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48章很快反應過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簡單,香港離大陸太近,比福克蘭羣島和阿廷近多了,如果首相閣下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妄圖以福島戰爭的勝利迫對方讓步,那麼很可能自討苦吃。”李旭悠然説道。

尤德挑了挑眉,有些不悦,卻並不是很吃驚,畢竟能參加這個酒會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猜到中英雙方要談判並非難事。

不過這都還沒開始談,就説什麼會自討苦吃,換誰都不會高興。所以尤德變得有些冷淡:“謝你的提醒,小李先生,我會向白廳彙報的。”説完就走了,李旭聳了聳肩,也沒多話,不過想想尤德的經歷,還是有宿命的。

30多年前,就是這傢伙,在長江上趁着解放軍不備,跟幾個水手同伴將被炮擊的紫石英號開走,從遠東逃了回去,為此還被授勳。之後再回遠東就是今年5月,以麥理浩爵士繼任,第26任港督的身份。

他在任上見證了《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然後86年因為心臟病發作身亡,而且還是死在北京了,也不知道板凳因為這件事做出了多少讓步。

畢竟,李鴻章臉上的那一發子彈,可是價值1。2億兩白銀呢。港督可不是件舒服的差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是一種貶斥,勞心勞力還不一定能討倫敦的好。

尤德之所以會跟他套近乎,自然是因為他做的那些事情,他又沒怎麼隱瞞,總督府那邊要查,總會查到的,這個時期總督府的政治部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所以看得出來,小愛德華·皮爾龐特·李先生,對香港很有興趣,對內地也很有興趣,而且據説之前還進過中南海,在這個中英即將談判的風口上,有必要探探口風。

尤德來港赴任的時候,李旭還在戛納,自然沒法碰面,現在他回來了,肯定不能放過,於是有了剛才的一幕,可惜有些不歡而散。

“愛德華。”在李旭出來的時候,等在外面的中年人叫住了他。四十多歲,五英尺8英寸高,乾乾瘦瘦的,頭髮略顯稀疏。

“有什麼事嗎,蒙巴頓先生?”李旭禮貌地回應道。

“我説了,叫我歐文就行了。”對方齒一笑“剛才看到總督閣下出去,似乎有些不太高興?”

“我告訴總督閣下,如果白廳要跟中國談判,那麼最好講究策略,不要一開始就用福島的勝利去迫對方讓步。”李旭聳了聳肩。

“非常正確的策略,但唐寧街10號不一定會接受,首相閣下需要更加暢快的勝利來應對明年的大選。”對方臉上閃過一絲譏笑,然後神一正:“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沒人希望將這美麗的小島讓出去,不是嗎?”

“當然。”李旭點了點頭,然後在心裏翻了個白眼。

如果可以,他希望明天他們就開始談判,然後在大陸的壓迫下立即成立聯合小組,給搖搖墜的股市最後一擊還是小事。

香港的股市在進入80年代後一直都不怎麼樣,這也算是陳松青能夠詐騙成功的原因之一,四大股市總需要些又潛力的股票來拉高股市…哪怕只是看上去有潛力…以便製造出牛市的模樣,可惜最後就玩了。

所以將82年到83年的股災歸咎於中英談判上面是不對的,這不過是一壓垮駱駝的稻草,就算談判移到83年進行,該跌的還是得跌。

李旭之所以撥尤德,也是想稍微推動一下談判,這樣港英政府就會早點放棄香港,然後各種資產大甩賣了,他就可以一一拿下。不提這個,又聊了幾句,對方才問到了主題上面:“我之前的提議,你覺得怎樣?”

“我很有興趣,但是今年可能不行,”李旭這麼回答道“今年我還有別的計劃,資金有些緊張。再説了,我剛剛拿下渣打銀行10。5%的股份,再跟怡和有集,不光是總督閣下要過問,倫敦也會吧?”

“好吧,”對方聳聳肩,並沒有死纏爛打的意思,顯然也是來試探的“李先生畢竟是怡和的股東。”這個李先生自然是指李旭今生的老爹了,畢竟他也在遠東呆過,是怡和的股東,不過沒有進入董事會。

“下次再見了,愛德華。”蒙巴頓笑了笑,告辭離開。

“下次再見,歐文。”李旭叫了他的名字。其實,一聽他的姓氏就知道,跟王室有那麼點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成為怡和的股東也無可厚非。

而他之所以想要將怡和推銷給李旭,無非就是擔心華人資本的覬覦,想要找點同盟,沒記錯的話,怡和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和置地達成換持股的協議。

***李旭為什麼要這個時候進入呢?他是對港英政府的“遺產”有興趣,但也要看時機啊。

完全可以什麼都不做,然後等到明年,香港的地產崩潰,置地一下就成了怡和的累贅,不得不拋售7000多萬股的怡和股票以套現。那個時候吃下不是很好嗎?怎麼都有17%的股份,再加上老爹手中的,成為怡和的大股東不成問題。

“蒙巴頓先生實在太沒有擔當了,這或許就是因為他沒能被女王殿下封爵的原因。”一個聲音這時在耳邊響起。李旭轉向對方,稀疏的腦門隨即引入眼瞼,是一個50多歲的白人,眼眉高,眼眶深,還有褐的頭髮,典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特徵。

“我應該叫你桑德伯格先生,還是沈先生?”他挑眉問道,後面那句是用粵語問出來的。

“小李先生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好了。”對方毫不在意。

“那麼,沈先生找我何事?”李旭很直接地問道。

面前這傢伙正是匯豐的董事長邁克爾·桑德伯格,中文名沈弼,1927年出生,牛津大學聖愛德華學院畢業,二戰期間在印度、中東和利比亞等地服兵役。

48年退伍後到香港工作並進入了匯豐,先後在匯豐駐新加坡、本辦事處工作,71年又回到香港成為了匯豐的總經理,並最終在77年成為董事長。

可以説,他將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匯豐,自然是恨不得大英帝國在這裏的統治長長久久,以及對歐文·蒙巴頓這種不需要艱苦奮鬥就能繼承一份事業,因此毫不心疼的態度,非常的不滿。

“主權換治權?”不等沈弼回答,李旭馬上又問。對方臉微微一變,然後眯起眼睛好奇地問:“小李先生覺得呢?”

“完全沒有可能。”李旭攤開手。

“為什麼?”沈弼再問。

“很簡單,大英帝國要面子,中國同樣要面子,”李旭笑了起來“沈先生不會忘了,大陸是什麼政體。”儘管這傢伙在77年已經獲得obe勳銜,今年又獲得了cbe勳銜,但在大英帝國的大英帝國勳章體系中,只有獲得gbe和kbe勳銜才有資格被稱為爵士。

那要等到86年去了,沈弼因為主權換治權而不得,於是開始亂搞而在匯豐被掃地出門後,英國政府給了個爵士頭銜做安獎。

所以李旭現在不需要稱呼他為爵士:“只要那邊的政府還頂着共產黨的名頭,就代表着最底層的利益,就意味着他們要為最底層討回公道…沈先生知道,在大陸的課本上面,近代屈辱史開端是哪裏嗎?”沈弼變了臉:“鴉片戰爭?”

“沒錯,”李旭微笑着點頭“對於有着數千年曆史,以及遼闊過圖和上億人口的中國來説,不僅被大英帝國用十多條船,數千名士兵就打得割地賠款,戰爭還被冠以鴉片這種毒品的名頭,這樣的恥辱的刻骨銘心。”沈弼很不自在的拉了拉領口:“請允許我提醒一句,小李先生,關於這場戰爭,首是清國無理在先…”

“我知道,沈先生,我知道,”李旭打斷了他的説話“我無意就這個問題和你爭論,我只想強調一點,不管最初是如何開始的,中國人視鴉片戰爭奇恥大辱,而英屬香港的存在,就是在時刻在提醒着他們,作為一個應該受到尊重的有核大國,還有個污點沒有洗刷乾淨。”他揮了揮手,以一種悠然的語氣繼續道:“在30年前,他們需要香港這麼一個窗口,跟自由世界保持聯繫,以買到那些買不到的東西。但是現在,他們搞了改革,搞了開放,資本不需要只從香港這個窗口進去,那麼是時候將這個污點洗刷掉了。”

“可是…”沈弼的臉有些難看。

“高風險自然有高回報,沈先生,”知道他想説什麼的李旭笑了起來“不可否認,集權政府下的中國大陸,的確有可能因為某個政策的改變,而導致投資打水漂。

但是同樣要承認,那是一個10億人的大市場,一旦潛力被開發出來,光是經濟上的回報就無法估量。”頓了頓之後他的笑容更大了:“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好戲,到那麼一個荒蕪的市場投資汽車產業,但是呢,我相信最多4年,甚至2年,很多人就會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下手。”説完不給沈弼思考的時間,李旭又擺了擺手:“回到正題上來,除了洗刷污點外,還有一個人,需要一項功績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你知道我説的是哪個,對嗎?”沈弼的臉徹底扭曲起來。

“他沒有前任的威望,想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必須要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比如…洗刷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污點,終結西方人帶來的羞辱。”李旭最後如此説道。

沈弼已經無言以對,對方都把話説得如此明白了,再否認已經毫無意義。

“一點辦法都沒有嗎?”他雙目無神的喃喃問道。

“至少名義上是如此。”李旭攤開手。

“等等…名義上?!”沈弼終究是這個時代的英之一,很快反應過來,並抓住了他那句話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