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董重身死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董重的死亡,在雒陽城內造成了不小的的波動,但這一切都是暗中發生的,明面上一切都是如舊,似乎本來就沒有這個人一般。
董承身死,又是在聖旨未到之前便已經身死,趙忠在此之前曾去過的事情,也陸陸續續的傳出。之後的事情正如趙忠所料,劉辨在得知之後便不想在追究了,劉辨或許已經隱約覺到了這裏的殺機,但畢竟只是一個養在皇宮內的少年,沒有從小磨礪過,許多事情也還不明白。在朝堂上和何進產生了爭執,一時下不得枱面。
這時那許多的官員,突然轉變了方向,紛紛為董氏求情。最後求情的官員甚至超過了半數,劉辨立時大喜,順着這股風向,免去了董重家人的罪罰,趕出雒陽也就是了。何進當時便是一臉陰沉,卻也未説什麼,徑直離開了皇宮。
董重的死傳入後宮之中,董太后先是大笑數聲,而後便是仰天長泣,一直哭了一天一夜,知道暈倒過去,醒來之後,便大病一場,震天渾渾噩噩,不知所以。
今次何進達成了自己的願望,董氏已經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威脅,他們身上的大義也已經沒有了任何用處。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就要死去的老太婆,就算被人握到了手中,也產生不了什麼作用。何進一直懼怕的就是董太后代表的大義的名分,無論怎麼説她都是劉宏的母親。若是有人和董氏結合,一起發力,在大義上並不比何皇后稍差,甚至要強上不知多少。大義也是要靠實力來支撐的。現在董重已死,雖然是自盡,不是被下詔而死,但叛亂的名聲已經傳出,對董氏名聲的打擊之重,不是其中之人,是不能想象的。也是老天幫忙,何進真的沒想到這個消息傳到那個老太婆耳朵中,居然會產生這樣好的效果,她不省人事最好,以後也不用想着醒來。
至於那些宦官,劉宏一死,他們就已經不再被何進放在眼中。何進在外掌握重兵,何氏在內為太后,高坐皇位上的更是他的侄兒。這些被閹了的太監,還有什麼好忌憚的。到時內外俱發,聖旨一下,羽林軍不敢説全部立即反正,但也有大半要聽命行事。那些宦官在何進眼中不過是養在籠子中的鬣狗一般,想要死他們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真正讓何進忌憚的還是士人,就只拿袁氏來説,袁氏四世三公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因中常侍袁赦之故,袁氏這兩代權利巨增,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黨羽滿天下。天下間不知道有多少郡守刺史曾在袁氏求學,或在袁氏手下為官,僅僅這些聚集起來,就已經讓何進忌憚。不要忘了這大漢可不是隻有一個袁氏,弘農楊氏,西涼張家,安定皇甫,還有潁川荀氏…這一個個可未必就比袁氏差,無論怎麼説他們都才是這天下的基。他們想要為官,便入朝為官,朝廷若是混亂不堪,對其動了殺心,他們就退出朝廷,回到家中,讀書,遊戲人間,依然快活。卻也不是何進想殺就殺的,皇命若是有利自然接之,若是百害而無一利,那就避之,反正朝廷也對之無可奈何。
何進本就是地方大族,對這些事情要比皇室明白的多,郡守上任,第一件事不是到府衙耍威風,而是立即拜訪郡中世家,拉關係。甚至一州刺史上任,也要先去拜訪,可見士人勢力的龐大。
當然這些人並未完全凝成一股,各個世家之間也有矛盾,否則這天下早就變,
秋怕就是大漢的未來。但這件事上,何進卻是
覺到,背後有着幾股力量在推動着,他們都在等,等他和張讓他們分出勝負的那一瞬間。無論他們誰勝誰負,都會
出大片的空白,他們目的就是那些吧,無論被誰
掉,都會實力大增。唯一得不到好處的就是何進他們。如果準備不周全,倉促間即便是搶下了一些地方,也和他們付出的一切不符。
因為兩者一旦戰,首先便是要無所不用其極大的毀壞對方的名聲。等到兩者分出勝負,兩者的名聲差不多已經都毀了。到時背後的那些人就有了攻擊的方向,要知道就算是假的説的人多了,也就成真的,這和三人成虎尚且不同。三個人尚且有懷疑的地方,若是三百人,三千人,甚至上萬人呢,那你
本就沒有任何懷疑的餘地。只是傳言自然最好破解的到,只要人活着回來一切問題都沒有了。但名聲是什麼,那個不是有形的東西。拿不出任何東西來證明它。尤其是當他傳的有理有據,條理分明,其中又夾雜了三分真相時,那剩下的七分也是真的。
到時這些東西拿出來,何進就算是有嘴都説不清楚。這還只是一個破綻之一,兩者一旦開戰,這種破綻就會越來越多,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東西被人利用攻擊。何進實力稍有不濟,或是稍有不慎,就會和董氏一樣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董氏就是被攻擊的一個地方,死太后的罪名,在任何時候都是大到沒有邊的罪名。
因此何進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實力,讓他的實力可以無視那些謠言,可以震懾那些宵小之輩,就算是有些想法,也要讓他們沒有那個膽量站出來,然後只要給他一段時間,就能夠完全消化那得到的好處,還有理順朝堂上的一切。到時他就不怕那些躲在陰暗處的小人,那些人也就只能一輩子都躲在黑暗之中了。
何進是幸運的,幸運的他有一個好妹妹,他的妹妹又幸好生了一個皇子。何氏才能夠從一個普通的地方豪族,變成天下數一數二的大門閥。何氏又是不幸的,何氏這個外戚做的有些先天不足。其他的國戚,哪個不是在皇帝死前就已經擁有了龐大的勢力,可以用來控朝堂。劉宏對何進非常警惕,若不是有着黃巾之亂的爆發,何進也不會那麼快的倒了大將軍的位置。但何進的一切都是被人硬生生的提起來的,卻沒有相對的
基也就是
基不穩。他的幕僚大多都是徵辟的名士,真正投靠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還有那就是新帝繼位時,那些有權有勢的太監,基本上也都已經不在了,和國戚爭奪權力的而不是沒有,卻也米有沒有這裏的詭異,麻煩。僅僅這兩條已經是天大的麻煩,更不要説還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説何進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