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第798章育種專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風險投資公司的放貸工作已經告了一個段落了,劉燕妮正好鬆了一口氣。週末回家,她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有再回到北原市。
劉燕妮在省城並沒有度假,她在一位朋友的引見下,週一就來到省農科院,拜見了一位育種專家。
朋友的朋友也是女人,大約四十來歲,是省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劉燕妮很誠心,她對專家説,自己在北原市農場工作,對種植玉米有極大的興趣。
專家聽説劉燕妮想了解培育玉米種子知識的,就整整費了一中午的寶貴時間,給劉燕妮系統地講述了育種的知識,並帶着她參觀了農科院的試驗田。
對於熱愛農業的人士,無論是什麼樣的身份,專家都很高看。劉燕妮當場提出想讓專家幫她從農科院搞出一些玉米母本時,遭到了專家的嚴厲拒絕。
其實劉燕妮並不需要母本,她只是隨便説説而已。她告訴劉燕妮説,玉米母本是她多年研究出來的重大的成果,很多外國人都想得到,哪怕只有幾粒,他們也會出很高的價格。嚴格地説,有關母本的消息是國家級的秘密,任何人都別想得到它。
其實,劉燕妮也只不過是隨便説説,她本就不知道母本究竟是什麼。她最後提出,要在收麥子之前購買一批種子,專家的臉上
出了掩飾不住的笑容。
那是她的專利,有買賣上門,那是她的榮耀。她希望全國的土地都能種上她培育出來的種子。
在簽訂合同之前,劉燕妮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能時刻得到農科院的技術上的指導,專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劉燕妮的要求,她當場就給劉燕妮寫了一個通訊地址,要劉燕妮按照地址去找人,並告訴她説:“這個人已經退休了,他只是個技術員,但在種植玉米方面是行家裏手,希望你們能看重他。”劉燕妮口袋裏裝着專家給的地址,開着車去尋找那個幸運的技術員。
在省會郊區的一個縣城,劉燕妮找到了專家介紹的技術員。
技術員居住的院落很大,劉燕妮初步估算了一下,足足有一畝。院子裏除了面南的一座破舊的磚瓦房,到處生長着植物。院子被籬笆牆分為東西兩塊,東邊是玉米和小麥,西邊是花花草草。劉燕妮對種植糧食不興趣,就圍着花草轉了兩圈。
低矮的桃樹,盆景似的李樹,指甲花,仙人掌,雞冠花,吊蘭,應有盡有。花草很濕潤,像剛剛噴過水。劉燕妮把手放在架子上的吊蘭,想摘一隻小花下來,卻到腳上
茸茸的,像蟲子
動。她低下頭來,意外第發現一條狗正在添她的腳。
劉燕妮看看狗,狗看看她,四目相對,狗突然就叫了兩聲,劉燕妮撒腿就跑。狗沒有追趕劉燕妮,只在原地汪汪地叫。劉燕妮剛跑到門口,就聽到一聲柔和的呵斥聲。
狗停止了叫聲,劉燕妮收住腳,往後看看,一位老人就站在她剛站過的地方。
“姑娘別怕,如果有事就過來説話,它只是空叫,不會傷害人。”老人看起來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劉燕妮走過去,和老人拉起話來。
老人姓陳,去年剛從省農科所退休,是育種技術員,中級職稱,按時下的叫法就是技師。老人介紹完自己,劉燕妮也做了自我介紹,並從包裏拿出了專家的紙條。
老人看完紙條,劉燕妮就趁機發出了邀請,她要老人到北原市幫助自己管理玉米。老人笑笑説:“農民就是管理農田的好手,不需要我這樣的高手。”劉燕妮的理由很簡單,她説自己想打造高產示範田,離不開老人的幫助,並適時提出了給老人的待遇。
在每月兩千的誘惑面前,老人不可能不動心,很快就接受了邀請。等老人搭了話,劉燕妮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她對老人説:“我給你的工資有點高,為了堵住職工的嘴巴,我會告訴他們説你是頂級的專家,不管他們説什麼,你儘量和他少説話,等當年的畝產出來,就該你臉了,到時候你想怎麼樣即怎麼樣。”聽到年輕的女子對自己考慮的這樣的周全,老人就答應了劉燕妮這個不過分的請求。
一個禮拜過去了,週一中午十一點,一輛小型貨車載着十幾包玉米,從省城沿着高速公路向北原市駛去。小貨車的後面,跟着一輛豐田,車上坐着劉燕妮和陳老。
兩輛車一前一後開進農場的大門,早已等候在曬場上的蔣麗莎看見豐田車就跑了過來。經過短暫的,蔣麗莎指揮職工把一個個麻袋扛到了曬場北邊一個密封的倉庫裏,然後又安排兩個人,叫他們晚上就睡在曬場,即使天上下刀子也不能離開。其中的一個職工接到命令後,充滿疑惑地問道:“這是什麼寶貝,值得下這麼大功夫。”蔣麗莎瞪了他一眼,説:“叫你看倉庫是看得起你,哪來的這麼多廢話,我告訴你,麻袋裏裝的東西如果出現了問題,你家三代當牛做馬也賠不起。”另一個職工碰碰多嘴的職工,説:“叫你別多嘴,你就是不聽,看看,挨訓了吧。”這個職工小聲地嘟囔道:“看你的熊樣,就會拍馬
,當心派到馬腿上踢你一腳,你就該去和馬克思做伴了。”另一個職工沒有計較他的話,討好地對蔣場長説:“人只能看着人,看不住老鼠,要麼不把家裏的貓抱過來。”蔣麗莎一聽,覺着這主意不錯,就用手指着他説:“還是你想得周到,這樣吧,我也不虧待你,你家的貓如果盡心盡職,每天就發五塊錢。”另一個職工不滿意地説:“沒拍到馬
,拍到貓
了,你要是每天給貓兒五塊錢,它吃飽了還怎麼捉老鼠。”蔣麗莎認為他説的有道理,就囑咐貓的主人説:“説的也是,補助五塊錢倒可以,但你千萬別給它賣
吃。”貓主人愉快地答應了。貓兒能掙錢,從沒聽説過,不過可見蔣麗莎對這些能給她帶來財富的種子呵護備至。
劉燕妮在電話中已經告訴過蔣麗莎,他請的這位老人是農科院的頂級專家,是培育玉米良種的好手。處理完倉庫的事,蔣麗莎就把老人安頓在辦公室的客房,並代廚師陳老吃什麼就給做什麼,千萬別心疼錢,如果出了差錯,蔣麗莎就會那他是問。
陳老見蔣麗莎一聲一個陳老地叫,就客氣地説:“我只是個技術員,不是專家,以後咱們相處的時間還很長,千萬別這麼叫我。其實我也沒什麼特長,就會管理個莊稼,以後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請你們多多批評,我一定虛心接受。”陳老忘記了劉燕妮那天代他的話,只管實話實説,這可急壞了站在一邊的劉燕妮。
劉燕妮見陳老張張嘴,還想説什麼,就趕緊走到他是身邊,説;“陳老,你要是餓了,就快點讓廚房給你做點飯,別搞壞了身體,我們育種還靠你呢。無論你多麼謙虛,你在我們的心中就是專家,還是頂級的專家。”經劉燕妮這麼一提醒,陳來才想起了劉燕妮曾經代過的話,少説話,多辦事。
蔣麗莎也見陳老沒有一點專家的架勢,就誇獎道:“我一看陳老就是務實的人,由你給我們指導,我們會放心的。”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真的就把陳老當成了專家,而陳老也聽習慣了,久而久之,真的把自己當成了育種專家,以後無論誰叫陳專家,他都毫無愧疚地把自己當成了專家。
劉燕妮謝絕蔣麗莎要她吃飯的盛情,開着車離開了農場。兩次報復過白寶山之後,劉燕妮準備好了鐵鍬,又開始給黃江河挖坑了。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四個月的時間很快在劉燕妮和蔣麗莎匆忙的腳步聲中悄悄地逝了。
在這四個月的時間裏,劉燕妮幾乎每天都要往農場跑一趟。她來這裏,除了看看米蘭和朱志明,更是為了和陳老説幾句話。她必須時時提醒陳老,告訴他正長在田地裏的不是一般的玉米,而是比普通玉米價值高得多的玉米種子。陳老的任務只有兩個,一是到月底就到劉燕妮的公司領工資,二是管理好一千五百畝玉米,至於這些玉米是種子還是其他的什麼,對陳老來説已經不重要了。
秋天,到了收穫的季節。地裏收穫的是玉米,而劉燕妮收穫的卻是報復黃江河的希望。那些金燦燦的玉米粒,都是一顆顆向蔣麗莎和黃江河的無情的子彈,等到明年,只要把這些種子賣給農户,蔣麗莎和黃江河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等收穫了玉米,蔣麗莎經過盤算,發現畝產足有一千五百多斤,她高興得差點就跳了起來——她哪裏知道,如果是母本培育出來的種子,畝產最多也就是兩百公斤。這種對於科學的無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此時,悲劇還沒有發生,所以蔣麗莎一直沉浸在豐收的喜悦中。她每天晚上都板着指頭打她的小九九。
按照目前種子的價格,一千畝地的收入就能在美國買幾棟棟豪華的別墅。她早就想好了,要買別墅就分開來買,舊金山,華盛頓,紐約,還要在拉斯維加斯買一棟。那是個賭博的樂園,她要學會賭博,從而贏更多的錢,然後再在其他幾個國家買別墅。
兒子孫曾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她的錢也無窮盡。
美國多好,自由民主的國家。如果蔣麗莎能在美國買一棟別墅,她就先去看看自由女神像。在自由的國度裏,她要充分享受她人生的快樂。
夢幻很多,都寄託在一千畝種子上。
陳老完成了劉燕妮給他的任務,也該離開了。劉燕妮決定把陳老親自送到省城。
陳老就要上車時,蔣麗莎走過來,熱情地握住了陳老的手,殷切地問道:“陳專家,你明年還來嗎?”陳老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這麼好的事,也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人,他使勁地搖晃着蔣麗莎的手,不停地説:“會的,我一定會來的,這裏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是我的第二故鄉。明年你們再擴大規模,我會管理得更好,產量比今年的還高。”蔣麗莎聽了陳老的話,動不已,從坤包裏拿出早已預備好的兩千元錢,客氣地説:“陳老,沒有給你餞行,我心裏過意不去,這些錢你拿着,路上好喝點水。”劉燕妮坐在車裏,聽着蔣麗莎發自肺腑的話,暗暗罵道:“想得美,你就等着吧,等到明年這時,我叫你哭爹都找不到墳墓,哭天都
不出眼淚。”車子載着陳老,一直把他送到省會郊區的那座院子。
陳老下車了,他邀請劉燕妮到家裏坐一坐,被劉燕妮婉言謝絕。陳老想謝這位年輕的女恩人,就説:“閨女,如果在農業方面有任何問題,作為專家,我隨時都能提出指導
的意見,希望你記住我。”劉燕妮淡淡地一笑,説:“陳老,這種好事不是天天都能碰到的,你的專家夢該醒了。從今以後,無論對任何人都不要再提起你在北原市農場做過四個月的育種專家。你多保重,我得走了。”老人還沒反應過來,劉燕妮就掛了檔加了油門。車子在老人面前轉了一個圈,沿着來時的路,慢慢地開走了。來匆匆,去匆匆,陳老不知道,他只是劉燕妮利用的一個工具。
陳老站在原地,回味着劉燕妮的話,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他仔細想想,好像在天堂裏走了一遭,似乎猛然醒悟了什麼,拍着自己的腦門回家了。
劉燕妮給老人留下了疑惑,開着車走了。她沒有留在省城,而是返回了北原市。不知道怎麼了,越是在高興的時刻,她心裏就越是掛記着高寒。她唱歌,想喝酒,但她不想一個人快樂,她想讓高寒和她一起共同分享她的快樂。
回家的路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