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覷美女藏禍心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東江使者,求見孫大人。”只見一中年文士走進來,正是張善羽的軍師陳繼盛。

“陳繼盛見過孫大人。”孫承宗先是一驚,馬上反應過來:“陳軍師,老夫早已卸甲歸田了,已經不是什麼大人了,陳軍師這麼叫,老夫可擔當不起。”陳繼盛道:“孫大人是為了遼東被迫辭職的,在下身外遼東一員,禮應叫孫大人一聲大人,在下是奉命前來探望大人。”

“哦,那陳軍師是奉着你家右都督的命令,還是奉着經略高第的命令,亦或是閹黨魏忠賢的命令呢?”孫承宗諷刺道。

“孫大人何出此言,在下自化然是奉我家都督之命令,我家都督和魏忠賢毫無干係,孫大人何故猜疑?”陳繼盛面不改

“哦,那倒是老夫錯怪你家都督了,奈何,你家都督一悔婚,二拒不出兵,坐觀老夫成敗呢?”孫承宗道。

“孫大人,您不知道,我家都督當乘船從長生島回東江,路途遇到風,我家都督不幸落水,手下親兵尋之不到,駕船而回,我等皆以為都督已經不幸,沒想到事過十幾,都督又平安回島皮島,此乃天幸,當孫大人正好帶着小姐前來,都督可能是困於水過久,心情不好,故出言不遜,事後常嘆息此事,曾言要親自去孫大人門前行負荊云云,但無奈島上累計軍事,繁忙勞累,以至於不開身,這次特派遣陳某前來,帶為向孫大人道歉。”陳繼盛道。

孫承宗將信將疑:“這麼説,也有點道理,怪不得之前老夫言尋島一事情,你們總是推三阻四。然,你家都督今夜為何不親自前來負荊?”陳繼盛道:“非是都督不來,孫大人難道不知,遼東戰事又起嗎?”説着將那份塘報遞給孫承宗看。

小美女孫月上前結果那份塘報,念給孫承宗聽。

“二十四,奴傾巢出動,攻我寧遠,寧前道袁崇煥率全城將士堅守,奴以楯木撞城門,後以八旗漢軍挖牆角,崇煥命士兵用蘆花、棉被裝裹火藥,燒殺敵軍,火星所及、無不糜爛…奴死戰不退,遂鑿城高二丈餘者三四處,於是火球、火把爭亂髮下,更以鐵索垂火燒之,牌始焚,城之人始斃,賊稍卻。而後金人通判放大炮,竟以此殞命。城下賊屍堆積。”孫承宗面凝竣:“建奴又出兵了,老夫剛剛離職,遼東就又起烽火,此乃閹黨之禍也!”頓了頓,又道:“你家都督出兵與奴戰了嗎?戰況如何?”陳繼盛道:“都督一聽説奴攻遼西寧遠,憂急如焚,恨不得當時就出兵,擊潰奴軍,但奴攻寧遠,離都督的皮島又遠,都督的大軍,雖然早已出動,但此刻還在路上。”孫承宗道:“寧遠城有多少兵馬,遼西的軍隊又在哪裏?”陳繼盛道:“孫大人一離職,高第就下令撤軍,遼西主力,收縮到山海關,寧遠城只有大約二個衞的兵力。”孫承宗大驚道:“二個衞的兵力,未免太過兒戲了,建奴以多少人攻城?”陳繼盛答道:“努爾哈赤號稱二拾陸k十萬大軍,依陳某看,二十萬可能沒有,但十幾萬恐怕還是有的。”孫承宗已經變了臉:“那寧遠如何守得住?你家都督的軍隊,如今在哪裏?”陳繼盛答道:“可能已經與奴戰了吧。”

二十四晚,東江皮島總部,教場上,燈火輝煌。

張善羽登上將台,三軍歡呼。

“東江軍威武!”

“東江軍威武!”

“東江軍威武!”連喊三聲,張善羽將手一舉,教場寂然。

“各位,我張善羽今聚集大軍,就是為了帶爾等擊奴!”

“好…”三軍歡呼,東將軍自南關大捷後,已經有許久沒有於努爾哈赤戰了,士兵們領着軍餉,成天只是訓練,實在枯燥無味,一聽今有戰事,人皆歡喜。

“卑鄙的後金軍,竟然敢霸佔我遼東的神聖領土,本帥今就要帶領你們,大敗無恥的八旗兵,光耀我東江大軍!”

“好…”

“打他的…”

“好了,廢話就不多説了,上船擊奴吧!”張善羽將手一揮“出發!”

南直隸,高陽。

“這麼説,確實是老夫錯怪你家都督了,多虧陳軍師之言,張都督確實為國家柱石,忠報國,豈有投奔閹黨之理,是老夫一時臆斷,判斷失誤了。”孫承宗道。

“孫大人,既然事情已經説清楚,那陳某就告辭了,都督讓在下給孫大人帶話,閹黨不足為慮,孫大人復出,只是時間問題,都督還説,待此戰一了,定會親自前來登門拜訪。”陳繼盛道。

“那老夫就掃榻相了。”孫承宗道。

“那孫大人,陳某這就告辭了。”陳繼盛施禮道。

“陳軍師且慢,這裏有一位義士李子鶴李少俠,曾救過老夫祖孫倆之命,待老夫替軍師引見。”

“哦,閣下就是聞名遐邇義行黃河兩岸,鏟除惡,專殺貪官污吏,土豪惡霸,來無影去無蹤,一劍鎮中原的大俠李子鶴,陳某有禮了。”陳繼盛連忙向李子鶴施禮,心裏卻道:“這個李子鶴只是一個劍客,孫承宗怎麼待之如此客氣,我剛才在門外聽之良久,孫承宗似拾陸k有將其孫女許配給這個布衣李子鶴之意,這多我東江,可是個禍患呀,得找個機會,將其幹掉,只是我武藝低微,先敷衍他一下,待誘之到東江,再給都督處理。”於是陳繼盛道:“李少俠可有從軍殺奴之意?”李子鶴道:“先生多禮了,李某正有此意。”陳繼盛暗暗心喜:“從軍殺奴,為國為民,此乃大丈夫之所為,我家都督一向以殺奴保國為己任,且喜友俠士,李少俠若不棄,可來我東江。”李子鶴道:“李某早已聽説張將軍之名氣,南關一戰,張將軍以少勝多,大敗奴軍,光復我大明江山,李某早已心折多時,只是無緣投張將軍之軍,殺奴報國。”陳繼盛大喜道:“李少俠毋須憂慮,我家都督也聽説過李少俠之名,常常讚歎李少俠除暴安良、義薄雲天,李少俠若要投軍遼東,非東江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