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妻子和丈夫-協助對方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聰明的女人會和丈夫共同學習,並在家裏製造學習的氣氛。比如説丈夫正在學習漢語,看電視時,就要收看中國頻道。
韓國媽媽們重視教育的程度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在強調投資子女教育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對身為一家之長的丈夫進行教育的投資,不要只顧着督促孩子們努力讀書而妨礙了丈夫的充電。因為那樣,丈夫的競爭力就會逐漸衰退,家庭實力也會隨之削弱。
將丈夫培養成自己的"長腿叔叔"我的同學賢淑和榮美初中時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學時,賢淑在首爾讀書,而榮美在家鄉慶州讀書。大學畢業後,兩個人一先一後地結了婚。婚後,榮美跟隨丈夫去了首爾,她和賢淑又形影不離了。
由於她們的關係,丈夫們也經常來往,再加上兩家住得又近,年紀和興趣都差不多,所以經常一起吃飯、活動和旅行。
但是榮美卻有讓賢淑很不理解的地方。賢淑在努力攢錢,而榮美每月卻在丈夫和自己的學習上花費不菲。每次賢淑向榮美介紹好的理財產品或者推薦好房產的時候,榮美都因沒有閒錢而拒絕了。榮美的丈夫先學了俄羅斯語,緊接着又學了mba課程。榮美自己也報了一個補習班,而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報了高考補習班,並且目標是考入醫科大學。
"高中的時候太不成了,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學什麼,覺得英文專業是熱門,所以就選擇了。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包括工作之後,我才發現這個專業並不適合自己,所以就開始考慮再學習些可以讓自己受用終身的知識,畢竟現在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了,哈哈…"對於榮美的想法,賢淑嘴上沒説什麼,但心裏卻覺得不太現實,她不認為英文系畢業,如今32歲的榮美能夠考上醫科大學。
但是,榮美真的被錄取了。賢淑也在那個時候搬進了新買的大房子,兩個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差異,兩家的距離又遠了,所以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本來兩人的經濟條件都差不多,但當時賢淑住着158平方米(韓國的1平方米相當於中國的3。3平方米)的大房子,而榮美卻還住在那個79。3平方米的老房子裏。
七年後,榮美在開發區開了一家規模很大的藥房,丈夫也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高層,據説是公司內為數不多的超快速晉升的人,而且以後很有可能成為公司的ceo。但是賢淑卻只是一個收款員,工作的地點正是榮美開的藥房,她嘴上説是孩子上了初中,在家中無事可做,事實上在這裏所賺的工資能幫她解決家中的一大筆開銷。
賢淑家的房子也由以前的158平方米變成了現在的92平方米,而且還是租的。丈夫因為公司內部裁員失業了,之後做了些買賣都賠了個底朝天,還把家裏的大房子也賠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