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4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穿越青銅時代】(44)馬其頓之戰2023年10月3底比斯這個曾偏於希臘一隅的小山國,在國王狄奧尼索斯勵圖治心經營下,接替了被阿迪斯用軍事和貿易收拾的稀里嘩啦的雅典和斯巴達,開始稱霸希臘世界,如今的他們,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希臘聯盟的主席國。

然而,來自東方大國的威脅,始終對於希臘各國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噩夢。這無關正義,也無關道德。任何大國,都希望統治更多的領土,而任何小國都希望自己保持獨立,不至於被大國併。阿瓦尼王國的面積是希臘聯盟的四十倍,人口是希臘聯盟的二十倍,這樣一個軍事大國的存在,就是對希臘聯盟的威脅,而解除威脅的方法,無非是戰爭和製造內亂。

但如今,希臘人對於王國軍隊和王國親王阿迪斯有一種天然的恐懼。兩千多顆斯巴達人的頭顱,以及四十萬大軍,足夠讓每一個希臘人都不敢妄圖開啓戰段。但阿瓦尼王國自己內部居然出亂子了,這是千古難得的機會。統治底比斯的老國王安提戈諾斯已經60多歲了,早年的戰爭經歷讓他早已經傷痕累累,如今的他已經不能活多久了,他所期待的東西,也只剩下為家族謀取一個穩定的未來,如今的他,雖然只是個鬚髮已白的慈祥老頭,但堅的鼻樑引出了他那張依然俊毅的面龐,威然炯炯的雙眼宣誓着他國王的尊嚴。

傍晚,夕陽的餘暉,讓王宮的潔白廊柱上灑滿金的温暖,顯得悠然;微波粼粼的湖面則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和諧安逸。國王戈諾斯處理了一天的國事後,飯後散步來到了他最興趣的地圖沙盤前。看看自己國家的領土疆界:首都薩洛尼卡南臨愛琴海,通位置重要,貿易和農業發達。在北方有一座山城叫做貝拉索拉,這個在山崗上建起的城鎮是底比斯北方前哨據點。薩洛尼卡往南來到了薩利地區,這裏同樣有一座山城叫拉里薩,是底比斯中部城市。再往南經過阿提卡地區走廊就是伯羅奔尼撒的大型城市科林斯,這裏盛產大理石、科林斯瓷瓶,這座城市有着發達的手工製造貿易及海運,因而成為了底比斯重要的經濟支柱。此外該城軍事設施較為齊全,軍事制度嚴格。所以是戰略要地。這就是底比斯到目前為止的疆界,她所擁有的全部的四座城市。雖然,和王國那成百上千的城市無法媲美,整個迪比斯的人口,也沒有阿瓦尼王國的王都人口多。但,這些都毫不影響他們作為一個有聲有大國的自豪

限於希臘半島地區的地形因素,底比斯國土防線狹長,並不便於集中守備。再加上週邊勢力關係複雜,這些都構成了底比斯的安全隱患。戈諾斯深知一定要想辦法改善當下這種情況。因此,當他藉助阿瓦尼王國內亂的機會聯合了半島各城邦,甚至是迦太基和高盧的僱傭兵,籌齊了八萬大軍,準備北伐。畢其功於一役,收回被阿迪斯親王的北境軍統治的北馬其頓地區和雷斯,切斷爾維亞和摩爾達維亞和北城的聯繫。不過,作為高貴的希臘人,他們還是要點臉的,於是他們派遣使者向雷斯和馬其頓的本地貴族發出加入希臘聯邦的邀請。

「尊敬的雷斯/馬其頓的貴族閣下,人類文明的搖籃,文明世界的燈塔希臘聯盟的盟主戈諾斯殿下在此邀請各位加入希臘聯盟,擺惡帝國的奴役。加入聯盟後,諸位只需要將税收的一半給聯盟就能享受到聯盟的保護,如果諸位不能主動棄暗投明,那麼,希臘的十萬文明之師將被迫入侵諸位的領土。」對於這種離譜的言論,本地小貴族自然是拒絕的,當然,拒絕的結果就是希臘人的入侵。當然,一向極其謹慎的戈諾斯還是從他的間諜發回的信件中證實了阿迪斯親王這時正被女王軟件,整個北境目前羣龍無首,這些情況,他心情很輕鬆。

早在成為希臘聯盟領袖的時候,征服北方王國領地的戰略思想就已經被提出來,所以當國王的軍事會議上做出要狠狠懲罰那些拒絕希臘聯盟條件的附屬王國的貴族時,並沒有遭受多大的內部阻力。入侵王國這是希臘聯盟的安全形勢所要求的。如今,雷的貴族拒絕臣服希臘,這無非是對整個希臘世界的挑釁。他們自以為自己是王國的領土,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們,因此變得肆無忌憚目空一切了。不僅驅逐希臘的商人,阻止希臘的農民耕作邊境的土地,甚至將軍隊開到兩國邊境耀武揚威。而偉大高貴的希臘文明人終於對拒絕臣服的馬其頓和雷斯領地忍無可忍,因此,向阿迪斯親王和他的阿瓦尼王國宣戰!這次入侵行動名義上仍然是由國王戈諾斯御駕親征,他的軍事大臣梅赫擔任其副手。梅赫的外號冷血蜥蜴,是一員能打能殺的猛將。他跟隨戈諾斯多年,至少表面上忠心耿耿。

在連續攻陷八個小城池後卻依舊沒有遇到較大阻力後,戈諾斯相信,自己代表希臘人,擊敗王國,甚至征服整個北境,獲得無上榮耀的機會已經來了。因此,他自己也進入了主力軍團,並且掏空了自己的家底,把所有能籌集到的錢糧,全用在了北伐軍中,因此,這次的希臘聯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已經是鋭無比。

一線步兵主力是由全副武裝的斯巴達方陣長槍兵及僱傭的米蘭長槍兵組成。這種方陣兵手中的主要武器超長槍,經過鍛造廠加工,矛頭更加鋒利,木質槍身更結實不易折斷。此外,長槍方陣有手持彎刀的邁錫尼輕裝步兵配合作戰,而在隊列最前面的則是戈諾斯最仰賴的重甲步兵,他們裝備着巨大的盾牌和鐵斧,基本能免疫各種遠程弓箭的擊,而長矛和盾牌,加上邁錫尼輕步兵的配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方陣轉向和追擊時不夠靈活機動的缺點。這無疑提升了步兵部隊的綜合戰鬥力。

另外,從高盧僱傭的輕騎兵和迪比斯直屬輕騎兵也達到六個大隊,將近6000人。全部裝備中等長度的青銅矛,武器裝備獲取額外加成。軍團兵力接近滿編。在新攻佔的城池短暫休息後,戈諾斯率領希臘聯軍向北進,翻過上馬其頓的巴爾幹山脈,在出山谷處,終於遇到阿迪斯派出的第一支部隊。這隊人馬的主將是雷斯地區阿迪斯任命的郡守,同樣是軍校第二屆畢業生的拜爾努斯,以及軍校第一屆畢業生的雷斯和馬其頓警戒區警察總署署長伊埃斯,他們奉命帶領郡內民團,駐防軍和警察攔截馬其頓部隊入侵。

兩軍相遇旋即擺開陣勢對壘。戈諾斯來到陣前觀察王國軍的部署情況:拜爾努斯部署在前排的是一羣由獵人和鐵匠們組成弓兵,數量很多,大約有1000來人,一字排開構成了第一道戰線;二線則是主力的2000多名警察和5000名手拿長刀的民兵方陣,每個方陣大約500人,方陣的兩側是由牧民組成的輕騎兵集羣6個,每個集羣大約200名騎兵。再往外邊是,裝備簡陋的農民組成屬於輕裝步兵,只配有小型青銅盾牌和和削尖的木頭。他們的角基本就是炮灰了。站在最後的就是拜爾努斯所在的主力,100多名軍校生組成的騎兵衞隊。這些就是馬其頓地區,不過,由於這裏是礦區,不少礦工們用木頭很快也搭建了二十多台投石機。雖然投石機對於固定目標的攻擊效果更好,但現在,多一個火力投工具,也是好事。這些是阿迪斯能出動的所有武裝力量,總的來説,拜爾努斯的軍隊就是一羣由警察,一小部分軍校生和武裝民團組成的,人數不足一萬的雜牌軍。當然,阿迪斯還沒有蠢到讓一羣武裝農民和希臘的正規軍死磕。對於拜耳努斯的唯一要求,就是堅持三天,為阿迪斯的主力部隊爭取時間。這是阿迪斯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信息所制定的戰術。對於這一點,拜爾努斯也是很清楚的,同行的警察總長伊埃斯也清楚這一點。

所以最初,他們決定依賴各處的地形和小城堡來逐步抵抗。但現實很快讓他放棄了這個計劃,在面對數量眾多,裝備良的希臘軍隊,幾十到幾百個農民組成的防禦力量,本沒有抵抗的動力,在連續丟失好幾個堡壘後,拜爾努斯最終還是放棄了對農民們的期望,而是把所有人組織起來,在軍校生和警察們的監督下,迫這羣武裝民團和正規軍對抗。不過,好消息也不是沒有,在得知這裏只有一羣民團而不是正規軍防禦的消息後,戈諾斯和梅赫都堅信,只要一個衝擊,就能獲得勝利,因此,他們沒有派出步兵,而是集中6000騎兵,對農民方陣進行突擊。

站在對面的拜爾努斯第一眼看到聯軍漫山遍野的鐵騎也是極為震撼,他沒有想到希臘人如今竟然能有數量如此眾多的騎兵,本就是不可思議。雖然看起來除了第一線的重騎兵外,兩邊的遊擊都是輕騎兵。

在這個時候,因為重甲的廣泛使用,普通的輕便弓箭逐漸失去了用武之地,當然,這也和弓箭的剪頭只有黑曜石或者青銅器之類的軟金屬有關,如果用生鐵,則過於昂貴。因此這個時候,除了安卡拉公國出產大量優質鐵礦所武裝起來的擊軍外,其他部隊包括阿迪斯親衞依然都很少用弓弩作為主要裝備。即使裝備了,對敵軍的傷害也不大,還不如石頭來的危險。

發```新```地```址5x6x7x8x點.c.0.m戈諾斯自然也是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會大膽的用重甲鐵騎來打頭陣,突破拜爾努斯的中軍本陣。

“弓箭手準備!”

“放!”隨着希臘騎兵的不斷接近,拜爾努斯也不斷下達着命令。

一篷蓬箭雨從民團的方陣中飛出,向正前方的重騎兵頭頂落下。這樣的箭雨對於武裝到了牙齒的重甲騎兵來説本就是直接無視。重甲騎兵本沒有絲毫的閃避,只是任憑箭矢落在身上,發出一陣陣叮叮噹噹的聲響。

第一輪的箭雨本沒有對在前方突擊的數百重甲鐵騎造成任何的傷亡,緊接着第二輪箭雨又是從天而降。隨着距離的接近,箭矢的威力和準頭有了相當的提高,有一些箭矢從鐵甲的縫隙中了進去,但是卻無法再繼續深入。於是獵人們的第二輪箭雨的戰果就是讓許多的重騎身上滿了箭矢,猶如一個個鐵甲刺蝟一般。

發動起來的重騎兵勢若奔雷,威不可當。馬踢翻飛,起了無數煙塵,數百名重騎兵已經將騎槍緊緊的夾在腋下,部提起。上身前傾。已經做好了衝陣的準備,猶如一個個洪荒怪獸一般衝向了民團的方陣。

「弓手按往左右兩邊退開,準備擊後面的輕騎兵,機動警察們上前!」伊埃斯大聲命令道。

得到命令的弓箭手倉皇后退,手持長槍的警察們則是匆匆上前,在軍官的呵斥下慌慌張張的排成一列列,將長長的槍頭刺向外面,形成一層層槍牆。

但是衝鋒起來的騎兵速度已經到達了頂峯。本不等這些槍兵結成堅實的陣型就已經衝到了跟前。梅赫一馬當先,他沒有用騎槍,而是用自己平常用的一把大劍,一馬當先的衝入了民團陣中。

兩名當面的警察頓時被戰馬強橫無匹的巨力撞的向後飛去,口下陷,鮮血狂噴,眼看是不活了。他們手中的長槍槍頭則都是被齊斬斷。

梅赫的弟弟塔塔羅夫和另一名副將則是護衞在梅赫身後。兩人手中巨大的騎槍直接穿了當面警察的膛,又利用戰馬的狂奔之力將後面的數名手持長槍的農民向後倒飛,又是壓倒了一片士兵。隨着越來越多的重騎兵衝入敵陣,民團前陣中的突破口不斷的在擴大,不斷的有士兵被撞飛,或者被挑飛。

當然,重騎兵的優勢就是速度帶來的巨大動能,一旦停下就會陷入困境。所以註定他們的作戰特點就是進攻、不停的進攻!在梅赫的帶領下,數百鐵騎猶如一柄燒紅的刀子進了油之中一樣。所過之處。劈波斬,擋在他們面前的所有的障礙不論是人還是物都會被碾為齏粉。

眼看着身前本來密密層層的隊列一層層的被希臘軍重騎兵衝破。充斥眼中的都是橫飛的人影,噴的鮮血,漫天飛舞的斷臂殘肢。聽在耳中的都是士兵臨死的慘叫,戰馬的哀鳴,前面的警察和民團終於堅持不住了,再也顧不上什麼陣型隊列了,都紛紛拖着武器向後退去。前邊的要退,後面的又不讓退,陣型之中又是一陣混亂,士兵的叫罵聲,軍官的呵斥聲,武器的撞擊聲頓時織成了一片。

拜爾努斯沒想到前陣潰敗的這麼快,急忙命令作為中軍的親衞騎兵上前攔截潰兵。他倒並不是冷血動物,對部下的死傷無動於衷,相反,部下的死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過這個時候,他還不能讓部下撤離,因為他需要讓更多的希臘騎兵進入山谷中。還在抵抗的士兵除了警察,就是本地貴族家的農民,他們的數量最多,但戰鬥力明顯不怎麼樣。在希臘人的衝擊下死傷慘重。

「是時候了吧?」伊埃斯衝拜爾努斯點了點頭。

「差不多了,傳令兵,通知投石機組,對準這些希臘人的後路,準備投石!另外,通知還在混戰的這些民團和警察們,立刻撤離,往山谷兩邊的山坡上撤,希臘佬沒有帶弓箭,騎兵也爬不了坡!」拜爾努斯冷冷的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