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關於糧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年(公元617年),三月二,申時(13點到15點)▏高暢的大軍進入了歷亭,在此之前,管小樓已經率領前鋒部隊朝武城方向殺去,在歷亭接高暢的是留守的五百步卒。

對那些只想填飽肚子沒有遠大理想的賊頭子來説,打下一個城池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燒殺劫掠了,就是俗稱的洗城。

通過屠殺和搶劫,可以讓士兵們緊繃的弦得以放鬆,讓他們不會因為害怕死亡,恐懼血而變得瘋狂;同時,這樣做,也能讓隊伍獲得錢糧,支持他們前往下一個地方搶劫。

故而,打下城池對他們來説是最重要的,至於,怎樣治理城池?怎樣安定民心?他們對此並不關心。

對那些懷大志的民軍首領,像竇建德,李密等人來説,攻破城池雖然重要,如何安定民心也非比尋常,城池打下之後,也就變成了自己的地盤,當地的子民也就成為了自己的子民,如何將當地百姓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如何從當地收取錢糧為自己的戰爭服務?同時又不讓他們反,甚至,自覺自願地繳納賦税,這是一個非常艱鉅的問題。

打下歷亭後,高暢也遇見了這樣的問題。

為了和北上增援信都的楊善會爭奪時間,高暢這次攻打清河郡着重在一個快字,要想隊伍的進攻速度快,隊伍就不可能帶過多的糧草輜重。

七千人的隊伍,人數説不上多,然而,其中有一千五的騎兵,乾草就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帶上的,與此同時,一些必須的攻城器械也要帶上,畢竟,不是哪一座城池都會如同歷亭那樣被輕易攻下,這樣一來,就算再是壓縮,所帶的糧草輜重也不會少。

考慮再三,和徐公子商量一番後,高暢下了以戰養戰的決定,之所以這樣做,有下面幾個原因支持。

第一,平原的財賦不足,本來就不夠支持這樣一隻七千人的軍隊長期作戰,對平原的那些世家大族來説,能夠忍受這麼多次的盤剝已經到了極限了,在自己領軍出外作戰的時候,高暢不能再刺他們。

第二,平原雖然和清河接壤,畢竟,從平原城到戰場還是有一段距離,要將糧草輜重運至清河,也必須動用大量的民夫,平原郡不愁沒有人力,經過幾年戰亂之後,雖然人口有所下降,但是,民大量湧入之後,已經得到了一定的補充,不想從平原押送糧食的原因是,在押送途中會消耗大量的糧食。

第三,雖然,清河郡也經歷了幾次戰亂,但是,郡中的世家大族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消耗,反而通過戰亂得到了不少好處。他們從那些因為戰亂不得不淪為民的百姓手裏奪得了大量的田地,同時,又將那些走投無路的民選了不少壯漢子收在自己的塢堡中,農忙時為自己耕種田地,農閒時就是本家的私兵,為本家與外族私鬥,爭奪田產,水源,賊進犯時,則為保護本家的財產作戰。因此,就算攻下城池,也算不得真正掌握了當地,世家的力量必須像平原一樣得到控制,必須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否則,只能無情地剷除。

這就是高暢要以戰養戰的原因,通過清河郡蒐集起來的錢糧來供應大軍的需求,不過,這種做法必須要掌握一個度,既能夠搜刮到大軍作戰所需,又不會引起民怨沸騰,特別是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彈,以致團結起來共同對付他。

當然,高暢肯定強行派兵攻打大族們的塢堡,搶光他們的糧食,錢財,然後,把他們的土地分給那些佃户,民。

這樣做雖然簡單直接,見效快,後遺症卻非常嚴重,後,當高暢軍進攻別的郡縣時,當地的豪強世家就會協助當地的政權全心全意來抵抗他,因為,他們知道,只要高暢當政,他們就不會有好子過。

如今,關東各地的門閥的勢力雖然比不上北朝時期強大,卻也是一隻不容小視的力量,這樣一小撮人掌握的卻是大量的資源,他們底下一點也不缺少人力,物力,他們的力量不是現在的高暢可以輕易對付的,只要他們能保成一團,就算是爭奪天下也不是難事。

然而,這些門閥世家之間也有矛盾,和各個地方的宗族一樣,大家幾百年都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這麼長的時候,沒有一點衝突和仇恨那是完全不可能,所以,他們本無法團結起來,有這樣想法的世家,也只能是痴人説夢而已!

高暢準備利用的就是這一點,利用世家之間的矛盾,拉攏一批,打倒一批,就像在平原所做的一樣,只是,這個場面之大和平原是不可同而語的。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要想在清河郡推行自己的世家政策,歷亭是一個不錯的實驗田。

高暢進城的時候,打的就是這樣的主意,他之所以留在歷亭,就是為了替大軍籌集糧草,同時,穩定自己的後方。

跟在管小樓後面的是騰珏的本隊一千人,他押運了大量攻城的器械往武城方向緩緩行軍,武城位於運河邊,不過是個彈丸小城,這些器派不上用場,然而,當大軍進攻清河時,這些東西卻少的。

經過好幾次戰亂,當地的豪強世家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清河的城防重新修築了一遍,就算楊善會不在,肯定也會留下重兵駐紮在城中,守候城池。對清河人來説,高暢軍和劫掠如火的賊沒有絲毫的不同,為了保護自己的親人和財產,他們肯定會拼死抵抗,要想攻下清河,高暢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也許會經過一番苦戰吧?

管小樓在攻下歷亭之前,已經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守在歷亭通往武城的必經路上,不允許百姓通行,攻下歷亭後,他馬上下令緊閉四門,不準人進出,封鎖歷亭被破的消息,然後,留下五百人守城,自己率領其餘的一千五百人向武城疾行,想再玩一個出其不意。

東門被攻破之後,除了許天貴部進行了一些戰鬥,其他的守軍全部放下了刀槍,在歷亭令範唐的命令下,他們選擇了投降,當高暢率領大軍進入歷亭時,範唐率領着歷亭的大小官吏跪伏在城門接他大駕光臨。

高暢部軍紀嚴明,攻下歷亭後,並沒有大肆燒殺劫掠,而是迅速派兵在街上展開巡邏,防止城中的無賴趁火打劫,斬殺了十來個無賴子後,歷亭很快恢復了平靜,不過,也太平靜了,市民們都緊閉四門守在自己屋裏,沒有人敢於出門上街,除了巡邏士兵在大街上行走時鎧甲的叮噹聲外,整個歷亭城就像鬼域一般冷清。

高暢進城之後,範唐和一干官吏在士兵們的陪同下,紛紛走上了大街,衙役們敲着銅鑼,範唐等人紛紛向百姓們嘶喊,説是賊犯境,為了保護清河的父老鄉親,平原的官兵特地前來增援,之前,在東城門發生的戰鬥是官兵和賊之間的戰鬥,賊已經被打跑了,大家不要害怕,可以出門了。

聽了父母官的勸説和解釋,人們壯起膽子走出了門,這年頭,官兵和賊差不多,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不過,這支官兵好像和別的隊伍不同,至少,他們進城已經好幾個時辰了,百姓們並沒有聽到哪裏傳來哭喊聲,沒有看見哪處地方起火,也沒有看見滿臉血腥拿着武器間別着人頭在街上亂竄的士兵。

對普通百姓來説,這次歷亭易主似乎對他們沒有什麼影響,就算有影響,現在也看不出來,對歷亭境內的世家大族來説,這一關就不那麼好過了。

關於歷亭的大户,高暢這裏有一份名單,要想了解這些並不困難,敵情司只要稍微打探一下,也就知道了。

管小樓進城之時,按照高暢事前的安排,派出了小股軍隊來到了那些大户的門前,不過,他並沒有命令士兵們衝進去,只是讓他們守候在門前,不允許屋內的人隨便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