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突然説話了:“蔣司令,我能單獨和你談談嗎?”蔣介石有些詫異,隨即笑道:“可以。世爵,你先出去吧,陪阿班先生聊聊。”
“是,校長!”陳修和領命道。
等兩人離開以後,蔣介石態度温和地説:“周先生,好多人都向我提起你啊。特別是鶴卿(蔡元培),他對你尤為推崇,還向我推薦了《大國崛起》和《槍炮》……嗯,槍炮什麼來着?”周赫煊笑道:“《槍炮、細菌與鋼鐵》。”
“對,就是這本書,”蔣介石笑道,“抱歉,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讀,只讀了你的《大國崛起》。寫得深入淺出、鞭辟入裏,道盡了世界大事。我也是經常讀啊,一有空就要温習一下。”
“蔣司令謬讚了。”周赫煊説。
蔣介石發出邀請道:“聽説你是搞教育的,不如跟我去南方,在教育部……不對,現在該叫大學院,去大學院做個委員。”周赫煊婉拒説:“我剛在天津買了房子,暫時不想去南方。”
“那真是可惜。”蔣介石裝出惋惜的表情,不過裝得不像,沒有面對美國記者時那樣走心。
兩人閒扯一通,周赫煊突然道:“蔣司令,我可以幫你説服張學良,實現東北易幟,擁護國民政府。”
“什麼!”原本還很淡定的蔣介石,聽到這話差點跳起來。
第225章【三樂堂】蔣介石意識到自己失態,連忙收斂表情問:“你真能説服張學良易幟?”周赫煊自信地笑道:“不敢説百分百,但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雖然東北易幟之後,肯定照舊處於軍閥獨立狀態,但在政治上卻有非常恐怖的效果。到那時,蔣介石才算真正統一中國,成為中國法理上的最高領袖。
這代表着威望和地位,同時還能凝聚人心,鞏固手中的權利。
蔣介石連裝都懶得裝了,探着身子低聲説:“明誠,只要你能説服張學良易幟,國民政府部長以下的官隨你挑!”
“蔣司令,我不想做官。”周赫煊笑道。
“那你想要什麼?説吧,要錢就報個數。”蔣介石豪道。
周赫煊由衷地説道:“我前段時間去了趟山東,跟孫主席聊起山東的饑荒。南方運去的糧食,到魯南一帶就差不多用盡了,山東百姓急需東北的高粱米救命。我説服東北易幟,沒有任何的要求,只想快點打通救命糧道,至少也能多救活幾個災民。從大義上講,中國內戰只能讓洋人高興,本巴不得咱們天天打仗呢。”蔣介石肅然起敬,也不知是假裝還是真心,大加讚賞道:“明誠高義。若是人人有此公心,黨國何愁不興?”周赫煊説:“在去東北之前,我得找蔣司令討一道手令,落實東北易幟後的具體安排。”蔣介石立即説:“只要東北歸附南京國民政府,信奉三民主義,東北一切情況照舊,官員安排也由張學良自行決定!”想了想,蔣介石又説,“不過外
方面,既然東北易幟,那代表中國的只能是南京政府。東北不得單方面以國家名義,與任何國家進行外
活動。”
“那是當然,”周赫煊壞笑道,“張作霖與本籤的賣國合約,按理也要作廢的。”蔣介石聞言一愣,隨即大笑起來:“哈哈哈哈……”笑着笑着,蔣介石眉頭緊皺,突然説:“
本人恐怕會阻止東北易幟。”周赫煊點頭道:“這是肯定的,所以張學良出於壓力,可能最近幾個月都不會選擇易幟。他必須壓住內部的反對意見,完全掌握自己的軍隊後,才能做出公開決定。”蔣介石有些驚訝地看着周赫煊,他本以為周赫煊是隻會空談的書生,大不了能耍點嘴皮子搞外
,沒想到對政治也比較
悉。
蔣介石現在是真的惜才了,他説:“東北那邊我能等,但最遲不要拖過明年元旦。明誠,不如你到外部來吧。無論東北易幟能不能談妥,我覺得你適合搞外
。”
“以後再説吧,”周赫煊抱拳道,“蔣司令,告辭!”
“慢走。”蔣介石親自把周赫煊送到門口。
回去的路上,哈雷特·阿班問道:“你跟常先生聊了些什麼?”周赫煊神秘地笑道:“到時你就知道了。”而蔣介石則在周赫煊離開後,對自己的侍從説:“世爵,通知南京那邊,把北大的教育經費盡快發過來。還有,讓大學院(教育部)給周赫煊留個委員的位子。”周赫煊雖然説不要什麼,但蔣介石卻必須給,這種人情世故他通得很。……周赫煊的當務之急,不是去東北做説客,而是搬家!
孫家兄弟喜滋滋地收拾行李,孫永浩還指着書架問:“先生,這個要搬過去嗎?”
“不用,傢俱都留在這裏,新房子那邊什麼都不缺。”周赫煊説。
張樂怡建議道:“周大哥,海大道地方有點偏,是不是該買輛小轎車代步?”周赫煊想了想説:“買兩輛吧,再請兩個司機。”
“那好,我這就去安排。”張樂怡喜道,以後出門終於不用坐黃包車了。
婉容看着眾人忙活,她心裏有點不愉快。因為周赫煊一搬走,大家就離得遠了,見個面都不方便。
“周大哥,我……”婉容言又止。
周赫煊看了看張樂怡,張樂怡表情有些無奈,隨即笑着主動説:“婉容也一起過去住吧,咱們也好有個伴。”
“我去好像有些不方便。”婉容糾結道。
周赫煊見張樂怡已經開口,頓時笑道:“有什麼不方便的,隨外人怎麼説,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好。”婉容這才吐吐地答應:“那……那我就去了。”至於廖雅泉,則站在旁邊一直沒説話。
今天周赫煊去見了蔣介石,廖雅泉非常想知道他們説了什麼。可惜這年頭又沒啥秘密竊聽裝置,想要探明情況,都得靠人力來作。
要不要把情況彙報上去呢?
廖雅泉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
當天下午,眾人便來到海大道的小白樓。
劉吳氏一到地方就驚歎道:“這裏可夠大的。先生,你還得請幾個傭人,每天至少要三個傭人負責打掃房間。”婉容倒是帶了好幾個丫鬟僕從過來,她笑道:“還得請花匠,這裏的草坪也需要有人打理。”張樂怡説:“請傭人的事明天再談,先給房子取個雅號吧,這才符合周大哥學者的身份。”周赫煊開玩笑道:“這房子一片白,叫白宮正好。”
“你還想當總統啊。”張樂怡沒好氣道。
“躲進小樓成一統,我就是這裏的總統。”周赫煊哈哈大笑。
“沒正形!”張樂怡白了他一眼。
廖雅泉眼珠子一轉,試探道:“不如在這院子裏栽幾棵蘋果樹,叫蘋果園!”可惜,周赫煊對此毫無反應,讓廖雅泉有些氣餒。
梁啓超在天津的房子叫“飲冰室”,取自《莊子·人世間》:“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表達的是自己對國家時局的憂慮。
周赫煊搜腸刮肚的想半天,終於做出決定説:“這房子,以後就叫‘三樂堂’。”張樂怡傻眼道:“三樂堂,你要開藥房嗎?”
“以後多讀點書,”周赫煊在張樂怡頭頂輕輕一拍,“孟子説,君子有三樂。我父母兄弟俱無,以後你們就是我的親人,願大家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此一樂也。我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此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雖沒有門徒三千,但也能寫點書影響世人,此三樂也。”孟子的原話是説,君子有三種樂處,以德服天下(也有説統治天下)不在其中。父母俱在,兄弟無故,是第一種樂趣;無愧於天地良心,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教育他們,是第三種樂趣。
這段話,正好符合周赫煊的心境和追求。
第226章【説客】張學良臨危受命,接掌東北大權後,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現實問題——自治,還是易幟?
周赫煊帶着蔣介石的手令,帶來東北的時候已經是六月底了。
奉天,帥府。
“豈有此有,人欺我太甚!”張學良
紅着脖子,猶如一頭狂怒的野獸,發瘋般把信紙撕得粉碎。
這封信是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以
本首相田中義一的名義寫來的,內容選摘如下:“特別是我首相個人(田中義一),對年輕的學良懷有惻隱的深情,抱有父子般的情義,將一定給予親族般的支持……現在,為使滿洲新政權的基礎
趨穩固,
本政府準備盡十二分的努力提供援助。”尼瑪,把人家親爹殺了,然後説我對你有“父子般的情義”,這還不把張學良給氣炸肺?
而且這封信名義上是拉攏,其中還暗含着威脅。特別是最後兩句,“努力提供援助”到底是真援助,還是武力入侵,擺明了是讓張學良自己做出選擇。
于鳳至彎撿起地上撕碎的信紙,撫着張學良的後背説:“漢卿,彆氣壞了身子,先歇一歇吧。”
“我沒事。”張學良坐回沙發上,閉眼不語。
副官徐壽突然走進來,輕聲喊道:“六帥,周先生來了?”
“哪個周先生?”張學良糊地問。
“周赫煊周先生。”徐壽道。
張學良眼睛猛地睜開:“快請他進來!”不多時,周赫煊提着一個箱子進來,表情肅穆道:“六帥,還請節哀。”張學良看到周赫煊後,有些難以控制情緒,悲慟自責地説:“明誠,你事先提醒過我,可父帥還是被本人暗殺了。我難辭其咎啊!”周赫煊説:“
本人能準確的炸燬專屬車廂,説明大帥身邊有
細。只要此人不除,就算大帥躲過了皇姑屯一劫,今後也難以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