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心中很是疑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跟着我在一起我怕你會有危險。我要啞伯伯帶你去一個老爺爺那裏。他是你崔叔叔的記名師父,生平只收過兩個真正的徒弟。
不過那都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只怕他現在未必肯再收徒弟。但是你資質好、心地又善良、人又聰明,他一定會喜歡你的,啞伯伯是他僕人,我請他帶你去找他。
到了他那裏,一定不要隨意使用毒藥,同時不可以偷懶,要將他所有本事都學全啊,將來嬸嬸和小慧妹妹還需要你這個男子漢來保護了。”説完,安大娘從腕上下一隻金絲鐲子來,給他戴在臂上,輕輕一捏,金絲鐲子已經收小,不再落下。
“那安嬸嬸你要常來看我啊。”説着,袁承志也從衣袋中取出一支自己所配製的最後一支七星海棠和它的解藥到了它手裏,讓她以後受到官兵追捕之時,點燃即可以將所有人毒倒。
而後,安大娘又寫了一封信給啞巴請他轉呈給他主人,然後再次吩咐袁承志道:“承志,你到了那老爺爺那裏,要好生聽話,將來學成歸來,要像你爹那樣,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莫要貪圖富貴,愛慕虛榮。”説到後面時,安大娘想起自己貪慕虛榮和權利的丈夫錦衣衞安劍清,説話的聲音也有些發顫。
袁承志不再多説,只是堅定的點了點頭。四人出門,分道而別。安小慧知道就要和袁承志分別,哭泣着、卻遠遠地望着他離開,直到再也看不見袁承志的背影還是佇立在那裏。
啞巴知道袁承志受了傷,血甚多,身子衰弱,於是把他抱在手裏,邁開大步,行走若飛。這般曉行夜宿,不斷的向北行走了一個多月時間。袁承志的傷處也已經好了,只是在左眉上留了一個小疤痕。
見袁承志業已康復,啞巴也不在客店投宿,隨便找了個破廟或者巖便歇了。在客店打尖時,都是袁承志出口點食物。啞巴對吃的東西並沒有什麼主見,拿來什麼就吃什麼,可是一頓至少要吃兩斤面,讓首次見到飯量如此之大咋舌不已。
又行多,深入羣山,愈走愈高,到後來已無道路可循。啞巴手足並用,攀藤附葛,盡往高山上爬去。
袁承志攬住了他頭頸,見山勢如此兇險,雙手拚命摟緊,唯恐一失便粉身碎骨,同時心中想到:他們在這險峯頂上,糧食和用具大概也是如此搬運上來的吧。
如此攀登了一天,上了一座高峯的絕頂,只見峯頂是塊大平地,四周古松聳立,穿過鬆林,眼前出現五六間舊屋。
啞巴臉笑容,似是久客在外、迴歸故鄉一般。袁承志知道這便是華山,想到將要在這裏生活至少五年時間,袁承志心中也對以後山上的生活期待了起來。
啞巴拉着袁承志的手走進石屋,屋內塵封蛛結,顯是許久沒人住了。他拿了一把大掃帚,裏裏外外打掃乾淨,然後燒水煮飯。這樣地一直待在石屋中過了三天,袁承志心急起來,做手勢問師父在什麼地方。
啞巴指指山下,袁承志示意要下去尋找,啞巴卻搖頭不許。袁承志便安心地在山上住了起來,等待着師傅回來。***袁承志在華山上住了下來。雖寂寞,但他卻發現了山上有無數的珍貴草木,用它們煉製了不少物藥。本來與啞巴言語不通,經過這幾
單獨相處,也能通過手勢簡單的和啞巴溝通了。
一天晚上,睡夢中的袁承志忽覺燈光刺眼,眼睛,坐起身來,只見一身青衣的老人手執蠟燭,站在牀前,他鬚眉俱白,長長地一直垂到了
部,但卻兩頰卻紅光滿面,站在那裏就如同山嶽佇立一般,正笑嘻嘻的打量着自己。
袁承志看見這樣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便明白他是穆人清,自己以後的師傅了。他連忙爬下炕,恭恭敬敬的在他磕了幾個響頭,口中稱道:“徒兒拜見師父,師父您可回來啦。”穆人清明顯地對聽袁承志的乖巧很滿意,聽見他的話之後,哈哈大笑道:“你這娃兒,是誰教你叫我師父的?你怎知我肯收你做徒弟呢?”袁承志聽他語氣,知道他願意收下自己了,也喜悦地回答道:“是安嬸嬸教我的,她還説師父您老人家很和藹啊!”穆人清盯着袁承志表情,拉過他的手,嚴肅地説道:“你這句話可是半真半假啊!
她有教你是真的,但是説我很和藹就是你自己編的假話吧。不過呢?那個小姑娘這一次可是做了一件好事情,我看在與你父親的情上,就收你為我的關門弟子吧。現在你好好地睡一覺,等天亮之後我還要對你進行入門測試的哦。”説完之後就離開了。
袁承志聽了師傅的話,一陣慚愧。當着怎麼樣的人説什麼樣的話,自己當着想師傅這樣一般的君子説謊真是太沒有必要了,自己的閲歷還是膚淺了一些。他也對師傅話中父親的面子很不理解,難道自己父親在武林之中也很有地位嗎?
能夠往到這樣的武林耆老。這樣想着,也慢慢地又睡着了。次
早晨天還未亮,袁承志就起來了。啞巴已然知道老人答應收他,喜得把他拋向空中,隨手接住,連拋了四五次。
穆人清在房裏聽到袁承志的嬉笑聲,踱出房來,笑道:“好啊,承志,你小小年紀,竟然如此嫉惡如仇,更難能可貴的是你這般俠義心腸,居然都知道行俠仗義,救人婦孺。
那可是行走江湖之人的必須的品德啊!你有什麼本事,使出來讓我瞧瞧。”袁承志聽得師傅的話,便將自己僅僅學過的一套伏虎掌法從頭到尾練了一遍,一會就打完了掌法,穆人清看後更是高興,自己真是撿到了一個寶貝了。
目前江湖已是風波不斷,自己門派上次沒有參加搶奪血蔘、血梨的行動,讓各大門派已經頗有微詞,現在因為自己武功太高,別的門派才不敢找自己的弟子們的麻煩,可也時時地擔心沒有可以繼承自己衣缽的弟子,將來必然受到別派的排擠,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啊,就是因為自己一門沒有參加那一次行動,今天才讓他的孩子投到了自己的門下。
他口中也不乏讚美之詞:“太好了,你不貪多,更難能可貴的是,你還將自己的理解加如了這一套掌法之中了。
雖然師傅當年也是練武奇才,而你心無旁騖地專心練習這一套掌法兩三個月時間就可以抵得上我練習三年,就是憑藉這樣一套掌法,在江湖之上也算得上三高手了。”袁承志卻沒有任何高興的表情,因為他知道千位三
高手都難以到達二
高手,上萬的二
高手一生都沒有機會到達一
高手的境界,而一
高手中除了微乎其微的個別可以成為絕頂高手,其餘之人都是鬱郁而死的,最高境界的絕世高手更是幾百年才能夠出現了一個。
自己的目標是成為曠古絕今的絕世高手,成為江湖之中的一個不敗神話,現在距離神話還很遠呢?
看見受到自己這樣稱讚,袁承志卻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穆人清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這樣冷靜的人,正可以傳承自己的劍法,將幾百年沒有現世的劍法發揚光大。
這時候啞巴已經擺好了一張香案,穆人清取出一張畫,畫上繪的是一箇中年書生,神態飄逸,仙風道骨。
袁承志見了,心中很是疑惑,這個書生怎麼會是本門的祖師爺呢?本門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啊?穆人清親自點燃香燭,對着畫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幾個頭,對袁承志道:“過來承志,這是我們華山派的開山祖師風祖師爺,過來給他磕幾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