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23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注意,何況同行?起初只有人暗中看一兩眼,但在“小有天”飲酒偶遇了元瑛後徹底瞞不住身份了。

到後來名聲不脛而走,一雙風英才惹得洛城中未婚嫁的少女傾心不已,非要瞧瞧廬山真面目。但凡出門必是擲果盈車,滿樓紅袖。

的洛陽桂花盛放,每逢賀蘭明月打馬而過,必是會被扔一路的花束,到最後成了名副其實的“踏花歸來馬蹄香”。

可惜落花有意,水自始至終都無情。

被砸過幾次後賀蘭明月乾脆不出宮門了,閒逛的地方換成了壽山絳霄亭周圍。

絳霄亭北有御山,因先皇不喜花香,栽種的都是些不開花的綠樹。高景上台後有了新規矩,下令將這些樹移栽到皇家別院,換成了十里清一白梅。

白梅林的樹種盡是江南的李環貢上,在這之後高景念在勤王時潤州李氏出過力,免了他的枷鎖,撤了監視,準他辭官。李環涕零,從此再沒過問廟堂之事,倒寫出了不少名篇。

民間傳言,李環是用這片梅林換來了山水之樂。

待到它們風塵僕僕地從南國來到江北,再在紫微城內全部種下時,正逢開了秋闈。

大寧高官中爵位世襲,而實權的官位也絕大部分由世家大族把控着。哪怕此前先帝當權時三年一度的闈,兩年一度的秋闈,高中的寒門士子也多是被權臣排擠在外,安到閒職上蹉跎。因此並不算得真正的求賢,也尚未產生深遠影響。

待到高景此次再開,恰逢慕容氏樹倒猢猻散,新皇有意改弦更張。加之南北一統,許多懷才不遇的南人也想借此機會在洛陽重新施展拳腳。

永安元年已開過闈,按制應當過三年再行考試。正是不按套路出牌,來的略一看,竟都是些很有抱負的人。他們或恃才傲物,或有成竹,當中不乏南朝昔年的名士與過去大寧的隱士,真真叫濟濟一堂了。

題目由高景親自選的,因為過於空泛,許多初拿到題目的學子都不由得眉頭一皺。

考試一共持續三,中途沒有暫休,若提前作答完畢便能離開,但直到最後一天也並沒有人先行離場。

臨近結束時分的貢院外,高景微服,領着賀蘭明月一起去了。

身側只有數人護衞,前方由林商駕車,他身側坐着李卻霜。

這沒怎麼讀過書的孩子問道:“陛下,為什麼你要以這種方式選賢舉能呢?”高景抓着一把瓜子磕,模樣很不體面,神卻十分正經:“大寧到朕這裏已經是第五代了,數十年過去,卻依然沒有一套像樣的選拔制度。朕此舉,自然是要把父皇定下的規矩往後延續。”李卻霜道:“從前不是也有這麼多官?”

“那不一樣。”高景拿了把瓜子給他,道,“從前的權重之位,大都為侯爵的子孫世襲。只要你在這位置沒犯大錯,後你的兒子、孫子都能在朝中撈個一官半職。再不濟,去到地方上,聽聞出身名門就無人敢怠慢。開國時朝內都是人才,如此安排還算頗有助益,但子久了只能養出一堆尸位素餐之人。現在還瞧不出積弊,再過個一二代,朝中百官上不去馬,提不起筆,武不能安國,文不能治世,那還要他們何用?”李卻霜問:“那,秋闈闈就能解決這問題麼?”高景笑了笑:“前朝舉薦人才,後來便將天下落入了權臣世家手中。聽説再往前三百年,有明君以策論拔擢人才,朕便學學他,做得更無階層、出身的分別。如若此制能更趨完善,天下崇文尚武之人各有去處,人才自然就源源不斷了。”

“現在不也很多人才嗎?”

“武有賀蘭、宇文和冉雲央,地方上有丁佐這類軍紀嚴明的將領,的確不懼進犯。但文官,除了父皇在時侍奉過的幾位博士、翰林,和御史台的官員,朕竟然想不出什麼年輕人能夠為我所用。”高景一按李卻霜的肩膀,“你也不願成天和老頭子打道吧?”李卻霜聽得似懂非懂地點頭。

林商道:“小霜兒,從前有十二歲的上卿、十五歲的丞相,你過幾年加冠成人,今見了這些莘莘學子,可有想過未來的前途麼?”賀蘭明月玩手指的動作一頓緊接着被高景牽過去盛瓜子殼,他不甚在意,目光緊張地在李卻霜和林商中間逡巡一圈。

他是知道的,審完梅恭後李卻霜便低落了一段時間,恰逢那時林商忙得不可開,也都冷落了李卻霜。

有一天他與高景提起時林商大約聽了個邊角,而後找過李卻霜一次。不知他們談了什麼,林商又帶他去了哪裏,後來李卻霜就好了很多,不再終被各類噩夢折磨。

“不知道……”少年目光空空地盯着貢院大門,“我想……還是回北。爹沒有在那兒守到最後,我想將他的槍帶回去。”賀蘭明月言又止,倒是高景道:“這事應該做,但換個人也行的。霜兒,你要麼也去漱玉齋,和晟弟一起聽聽課?”

“我?”李卻霜指着自己,想了想道,“陛下,不合適吧。”高景道:“他現在的夫子是翰林學士劉諶,是個清高文人,筆頭生花,對百家之學都有所涉及,又能註釋經書。你雖是振威將軍的養子,憐他為國拼殺多年,總歸可以開個先例。再者,現在漱玉齋學生少得可憐,劉先生終逮着晟弟教也無趣,你們兩人年歲相仿,教一個也是教,多一個也是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