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蓉女化奴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中一本書的樣子已顯陳舊,通篇都是印刷字體,保存得很是完整。
書名「品香錄」,封面的角落處,則用篆體工整地寫着作者的名字:温古。
據彭長老所説,温古原是徽宗年間一名進京趕考的舉人,文采斐然,富有博學,就連當時的皇帝也對他頗為賞識,可謂是前程似錦。
所以在抵達了東京汴梁之後,温古經常受到王侯官宦的宴請拉攏。
一次藉助酒興,為城中當紅歌姬譜作了一首極有韻味的彈唱詞曲,兩人談甚歡,相見恨晚,當天夜裏便行了魚水之樂。
這本是一件郎情妾意的美事,卻不知緣何觸了聖上的眉頭,龍顏大怒。
斥責他不守文人清德,將聖賢文章用作下髒污之處,更是頒下一道口諭,明令朝廷各部永遠不得予以重用。
温古敗走仕途,意興闌珊,那些高官王爺也對他敬而遠之,唯恐被皇帝遷怒到自己身上。
他盤纏用盡,走投無路,最後還是那位歌姬施以援手,收留於他。
從此便在煙花之地連,為歌女娼
編一些詩詞歌譜謀生,整
放
形骸,鬱鬱寡歡。
直到後來,温古以自己數年來,與眾多青樓女子間的花前月下,風韻事作為參考,編寫了一部記述男女情愛的長篇故事,也就是這本「品香錄」。
書中的文詞巧妙細膩,描寫真實骨,賞閲之時有如身臨其境。
而其中涉及的幾位風塵女子,她們的經歷更是哀婉悽苦,人心肺,令讀者動容。
此書一經出版,幾乎在一夜間傳遍京都的大街小巷,深受達官顯貴、登徒子的喜愛和追捧,甚至是對温古心有芥蒂的宋徽宗趙佶,也命人暗中購買一本,存於宮中,留作悦己之用。
與市井上尋常的書不同,「品香錄」中除了有男女歡好的橋段之外,還收錄了許多兩
知識,房事技巧,坊間傳言等,有趣又有用的內容,彭長老關於仙
「
水藏」的見識便是出於此書。
而且令人驚奇的是,文人出身的温古,還在故事中編造了一些採陰補陽,攝人心神的異功法。
吹噓其可以增補男子的元陽,在合
歡時立於不垂不敗之地,有好奇者一試之下,竟然真的小有成效。
從此之後,全城上下爭相效彷,修習功,很快,大宋的京師重地就聚集起了一羣
於
術的
惡之輩。
他們藏身於暗處,專以女為樂,幾年時間,勢力越來越大,甚至延伸至了統治階級,明目張膽地在京都興風作
,
亂後宮。
最後終於惹怒了朝廷,頒佈法令,將「品香錄」列為書,統一收繳焚燬,存閲修習者一律處以斬首之刑。
身為作者的温古也成了通緝犯,突然人間蒸發,失去了蹤跡。
等到靖康之難時,開封城破,金人將城中的珍寶財物,包括皇家的大部分人一併擄走。
男的為奴,女的為,其餘的老弱病殘則留給金兵用於殺伐取樂,只留下一座破敗的空城,記錄着趙氏江山的傾頹和恥辱。
僅存於皇宮的那一冊「品香錄」孤本,也在戰亂中遺失民間,幾經易主,最終在機緣巧合之下,落在了彭長老手中。
他潛心鑽研,多年修煉,逐步掌握了高超的牀技,採陰補陽的功,還有他最為得意的「攝心術」。
最終靠着這些,成功收服了大俠郭靖之,中原的第一美人。
在彭長老的允許之下,黃蓉也曾看過這本「品香錄」,清楚裏面並沒有關於情花的記載,想必線索應該是在保護更加嚴密的另外一本中。
只見男人的輕手輕腳地拆解包裹,原來除了外面的油紙防水,那書還有套着一層柔軟的絲綢防壓、防摔,最裏面甚至用稀少又昂貴的火浣布抵禦火患,這樣裏外三層的防護真可謂密不透風,萬無一失。
隨着最後一層布料被展開,黃蓉總算見到了其中藏着的書本模樣。
紙質陳舊得發黃,書頁殘缺不全,連個像樣的封皮都沒有,頂上一頁的墨跡淺淡模煳,有些地方已經難以辨認,覺像是經歷了數百個年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