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4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反正大家絞盡腦汁,各種各樣的提案都有,靠譜的、不靠譜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周赫煊在旅店住下以後,很快就有兩撥人跑來找他。一撥人攛掇周赫煊在《航空救國案》上簽名,號召大力發展航空業,打仗的時候才有能力和本人進行空戰;另一撥人攛掇周赫煊在《紓難救災案》上署名,希望政府加大救災力度,嚴懲貪腐舞弊的救災官員。

周赫煊仔細把兩份提案都讀了一遍,發現沒什麼大問題,就刷刷刷簽上自己的名字。

這些人前腳剛離開,商界代表後腳就跑來了,串聯周赫煊一起署名《抵制貨案》。商人們認為貨充斥國內,每年要攫取無數利潤,只有抵制貨才能限制本經濟發展。

嗯,這個很有道理,周赫煊又刷刷簽名。

不得不説,大家的熱情都很高。因為許多參會人員都來自民間,好不容易能為國家出謀劃策,當然不願意放過這次機會。

很快重頭戲就來了,張君勱、童冠賢、楊端六等人來到周赫煊房間,希望周赫煊能夠支持他們的主張。

“周先生,好久不見,”張君勱笑着握手道,“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中央大學法學院院長童冠賢先生,這位是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楊端六先生。”

“幸會!”

“幸會!”眾人互相握手問候。

童冠賢直奔主題,説道:“周先生,我們準備在國難會議上,提出‘結束訓政、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的議案,希望你能夠支持。”周赫煊把他們的提案仔細看了看,基本上明白了他們的意圖。這些人屬於“民主立憲派”,強烈反對訓政和獨裁。不僅要求制定憲法,而且還提出設立中央民意機關,召開國民代表大會。

周赫煊苦笑道:“諸位先生的想法是好的,但恐怕很難實現。”楊端六説:“不管難不難,總得爭取一下。”這次國難會議,其實就是在社會各界要求改革實行民主的呼聲壓力下,中央政府才被迫決定召開的——提議者是蔡元培。

張君勱也説:“這是個民主立憲的好機會,我們必須抓住。”周赫煊搖頭道:“就算中央答應民主立憲,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童冠賢道:“即便只是做樣子,也總比不做樣子更好。民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只要我們長期爭取,就遲早有真正實現的那天。”

“好吧,我簽名。”周赫煊再次刷刷署名,他對這些追求民主的學者還是很敬佩的。

童冠賢收起那份提案,抱拳道:“多謝!”

“舉手之勞而已。”周赫煊笑道。

“民主立憲派”絕非這幾位,很快中國青年黨的也來找周赫煊,希望周赫煊支持他們“結束一黨專政,制定民主憲法”的提案。周赫煊也不推,大大方方的在提案上署名。

反正不管是什麼提案,只要對國家有好處,就算沒有實現的可能,周赫煊也把名字簽上再説。

一天下來,周赫煊已經在七八份提案當中署名,好像他來洛陽就是為了簽字兒的。

不僅洛陽這邊要求“結束訓政、民主立憲”的呼聲很高,全國的報刊雜誌也在集體吶喊。

《申報》公開質疑訓政的效果,明確提出“此則所謂訓政,特變相之專制耳”,還在社論中提出“我們所要求的是真的民主政治,是以絕大多數人民為基礎的民主政治”。

周赫煊已經很少手《大公報》的業務,這次胡政之和張季鸞親自寫社論,要求國黨開放政權,認為在目前形勢下,不必奢談立刻實行憲法,應先謀分工化及專門化(主張提高政府效率和能力)。

張季鸞的文章內容把周赫煊嚇了一跳,居然明確提出“開放黨”,而且還説要把共黨也包括在內。他認為,只要共黨不領導暴動和割據土地,也完全可以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

另有一批反對國黨專制和汪蔣執政的人,堅決不肯參加國難會議。他們糾集在一起,大肆鼓吹民主,攻擊黨治和訓政,輿論影響力大得可怕。

可以説,除了少數既得利益團體外,全國上下都在集體抨擊中央的訓政,可見南京國民政府都多麼不得人心。

國難會議在洛陽召開那天,原定500多人的會議,實到者只有140多人。其中上海和平津的大部分“國難會員”,因為汪兆銘提出的“不談政治”會議綱領,紛紛放棄前來開會。

天津《益世報》對此評價説:“國難會議,及以至是,其信用、其效用實已無可挽救。”會議都還沒召開,就已經淪為一場鬧劇,想要通過會議讓國黨取消訓政的人,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周赫煊跟胡適等人,一起從旅店出發來到會議現場,坐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直到國難會議正式開幕,席位上都是空蕩蕩的。那些空置的椅子,勾勒出一張張陰暗的大嘴,似乎隨時都能把專制的國黨給咬死。

第465章【扯淡會議】“全體起立!”周赫煊隨眾人一道站起來,林森、蔣介石、汪兆銘、胡適等人站在最前排。

主席台牆壁正中央懸掛孫中山遺像和黨旗,眾人莊嚴肅穆的三鞠躬,並由張繼恭讀《總理遺訓》。一切儀式化的內容搞完,國難會議才算正式開始。

林森作為國家主席,首先代表中央政府發表講話。接着是蔣介石和汪兆銘,分別進行慷慨揚而又懇切沉重的發言。

汪兆銘還解釋了國難會議三次延期的原因,強調了抗御侮和振興民族的意識。接着話鋒一轉,開始警告那些民主人士:“兄弟今除了致敬於諸君以外,還有兩點意思想説明。第一點是責任的問題,此次國難的發生,是否由國黨所做出來的呢?以中國之情狀和世界的大勢來看,中國因求自由平等之故,國難是必然會發生的。第二點是權限的問題,中央黨部決議在國難會議裏討論禦侮、救災和綏靖各事宜,是在範圍以內的問題,行政院負責答覆,在範圍以外的問題,非行政院權限所能負責答覆了。”此言一出,台下頓時傳來嚶嚶嗡嗡的議論聲,果然還是不準談政治啊!

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國難會議已經籌備了近半年,期間三次更改會議時間和地點,都是因為討論的內容問題。

就在會議開幕的前幾天,還發生過這樣一場對話——汪兆銘厲聲道:“國難會議是政府召開的,我們是主人,諸位是客人。諸位如果不滿意政府的辦法,去革命好了!”王造時氣得拍桌子:“革命不是哪個人、哪個黨派的專利品,如果得人民無路可走,自然會有人去革命……中山先生的遺訓是天下為公,汪先生的話未免變成天下為私了!”就這樣,大量的民主人士,包括已經來到洛陽的人,都紛紛拒絕出席國難會議。

周赫煊覺得國黨實在搞笑,你要獨裁就獨裁嘛,還假惺惺的開什麼國難會議。既然決定召開,那至少得做做樣子,居然連不準討論政治都出來了。

汪兆銘那番話看似強硬,其實軟弱無比,他拿那些民主人士毫無辦法,才會氣得説“如果對政府不滿意,去革命好了”。

這是一個國家的副元首該説的話?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汪兆銘講話完畢,張繼走上主席台,笑呵呵地説:“安靜,安靜,大家稍安勿躁嘛。在正式開會以前,我來介紹一下參加大會的客人。首先是德高望重的戴任老先生,戴老先生今年已經70高齡,是今次會議年齡最大的長者。他是同盟會元老,辛亥革命時任寧波、温州統領,一直追隨中山先生左右,現任中央政府立法委員。大家,鼓掌歡!”

“啪啪啪啪!”掌聲響起。

戴任起身朝眾人抱拳説:“我德行不高,威望也不重,這些年來也只有些苦勞。如今國難當頭,望諸君齊心協力,振興中華!”

“好!”汪兆銘帶頭喝彩。

張繼等掌聲、喝彩聲結束,繼續介紹參會人員,他先把黨員介紹了一遍,然後才開始介紹無黨派人士:“今天有幸請到諸多在野大賢,首先歡國際知名學者周赫煊先生。周先生熱衷於教育和慈善,去年私人掏錢捐獻了15萬噸救災糧,被廣大災民尊稱為‘活菩薩’。周先生,請受鄙人一拜!”張繼面子做得很足,端端正正地給周赫煊鞠躬,同時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周赫煊站起來,朝周圍抱拳致意,又對張繼説:“張先生過譽了,我只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

“周老弟不要謙虛嘛,哈哈,”張繼笑呵呵地介紹其他人,“接下來這位,是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陳先生……”140多個參加會議的人員,張繼認認真真從頭介紹到尾。他沒有到厭煩,台下諸君卻倍覺囉嗦,咱是來開會救國的啊,誰特麼想聽你唱名?

整整一個多小時,張繼終於把人介紹完畢,時間差不多已經快到中午了。

林森跟個彌勒佛一樣,笑呵呵地説:“開始討論吧,大家暢所言,呵呵,暢所言。”同盟會元老褚輔成迫不及待地舉手道:“我認為,不管是救國、救災、綏靖,都需要中國自身強大。而強大中國,必先有民主之政府。訓政已歷時三年,是該實行民主憲政了。”胡適立即舉手附議:“我支持褚老先生的觀點,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政府也是人民的政府。只有廣大人民羣眾做了國家的主人,才會有主人翁的神,才會團結一致、共紓國難!”聽到兩人的發言,蔣介石面冷笑,汪兆銘卻是一臉陰沉。

反反覆覆説過多少次,今天開會不許談政治,結果剛有人發言就説什麼民主憲政。

張繼看了看蔣介石,蔣介石輕微搖頭。他又看看汪兆銘,汪兆銘則輕輕點頭。張繼立刻會意,笑道:“時間不早了,大家先去吃午飯,有什麼問題下午再討論。我宣佈,暫時散會!”褚輔成只説了一句話,就被強制散會給打斷。他跟孫中山、黃興、秋瑾等人都是老朋友,資歷擺在那兒,頓時氣得拍桌子道:“都是一羣混賬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