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72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916章【《黑土》出版】江津。

白朗放下鋼筆坐直身子,使勁伸了個舒服的懶。她夏天的時候跟丈夫羅烽一起參加作家戰地訪問團,華山、中條山、太行山……各處都走了一圈,如今正在編改戰地記,以報告文學的形式準備發表。

“莉莉,你看這是什麼?”羅烽抱着一摞厚厚的書籍進屋。

白朗以前的筆名叫劉莉,悉她的人都以筆名相稱,雖然“白朗”也是她的筆名。

白朗好奇地看過去,只見書脊赫然印着“黑土”兩個大字,她驚喜地站起來説:“周先生的《黑土》終於出版了?”羅烽笑道:“是啊,五部共十本,400多萬字。這套小説買下來,家裏幾個月都不能吃了。”

可以不吃,周先生的作品不能不買。”白朗説着就出一本翻開來看。

説起民國時期的東北女作家,很多人自然而然聯想起蕭紅,其實白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跟蕭紅齊名的。她們在現實中也是閨好友,從東北、上海、武漢,再到重慶,一直相互扶持,蕭紅那個“夭折”的孩子就是在白朗家生的。

白朗和羅烽是表兄妹,由家裏的長輩撮合結婚。剛結婚不久,白朗就發現羅烽經常夜不歸宿,幾經盤問之下,才知道丈夫原來是地下黨,而且受楊靖宇的直接領導。於是白朗也成了地下組織成員,21歲就擔任共黨地下刊物《國際協報》的編輯。

白朗最著名的事蹟,還得到抗美援朝時期,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捐了買飛機大炮。

羅烽把《黑土》小心翼翼地放進書架,笑道:“今天我做飯,你安心讀小説吧。”

“那可委屈你了。”白朗笑嘻嘻地説。

《黑土》雖然一直有在《非攻》雜誌連載,但歷時好幾年,讀起來難免錯過幾期,誰也不能説自己已經看全了。

白朗很快就沉浸在小説情節當中,時而微笑,時而皺眉,等丈夫喊她吃飯時,不覺已經淚染雙頰。她想起故鄉的白山黑土,想起遠在東北的親人,這部小説勾起她太多的回憶。

飯桌上,白朗不嘆:“周先生這部作品寫得真好!”羅烽點頭道:“是啊,一般人難以駕馭這樣篇幅的大部頭,他不寫出來了,而且還勾畫出屬於東北的一個時代。”

“聽説,周先生是看了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初稿以後,才誕生出寫《黑土》的念頭。”白朗笑道。

羅烽道:“端木那時天天往周先生家裏跑,專門講述東北的風土人情。”白朗不想起了蕭紅,慨道:“也不知端木和紅姐姐有沒有安全抵達香港,她是個可憐人,生活總是不順。”羅烽正準備安,突然外頭響起敲門聲。

“誰啊?”羅烽問。

“我。”

“進來吧。”羅烽説。

來者也是東北亡作家,筆名駱賓基。他抗戰初期曾經參加游擊隊,去年初加入共黨,輾轉各地又來了重慶,上個月他描寫東北抗義勇軍的小説《邊陲線上》由巴金推薦出版。

白朗站起來招呼:“吃飯了沒?我去拿副碗筷來。”

“吃過了,吃過了,”駱賓基連説,不好意思地手道,“那個……我聽説羅烽買了一套《黑土》,能不能借我看看?”羅烽笑罵:“你這狗鼻子還真靈,怎麼聞到味道的?”

“呵呵呵呵呵。”駱賓基一臉的憨厚傻笑。

白朗抿嘴説:“自己去書房看吧。”駱賓基進書房沒多久,又來了兩人,這頓飯是沒法吃得清淨了。這些東北亡作家都住得很近,一有風吹草動全來了,趕巴巴地跑來蹭書看——沒辦法,全套《黑土》太貴,亡作家們又太窮。

大家各自取下一本,也不管是從那部開頭,翻開就那麼讀起來。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他們一有空就來坐坐,整套《黑土》很快就被翻舊了,時不時地還要聚起來討論情節和小説技巧,光是關於《黑土》的評論文章就寫了七八篇。

不僅是東北亡作家羣體在關注,整個中國文壇都在討論,甚至包括廣大的淪陷區也在悄悄傳閲——這套小説從第二部就有濃厚的抗思想,已經被本派遣軍和偽政府列為書。

巴金在《烽火》雜誌評價道:“《黑土》一書,可謂抗戰文學的傳世傑作。它以東北三個家族為線索,揭示出半個多世紀以來東北社會的巨大變遷。整部作品關於抗的篇幅很少,但無處不體現着抗的思想。書中的三大家族,從興盛到衰落,都有本人的影子在。正是寇對中國的侵略,讓無數家庭破滅,讓無數家族傾覆……《黑土》是對本侵略者最有力的文學控訴。”梁實秋也寫文章讚歎,順便還為自己辯訴了幾句:“我一向反對抗八股。什麼是抗八股?就是但凡文學創作,必然生搬硬套的往抗內容靠攏。就連喝口水,吃頓飯,也要高喊兩聲抗……宣傳抗當然是愛國行為,但我們不能為抗而抗。特別是搞文學創作,大量劣質的抗文學出現,只能讓讀者生厭,反而會對宣傳抗產生負面影響。周先生的《黑土》就該作為抗文學的範本,除了書中有少數人物正面抗以外,九成以上的角都沒抗,甚至還有很多是漢。這種情況是符合實情的,我們讀起來很合理,並由此對小説產生共鳴。不管是書中的漢還是愛國者,他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共同展現出四個字——國仇家恨!這才是抗文學的真正寫法。”張恨水雖然以愛情消遣小説成名,但現在已經改寫抗戰小説。自從得知了南京大屠殺,他就申請自費到敵後戰場打游擊,可惜不知該如何作,只能繼續寫小説。他如今已經開始創作《大江東去》,這是中國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小説。

張恨水寫文章評價道:“才子佳人好寫,國仇家恨難書。自寫抗戰小説以來,我就覺寫起來很艱難,滿腔悲憤化成文字,卻總顯得那麼蒼白。周明誠的《黑土》讓我深深震撼,洋洋灑灑400餘萬言,呈現出的是整個民族的苦難。不要什麼《神女》,也不要什麼《狗官》,只一部《黑土》,周明誠就足以堪稱大文豪,今後的抗戰文學恐怕再難超越。”第917章【元旦】“咚咚咚咚咚……”在歡慶的鑼鼓聲中,重慶數萬羣眾正在舉行元旦大遊行。

各機關、學校、團體整隊出發,所有樂隊集體出動。老百姓雖然窮,但參加遊行的人,至少也準備了幾蠟燭,或在身上紮起綵帶紅布。

西洋樂手們吹着小號,拉着手風琴,旁邊伴有中國樂隊的嗩吶聲。

後面有廣東同鄉會的舞獅表演,緊接着是湖南同鄉會的舞龍表演。各工商團體帶着花燈緊隨其後,還有孤兒院的學生和數百童子軍,邁着稚又雄赳赳的步伐快速前進。

在八年全面抗戰期間,每年重慶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元旦慶祝活動。

這是非常必要的,長期挨炸的老百姓神經緊繃,迫切需要有一個情緒發口子。國府也會在此時回顧抗戰以來所取得的成績,預測抗戰勝利的前景,以此發軍民的抗戰熱情,堅定民眾的抗戰決心。

沿途的户外廣播裏,蔣介石正在做新年致辭,他把剛剛取得的崑崙關大捷作為宣傳重點:“……就在昨,英勇無畏的國軍將士,於桂南戰場再次獲得勝利!杜聿明將軍率第五軍第三次攻克崑崙關,殲滅寇第21旅團5000餘人,寇第21旅團班長以上軍士官死亡率在85%以上,當場擊斃軍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崑崙關大捷,只是中國抗戰歷次大捷中的一部分,今後我們還會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

“國軍萬勝!”

“中華民族萬歲!”

“乾死小本兒!”數萬羣眾奮力高呼,臉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長期以來遭受的苦難在這一刻被拋之腦後。

元旦大遊行耗時整個上午,下午則是各種慶祝活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募捐。比如童子軍就踢了一場足球賽,所有門票收入都捐給戰爭孤兒,比賽募捐款項也捐給各地濟慈院。

各機關單位的慶祝要持續好幾天,學校會舉辦體育表演、詩歌朗誦、歌詠比賽等活動,重慶婦女會則組織抗戰軍屬新年聯歡會。

各處商店在生意紅火的同時,也不忘支援抗戰,他們把新年賀卡等小商品降價售賣,所得利潤全部捐獻給國家。民間組織還會舉辦抗勞活動,給軍人家屬發問品、勞金,幫軍屬給前線將士寫家書等等。

周赫煊作為大名人,每年元旦都會收到好多活動邀請,今年光是學校的邀請函就收到十多封。他雖然人沒到場,但錢卻給足了,每個給他發出邀請的組織團體,周赫煊都派人送去1000元的捐款。這導致給他發元旦邀請函的單位逐年增多……

咱們的馮玉祥將軍在節慶特別活躍,不但走馬燈一樣出現在各個活動場所,而且還在北碚連擺三天的字畫攤子。

貧窮者或學生索要字畫,馮玉祥一律收費五角。若是富裕者前來求字,他少説也要收數百上千元,賣字畫所得的經費大部分都捐給前線了。

不管是不是沽名釣譽,至少人家真正在做,實打實為抗戰貢獻了力量。

今年元旦,馮玉祥繼《茄子》之後,又創作了一副《蘿蔔》,題詩曰:“紅蘿蔔,甜,吃了氣力如猛虎。如猛虎,打東洋!”多麼質樸無華的詩句,完美地表達了馮將軍愛國之心……好吧,我編不下去了。

馮玉祥喜歡賣字畫的行為,甚至催生出一批黃牛黨。他們僱窮人去五錢求字,轉手就能獲利十倍——當然,這得拿到其他市縣去賣,重慶這邊已經賣不起高價了。

後來還鬧出一樁滑稽趣談,1943年的某天,有人自稱是唐式遵的兄弟,專門跑去拜訪馮玉祥。兩人談得很投機,這傢伙非常熱情地説,願意幫馮玉祥到各地賣字鬻畫,為抗募集更多捐款。馮玉祥大喜,當場把上百幅字畫給這人,結果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元旦過後沒幾天,周公館突然來了個曾經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