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開科取士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江中原的意思很明確,鑑於地狹民少,因此就只舉行兩輪試考,當然最後一輪乃是殿試,需要小皇帝親自主持,並且事後還得點出三甲。
而試考科目,則由於時間緊迫,僅考進士和明經,同時仿太祖故制,考一策,二論,三詩賦,四帖經,分場試考,次第定去留,故策論最重。這倒是把順序改了,不過看起來這江中原很會揣摩上意,知道皇帝是肯定不會以詩賦取士的,因此乾脆自己就在奏章裏提出,都是明白人,哪裏不知道如今不需要文豪,而需要危難時刻的經世致用之才呢?
至於武舉,大抵依然按照慣例,蕭統雖然也想改革,卻苦於無處下手,且恐軍方反彈,因此也就沒有什麼變化。
可以説,江中原的奏章醖釀充分,考慮周全,方方面面的都照顧到了,羣臣自然沒有不贊成的道理,而蕭統仔細想想,也挑不出什麼病,且就算自己有什麼新想法,大可以在出題和閲卷過程裏施加影響,因此也就允了。
於是,祥興二年正月初八,宋朝朝廷頒佈天下,開科取士,定於四月初八,各地貢生於原籍參加試考。那些本就有功名的自然不説,可以直接參加,而沒有功名的,蕭統下詔,由禮部負責,在三月初八提前舉行一次試考,凡是士子都可以參加,擇其優者錄用。
然後,定於六月初八盛夏之時,於開天府,也就是台南,舉行大比,這一次,據實際需要,計劃錄取進士五十人,可以説,這五十人將會是蕭統新的班底,而
期一概選在初八,純粹是為了討個好口彩,蕭統也是
信的呢…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條時,蕭統特意關照張順,把這份詔書利用天機閣的力量,傳詔天下,所有儒生願意渡海來投的,一律直接進入大比,並且從優錄取,反正人才這東西,誰也不會嫌少的。
台灣那頭一副大幹的樣子,而大都的節,卻過得有些詭異,雖然先前早就告訴大都的百姓今年慶祝的
程,可是,當事情真的來時,原本有些期待,有些惶恐的百姓們,看着看似隆重的盛會,看着貌似繁花似錦的煙火,聽着似乎很是用心的戲曲,而且還有元廷高官出面與百姓一起慶祝,而忽必烈也曾經在城樓上
面,似乎一切都很和諧。可是,百姓們的直覺卻是無法被欺騙的,他們知道,這裏面有不正常。
而提前開始辦公的元廷內部,當然知道這一切是因為什麼,太子真金連續數不朝,而黃河決堤的事情已經讓中書省和六部的大小官員們焦頭爛額,忽必烈最近火爆的脾氣,更是讓習慣了真金温和情緒的官員們大為不適應,誰能想到,如今忽必烈居然開始關心好多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甚至對於修繕一個小小工程的花銷都要那麼上心呢?
太子連續不朝,而忽必烈居然開始過問常事務,自然有嗅覺靈
的官員開始琢磨,不消説,摸底的對象自然是阿合馬,可是,向來與太子不睦的阿合馬,卻一反常態。
“阿合馬大人,這太子…”官員甲小心翼翼的試探着。
“太子乃國之儲君,身子不,自然須好生修養,何故多疑?”阿合馬一臉嚴肅的樣子,説起來毫不含糊。
“阿合馬大人,太子殿下如今身子不,可是有許多事務積壓啊。”官員乙拿着大疊卷宗,一副很焦急的樣子。可是他小眼睛卻還是滴溜溜轉呢。
“中書省的事情,你找我做什麼?事務積壓自有皇上和各部處理,無需多説。”阿合馬卻也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絲毫不鬆口。
“真金…”
“真金也是你叫的麼?那是太子殿下,未來的皇上!”阿合馬然變
,惡狠狠訓斥不知輕重的官員丙。
“阿合馬大人,太子如今不理事,您可得站出來啊。”官員丁乾脆就直接表態了。
“站出來幹什麼?”阿合馬一臉茫然,讓其他人幾乎無語。…總而言之,在太子言開始
傳的同時,那阿合馬和太子捐棄前嫌的
言也同時開始
傳,而很多太子的幕僚,尤其是安童等人更是急得跳腳,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幾次直闖太子府,卻一直找不到人。門房説太子什麼人都不見,安童等人想硬闖,卻被毫不留情的拒之門外,氣得安童回去一天沒吃飯,連道“不知所謂”而太子如今,卻在和一個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人在一起,説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通知大家一下,目前俺也忙着在找閻崇年其人語錄之真偽,正積極查找中,因此比較…忙,大家也多多參與吧,讓滿遺們跳腳閉嘴!
大家積極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