

織田信長去世之後,其部將豐臣秀吉繼承了他的衣缽。豐臣秀吉也是個英雄人物,經過多年南征北戰,最終統一了本。但是豐臣秀吉沒有建立幕府,他被本天皇封為關白,相當於輔政大臣。豐臣秀吉野心,統一本之後立刻就發兵朝鮮,準備借朝鮮為跳板,征討大明朝。

但是豐臣秀吉運氣不好,他在遠征朝鮮的過程中病死,豐臣秀吉帶領的遠征軍自然就化作鳥獸散了,其所建立起來的霸業也突然崩潰。另一個人物德川家康藉機迅速崛起,經過連年征戰,最終獲取了本的最高權力,被天皇封為新一代“徵夷大將軍”因為德川家康的幕府位於江户(今東京),所以德川幕府又被稱為“江户幕府”本的“江户時代”從此開始了。

江户幕府要比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還要強大,江户幕府控制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剩下的四分之三由數百個大名分別控制。

江户由德川家控制,江户附近的藩鎮由德川家的嫡系控制,那些和德川家關係不睦的大名則被髮配到了西南等偏遠地區。

江户幕府歷經兩百多年,發展到近代,因為資本主義萌芽興起,幕府的封建統治也出現了危急。江户幕府也意識到了這點,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成效不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被英國擊敗,這對本觸動很大。這一戰,大清沒有被打醒,本反倒被嚇醒了。本意識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中原王朝並非是獨一無二的強國,還有比大清更強的國家!

後來經過英國、美國的威,江户幕府宣佈本開國,也就是取消鎖國政策,開始和西方進行貿易。和在大清、朝鮮一樣,洋人在本也遭到了普通百姓和貴族階層的厭惡和排斥。

不過,江户幕府卻和洋人妥協了,這就讓本百姓把矛頭指向了“賣國求榮”的江户幕府。

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尖鋭起來之後,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到近些年,江户幕府的統治已經出現了岌岌可危的架勢。

本作品獨家。。!本實行的是分封制,各地有許多藩鎮,每個藩鎮都由各藩的大名自己統治。本歷史上有幾個強大的藩鎮,比如西南部的,和德川家關係不好的薩摩藩、長洲藩等等。江户幕府出現危機之後,薩摩藩和長洲藩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思想,積極準備發動軍事政變。

薩摩藩和長洲藩主張以強硬態度對待英、法、美列強,並且指責江户幕府投降賣國。就在一年前,薩摩藩和長洲藩結成薩長聯盟,宣佈共同征討江户幕府。薩長同盟提出要“尊王攘夷”也就是主張要幕府將權力重新移給天皇,並且對洋人採取強硬政策。

在薩長宣佈反對幕府之後,一些強藩,比如土佐藩也逐漸倒向了薩長一方,一致要求江户幕府的統治者、當代徵夷大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移給孝明天皇。

本來孝明天皇對德川慶喜是十分畏懼的,不敢輕舉妄動,這就給德川慶喜以息之機,德川利用這個機會,組織軍隊,準備武力剿滅反叛者。

不過,正當此時,孝明天皇駕崩,年僅十六歲的明治天皇繼位。

從個人素養上來説,明治天皇確實是個英明神武的君主;單從歲數上來説,明治天皇也正處於容易做出冒險舉動的年紀。經過革命分子的煽動,明治天皇一改孝明天皇的保守做法,直接下旨宣佈支持薩長聯盟。

本雖然最近七百年都是由幕府將軍控制,但是天皇的象徵卻從沒有缺失過,在本民眾心中,天皇近乎於神。明治天皇的表態,讓薩長聯盟佔據了政治主動,德川慶喜被到了角落裏。

因為軍事準備不充分,德川慶喜決定暫時隱忍,所以發佈命令宣佈“奉還大政”表示同意將所有權力都移給天皇。

德川慶喜出的只是徵夷大將軍的名號,實際上,德川家的領地和子民都還在德川慶喜的掌握中。而德川家的軍事、經濟實力佔本全國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德川家還佔據着本的首都江户。當然,這是天皇和薩長聯盟絕不允許的。

所以在德川慶喜宣佈“奉還大政”兩個月後,薩長聯盟和明治天皇又搞了突然襲擊,宣佈“王政復古”!

王政復古,也就是説目前本要施行本古代史上的政治制度。具體到行動上,也就是要剝奪德川家的一切領地和子民,全部劃歸天皇所有!

這當然是德川慶喜絕對不能接受的,德川慶喜接到這個命令之後就不能不反,這也就正中了明治天皇下懷,明治天皇及其心腹正要利用這個機會徹底剷除德川家的勢力。

王政復古大號令不但在本國內發佈了,而且還傳檄給了朝鮮、琉球等國。這份號令如今就擺在李明峯的面前。

“看來現在已經不是小打小鬧的時候了,德川慶喜恐怕在近就會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李明峯默默唸叨着。

正當李明峯思考着本可能的戰況之時,就聽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就是親兵稟告道:“大人,東洋戰報!”

“哦?好快啊!”李明峯有些驚訝的接了過來。

王政復古號令剛剛傳到朝鮮一天,那邊戰況又過來了,看來德川慶喜也是個急子。

戰報很簡單,寥寥百十字,李明峯看完之後,臉上掩不住的驚訝:“這個德川慶喜也太不中用了,一萬五千人馬對薩長的五千人馬,竟然打了兩天就吃了大敗仗!”原來這個戰報上寫着,王政復古號令頒佈之後,德川慶喜立刻組織軍隊對薩長聯盟發動戰爭,德川家的一萬五千人馬和薩長方面的五千人馬在鳥羽、伏見發生戰鬥,經過兩廝殺,德川家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幕府方面岌岌可危。

“真是蠢貨!”李明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罵道,略一停頓之後,李明峯又問道“那載垣有什麼動靜沒有?”載垣是當年的輔政八大臣之首,鐵帽子怡親王,辛酉政變之後,載垣帶着殘兵敗將逃到海外,歷經磨難之後,跑到本投靠了德川慶喜。載垣手中還算有些人馬,能替江户幕府出些力氣,這幾年他在德川慶喜手下也過了些富貴安逸的子。

龔橙的情報組雖然號稱無孔不入,但是獲得的這條情報也是靠得運氣。李明峯現在想知道,載垣在這次鳥羽、伏見之戰中是否出兵助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