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變局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哦?”蕭統有些意外“張樞密有話但説無妨,且與朕參詳一二。”
“陛下,自從圈地之事肇起,固然軍民積極甚高,紛紛前往奪之,可那台灣地雖不少,然人之常情,卻是
多圈些地,也不顧能否種的了,這樣一來,雖然百姓們都有地,可是事實上,如今這地還是比人多,荒蕪的地,可也是不少,尤其是軍屯之地。”張世傑説完,陸秀夫卻也馬上接着道:“樞密相公所言極是,此外,還有一事,臣也正要告與陛下知之,今年糧食固然是豐收,然主要是因為廣種薄收之故,依臣觀之,若是
耕細作,稻米收成至少能加三成,而如今,台灣還是人太少而地太多,看着不少的田地裏,莊稼卻種的很是稀疏,臣看着…心疼啊。”蕭統這才發現,高高在上的理論,和實際的生活間,差距是多麼大,原本蕭統以為,鼓勵墾荒大種糧食,然後就能等着糧食豐收解決軍糧,糧食再豐收出口創匯,可是,兩位大臣僅僅是提出了這麼簡單的幾個實際問題,卻讓蕭統都有些傻了。
如今可沒有雜稻,畝產本就很低,加上新墾之田沒有積肥,一個人管的田地過多,造成的效果就是生產效率極為低下,如今的糧食雖然從量上,似乎基本滿足了需要,可能還有結餘,可是畢竟,一切本可以做的更好。
再往深層次想,如今宋朝小朝廷論地盤論人口,都比不過韃子,遙想翻盤,唯有從效率和技術上打主意,可是自己一項得意政策,現在看來,卻也是問題多多,想到這裏,蕭統不由很是沮喪。
“此外,如今島上耕牛實在是少,據馬知府來報,如今耕牛不到千頭,多半還有病患,就是這些,還是六月從福建遷過來的,不少還得了軟腳病,如今田地裏的耕作,卻很少能有牛力的,不少百姓甚至要自己去拉犁。”陸秀夫卻不顧小皇帝臉不好看,依然接着彙報道。
“沒有牛?”蕭統哼了一聲“那就買,派人去大陸,去占城,去南洋都行,還有,如果需要用牲口,那就動用馬匹,先捱過去再説。”張世傑和陸秀夫對視一眼,卻沒有説什麼,都稱了聲是。
“此外,陛下,前軍隊墾荒,倒是修了不少溝渠水壩,只是由於如今田地實在太多,灌溉有些不夠,不知是否可以收税?”陸秀夫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收!張樞密,那軍隊裁撤下來的,也就是生產建設軍,一律去淡水河濁水溪,以及其他河那裏去修壩挖溝,朕要讓台灣的每一寸農田都有水灌溉。”蕭統只覺得肺都快炸了,沒想到自己考慮問題,竟是如此不周詳,而這些該死的臣子們,為什麼不提醒自己呢?哦對了,還有,如今可以想見,肯定有不少土地閒置,媽的你不種地圈起來幹什麼?又不能炒房地產!只是先前既然有了命令下去,如今可怎生是好。
正在不中的蕭統,卻突然間腦子裏彷彿靈光閃過,一個臭名昭著的詞突然進入腦子裏。
人頭税!
人頭税,顧名思義,也就是對人身課徵的一種税,是人就得給錢,很明顯的,這是累退税,越窮的人越是怕這玩意,封建王朝的崩潰,很大程度就是土地兼併嚴重而人頭税卻少不了,實在活不下去了,尤其是明朝。不過滿清韃子入主中原後,卻居然知道取消這一税種,而單憑這條,那雍正就還算有幾把刷子。
順便説句,如今的天朝,卻又變像恢復了人頭税,正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百年前啊。
“陸相,那人頭税如今可還在徵收?”蕭統急切的問道。
“如今新來移民不少户籍路引還沒有辦好,但是先期來台的,已然開始。”
“全部免了。”蕭統小手一揮,毫不遲疑的做出了決定。
“陛下,這…”陸秀夫面有難“那人頭税一年卻也能入庫數十萬銀,卻也不少,如今歲入不豐,怕是…”
“非也。”蕭統擺擺手“若是一貧苦三口之家,不算孩子,一年上兩貫的人頭税,怕是年也過不好,可是那大户之家,收了税卻毫無影響,如此那百姓如何能安心,所謂官
民反,怕也是這個意思吧。”張陸二人又對視一眼,陸秀夫小心説道:“那陛下以為該當如何?”
“很簡單,有錢的自然該多税,沒錢的就少
,就以…就先攤税入地吧,有多少地就
多少税,這樣一來,窮人就能好過很多,而富人卻也不在乎這點錢,何樂而不為?”蕭統嘴上説的高興,心中卻道:“雍正啊,你那套攤丁入地的玩意俺給你剽竊過來了,勿怪啊。”
“陛下,那士紳乃是國家本,況且千年來俱是如此,怕是驟然難以遽行吧。”
“陸相。”蕭統神一凜“朕意已決,具體章程爾等去擬,朕只要把所有應徵之税,譬如一百萬貫,攤到土地上,然後按土地徵收,其他的,你等自己可以商量。”張陸二人見皇帝意決,只好稱是。
“對了,還有,明兒後年吧,朕要重新丈量土地。”蕭統似無意般説道,卻讓張陸二人心中都是一凜。
丈量土地?這可是大事啊,一下子,二人心中就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