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五章十二道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後,他真切地表達了對穆公的謝意,並表示會厚待懷贏。

重耳的表現博得穆公以及所有大臣的歎服。

秦臣想,難怪懷贏看中了他,果然非同一般,連所歌之曲都深思慮,寓意深遠。

重耳的一干家臣則將目光望向秦穆公,想從穆公的答謝詞中猜探秦國的打算。

穆公很明確的表述:一是希望重耳歸國,奪取君位,成為一世賢君;二是提醒重耳,讓重耳別忘記,他能返國,是秦國給了他行路之車馬。

“重耳拜謝秦賢君厚賜!”穆公的答謝樂詞才完,趙衰便高聲替主公謝道。

重耳立即離席,在穆公在高台前行磕拜大禮。

穆公既然公開承擔了幫助重耳復國的責任。重耳身為子婿,自當以大禮拜謝穆公大恩。

見重耳當眾行大禮,穆公連忙起身,走下一級台階。

依照周禮,秦穆公的舉動是在説--他仍然承認晉國與秦國為平等國家,他並不敢接受晉國的朝貢,因此此時也就婉拒重耳的大禮。

重耳大喜的同時,不非常謝懷贏給他設計的話語。果然,知父莫女,穆公果然如懷贏所猜測那般,不僅沒有給晉國不平等待遇,而且接成了“生死同盟國”彼此都有所獲,因此重耳與秦穆公來往加密切,幾乎遊獵飲宴。

在此同時,重耳遣出趙衰、狐姑等人,或聯絡晉國的卓鋒等獵手,或前望犬戎族聯繫雪丹清等人…

秦穆公也派出無數探哨,偵察邊界晉軍的動向。翼城中的秦國探子也密切關注着晉國朝政大事,以尋找秦軍護送重耳歸晉的藉口。

列國間,尋找爭戰的藉口是最為容易的一件事。

很快,秦國密探將爭戰的藉口送到了秦穆公手上。

太子圉逃回國內沒過多久,晉惠公病重身亡。裏克與眾大臣擁太子圉即位,是為懷公。

晉惠公臨去世前,反覆叮囑兒子:“千萬小小重耳,他一定會回來爭奪君位。”晉懷公即位後發出的第一道詔令,便令晉大臣們心驚跳:凡與重耳私通問者,罪同大逆,斬首並抄沒全族為奴。凡跟隨主耳出逃者,其在國中親屬必須招回之,期以一月,回者官升一級,其親屬亦升一級。逾期不回,以叛逆論罪斬首,其國中親屬亦為同罪,定斬不赦。

所謂親屬,不僅限於父子兄弟,其姻親之族,亦在其中。列國之間,公子逃亡乃是常事,其從者雖然”有罪”但從無連累親屬的先例。晉懷公所下詔令,大違列國例,且又太過嚴酷。

而有大臣私問裏克,誰都知道里克最重重耳,但皆都碰了一鼻子灰而回。

頓時,整個晉國都知道,是裏克與晉懷公共同主使。

跟隨重耳的大臣弟子有十數人,以父子兄弟而論,牽連者雖眾,有數百人。若連姻親之族也算上,受株連者怕有千人之數。這其中包括晉國最大的世家--歐陽家族。若盡誅之,晉軍恐怕英喪盡。

懷公留下輔佐兒子的兩位大臣貉芮與呂飴甥也覺得其詔令有些過分,勸其顯示其”寬厚之心”剛柔並濟。

在遵循過裏克的意見之後,懷公又復下詔令--凡跟隨重耳逃亡之人,其親屬若書重耳之罪存於朝廷則不問罪。這樣,既然重書了重耳之罪,則自然不敢與重耳私通,甚至會竭力阻攔重耳迴歸,否則,重耳入主,必不能饒。

眾大臣聞之上書即使可免罪,皆大鬆了口氣,紛紛上書朝廷,痛斥重耳。

然而有兩人皆拒絕書寫。

一為歐陽壎;二為大將軍狐突。歐陽壎憑藉其家族軍功,別説懷公,就是當初獻公亦無可奈何。

懷公除了憤恨,只有向重耳留在國內的孃舅狐突下手。

狐突自重耳外逃,便一直閒置家中,企圖躲避風。等到兒子們歸國。

但他終究逃不過劫難,因為晉懷公給了他最後的抉擇”

“將你兩個兒子招回,寡人便饒你,否則,殺無赦。”狐突樂觀冷地掃了懷公一眼,道:“我那兩個兒子早在多年前就被朝廷書之名簡,歸於重耳為僕從。既然相從主人,就該忠誠,怎能三心二意,反覆無常呢?主公若要找個錯處殺掉臣下,那很容易。只是如果濫施刑罰,恐就人心盡失,主公亦難長保。”狐突自然不想死,因為太冤枉,甚至冤枉得連語言都失去。他能告訴懷公説重耳其實是他安排假冒的,那樣更是死得快。可他又不想召回兩個兒子。不召回,只是他一個人死,召回來,父子三人皆難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