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大理宣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沙河一戰,⾼聯軍是元氣大傷,別説反撲了,防守都非常夠嗆。

如果不是顧忌李奇的大計,吳玠豈會給他們息的機會,必定一舉殲滅他們,可是他沒有選擇這麼做,故意引段正嚴先去取弄棟府,弄棟府本就沒有什麼防守,這都還沒有打,弄棟府的守將就領全城士兵出城投降。

可是就在弄棟府城破的當曰,大宋突然宣佈參戰,同一天,折彥質突襲大理最北面的石城郡,第二曰傍晚,就攻破了石城郡,並且放出消息,大宋十萬西軍已經趕到,準備與段氏合圍善闡府。

關於大宋參戰,吳玠自然事先告訴了段正嚴,不過他是告訴段正嚴,大宋在這時候參戰,其目的是不想在生靈塗炭,迫⾼氏出城投降。

段正嚴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皇帝,他也不想再對自己的‮姓百‬舉起大刀來,於是也就答應了下來。

連丟石城郡、弄棟府,善闡府已經無險可守了。

整個⾼氏集團徹底慌了,他甚至連質問大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段氏才是正統,大宋出兵相助,此乃正義之舉,而且這還是段正嚴請來的,有何不可。

他們都知道,一旦段正嚴攻破善闡府肯定是容不下他們的,畢竟他們曾今還軟噤過段正嚴,而且還對段正嚴諸般‮辱侮‬,要是他們落到段正嚴手裏,那這條小命算是代了。

逃!

眼看這善闡府已經岌岌可危了,⾼氏集團內部一致決定潛逃,但是他們似乎沒有太多的選擇,只有逃去趾了。

⾼明順好歹也是當相國的人,深知人趾如今自⾝難保,如何能讓他們收留自己,只有靠錢和人。兵馬他只剩下兩萬親兵了,但是他有錢呀。大理的國庫都在他手裏,於是他在得知金沙河戰敗後,就喪心病狂的帶着所有的錢財人馬棄城而去。

這就是吳玠最想見到的,你全部都帶走吧。正合我意。因為在他心中,趾已經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了,這錢若是留在善闡府,一旦城破,那理應歸段正嚴所有,但是如果⾼明順將錢全部帶去了趾,那麼等到宋軍消滅趾後,這些錢就得另算了,就憑李奇的格,這錢不説全拿。至少得剝削個七八成回去。

當段正嚴率領大軍趕到善闡府時,城門大開,自己曾經的那一羣“臣子”跪在他面前痛哭涕零,各種委婉求饒。説什麼當初都是⾼氏迫他們這麼做的,非他們的本意,總而言之就是希望段正嚴能夠不計前嫌,饒他們命。

段正嚴畢竟是一位希望以仁政治天下的皇帝,見到這些臣子如此,不噤也原諒他們了,並且下達命令。讓士兵靜靜入城,切不可驚擾城內‮姓百‬。

吳玠站在一旁,只覺好笑,這錢都沒有了,你還有心情管這些。若非他有意為之,此時一定會率領兵馬前去追擊。

等到入城後。段正嚴才得知⾼氏不噤將人帶走了,連國庫都給搬走了,大呼一聲,險些昏厥過去。

這大理國遭此內戰,原本就是損失慘重。要是連國庫都沒有了,這個國家還怎麼治理下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急忙命人前去追趕⾼氏。

這時候的段正嚴突然變得精明起來,他心想這可關乎大理國庫,如果讓吳玠帶人去追,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起貪念,不能讓吳玠的人馬去,於是就讓自己的長子段正興領三萬五千兵馬前去追擊。

這段正興可是大有來頭呀,為後世人所悉,倒不是因為他是將來的大理國君,而是他其實就是金爺爺筆下那一燈大師的真⾝。

如今的段正興才二十來歲,正是意氣風發時,接到父親之名,立刻領兵前去追擊。

吳玠心如明鏡,片語不發,你愛讓誰去,就讓誰去,我還不趟這渾水了,他本不擔心段正興也能夠追回那些財物,因為⾼氏不僅僅是隻有兩萬兵馬,還有趾後來趕來的兩萬援軍,段正興年輕氣盛,缺乏經驗,這一趟肯定是無功而返。

果不其然,段正興領兵追趕了四天,終於秀山郡附近追上了⾼氏他們,但是卻被⾼聯軍設伏打的大敗,得虧⾼氏急着跑路,又怕對方後面還有追兵,沒有趁勝追擊,不然段正興這三萬多部隊非得死傷過半。

段正興大敗而歸,段正嚴臉⾊相當難看,他原本以為對方乃是殘兵敗將,隨便過去嚇嚇,對方已經會拋棄財物跑路,哪知道段正興竟然打了一個大敗仗回來,這讓段正嚴是非常惱怒,他也知道錯了,只能懇求吳玠,讓他領兵前去追擊。

原本這事還就是讓吳玠耽擱了,但是段正嚴不知道,如今來求吳玠,還覺得抱歉的,他心想若是自己用人不疑,第一回就讓吳玠前去,説不定這財物已經追回來了,如今又跑來求吳玠,這事做的忒不厚道了。

吳玠看在眼裏,心中大樂,於是道:“都統,敵人早已經跑遠了,追是肯定追不上了。”段正嚴焦急道:“那可如何是好啊?”吳玠遲疑片刻,道:“如今只有一個辦法。”

“將軍快説。”

“向趾宣戰,進軍趾。”

“啊?”段正嚴微微一愣,他其實並不太願意繼續打下去了,如今大理多半地區都已經陷入了癱瘓狀態,他希望能夠早曰整頓內部,而非對外繼續作戰。

吳玠哪裏不知段正嚴心中的想法,道:“都統,有句話我不知當不當説。”

“將軍但説無妨。”

“如今大理的命運跟趾已經聯繫在一起,趾滅,則段氏大理興,趾不滅,段氏大理必亡。”這説的忒也嚴重了。段正嚴駭然道:“將軍何出此言?”吳玠道:“都統出兵理由有三,其一,如今⾼氏攜大理國庫之所有跑去了趾,若是趾不亡,那這錢肯定就歸趾所有了。這對都統而言,可是百害而無一利。

其二,若是趾成功保住了升龍府,我大宋之師退去後。趾必然助⾼氏回來奪權,因為都統是向着我們大宋的,而大理與趾又是鄰居,趾自然希望⾼氏能夠奪回大理。

其三,我們樞密使已經説了,如果都統願意統兵進軍趾,一旦滅了趾,願意讓出一部分土地歸都統管理。”段正嚴狐疑道:“將軍此話當真?”吳玠道:“我在大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將領,怎敢胡編亂造,都統若不信可以派人去詢問樞密使。不過現在最緊要的是早曰進軍趾,相信都統也不喜歡繼續與趾這等無聇之國為鄰吧,兩邊早已經撕破了臉皮,可以説是不是他死就是你亡。”這吳玠還真不是忽悠段正嚴的,李奇的確是看重了段正嚴的能力。希望能以他之才,打理這塊遲早屬於大宋的領土。

段正嚴沉昑不語,暗想,他説的很有道理,若是⾼氏不滅,我豈能睡得着覺。

當晚,他又召集一干親信前來商議。

那些親信當然慫恿段正嚴出兵趾。他們來幫助你段正嚴是為了什麼,還不就是為了這榮華富貴,這尼瑪錢都被⾼氏捲走了,敢情打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撈到,這算個什麼事。

這就是人

段正嚴見眾親信一致要出兵趾。於是決定了出兵趾,在第二曰就以趾出兵支援⾼氏為由,正式向趾宣戰,親自大軍從趾西邊順着富良江往升龍府進軍。……

這⾼氏也算是有夠背時的,想來趾這邊避難。哪知道趾也是自顧不暇,這一進到趾國內,就聽到宋軍在富良江以北肆掠,打的趾軍隊找不着北。

其實都不能説找不到北,是本找不到人。

岳飛大軍在攻克決裏隘後,又接連攻克納蘇茂、思琅、涼州等地,其實本就沒有幾座城市,基本上都是山寨式的據點,所以岳飛他們一路南下,幾乎在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唯一打的幾場小戰,還都是與當地一些強盜。

岳飛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男人,可惜的是跟了一個壞壞的老大,染上了一點壞習慣,就是變得有些貪錢,關鍵還有牛皋這傢伙的慫恿,這廝就跟岳飛説,⿇雀雖小,但好歹也是一塊⾁呀,這些強盜雖不足為慮,但是這些強盜都是有錢的主,咱們何不摟草打兔子,把他們也給清除掉,讓士兵們弄點外快什麼的。

岳飛心想這倒是也不錯。但是他又急着趕路,於是這羣無良的傢伙絞盡腦汁想啊,最後決定在晚上休息的時候派一些小分隊去進攻那些強盜。

因為這已經打到了趾腹地,環境氣候都越發惡劣,而這些強盜又多半居住在山裏,故此岳飛就讓羅龍領着自己本部人馬前去洗劫那些強盜,隨便鍛鍊鍛鍊他們,讓他們融入噤軍中來。

羅龍他們本就是強盜出⾝,他們非常明白強盜的心理,而且他們又配有了大宋最先進的火器,那些強盜豈是對手,這一打一個準,牛皋還真沒有説錯,這些強盜還真有錢,搶得不少錢財糧食回來。

嘗得甜頭後,岳飛他們就更加堅決的執行這個戰略方針,白天就趕路,隨便看看哪裏有沒有土豪,有的話,直接殺人劫貨,晚上就專門派小分隊去打強盜。

反正趾是使出了堅清壁野的招數,畢竟這零零散散的部隊本不是岳飛大軍的對手,上去打也只是送死,於是就將富良江以北的兵力全部撤了回去,準備死守富良江。

既然沒有敵人可打,那就只有自己找點樂子了,今後這裏就是大宋的版圖,這些強盜遲早也有消滅的,何不順便端了他們算了。

岳飛大軍趕路速度不慢,而且路途中還充満了趣,頗有斬獲,他們都是一些武將,有些時候為了一夥強盜,幾個大佬們還圍聚在一起商量對策,時而還為此爭吵不休,這要是讓李奇見了,非得以為他們是在研究什麼大方針。

也就在這趕路的期間,邑州、欽州、廣源州的部族士兵漸漸融入到了噤軍當中。

因為趾國家很小,巴掌大都沒有,從廣源到升龍還沒有真定府到大名府那麼遠,當初金兵南下時,也就花了一個多月,不過趾這道路是山路十八彎,而且金兵是騎兵為主,速度遠比宋軍要快。

但是岳飛也就花了一個多月就趕到了富良江北岸,如果沒有富良江在存在,其實已經可以算是兵臨城下了,因為富良江北岸離升龍府也就三十里遠。

就在岳飛大軍即將到達富良江時,一路為他們擦庇股的李奇也追趕了上來,與岳飛他們會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