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奇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嗯嗯,小白馬上要上火車了,下一章大概在明天下午四點,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啊,多謝風勢漸小,劇烈搖晃的宋軍船隻已經漸漸恢復了平衡,可惜,不少船隻已經進水,而依然在吹拂的東北風,讓五牙船上的火焰繼續燃燒,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從方才的狂風中恢復過來的張世傑,馬上下令士卒們抓緊時間救火,同時對於進水的船隻,一定要堵住缺口,畢竟這些大船造價不菲,而如今的小朝廷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能輕輕鬆鬆給起歲幣的宋朝了。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而且現在沒有土地的田租,沒有商人的賦税,小朝廷那點子錢,大半都要靠還忠於宋朝的富商的捐助。可是,誰都知道,這樣的經濟來源,本不可靠。
可是,就在這時,對面的元軍號角聲響起,數十艘元軍船隻氣勢洶洶的殺來,船上的士卒們甲冑鮮明,刀出鞘,弓滿弦,臉上神堅毅,很顯然士氣已經被扇呼起來。
而宋軍這邊,雖然天子重新豎起龍旗,讓宋軍原本低的士氣為之一振,可是畢竟經過方才那番生死考驗下,很多人都是驚魂未定,泰山崩於前而不變
,
有
雷而面如平湖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怎麼可能不慌?躲過一劫後,怎麼可能不後怕?一隻驚魂未定的軍隊,如何面對以逸待勞已久的百戰雄獅?
此時,帝舟上的混亂稍微得到緩解,龍旗已經被重新升起,在東北風中飄揚展開,訴説着華夏嫡系的驕傲與不屈,嘲諷着異族劣等民族的無知愚昧和野蠻。
可是,如今的現實是,韃子已經被華夏正統到了絕境,身為後來人的蕭統,完全知道如果自己失敗,會有什麼下場,身死國滅是小,那是亡天下之痛啊,自從厓山
落,中國本土文化,其實就已經死了,剩下的都是沒有道德勇氣,只會尋章摘句的腐儒,都是一些醉心於功名利祿,而失去了風骨的犬儒,這樣的民族必然是被閹割的,而被閹割的民族,是不可能從內部生出民主自由的
芽的,這樣的民族,註定永遠生活在**極權和黑暗下,不論哪朝哪代,不論白貓黑貓。
陸秀夫和馬凌已經因傷,被蕭統下令送進艙中醫治了,自己身前,只有先前一直沒怎麼注意的李福。
看那李福,面白無鬚,身材瘦弱,看起來三十多歲的樣子,一雙小眼睛卻一直閃着光,而薄嘴
,大鼻子,讓這太監看起來很是
明。
蕭統看着他,不由想起了李蓮英,安德海,魏忠賢,心中忍不住一陣不悦,不過再想馬凌,貌似也很是忠心,還有崇禎的王承恩,袁崇煥身邊的紀用,心中也就釋然,畢竟任何羣體都有好人壞人,忠貞之士和姦佞之徒,連女中都還有温婉賢淑之人呢,何況是太監?再説了,除了唐朝末年那羣腦殘的皇帝以及掌握着神策軍的牛
太監以外,太監再專權,其權威也僅僅是來自皇帝的信任罷了,一旦皇帝收回信任,太監馬上就會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不,是騸了的綿羊。
想通此節,蕭統終於下定決心,要終於太監了,他盯着李福的小眼睛,緩緩道:“李福,朕有事要你辦。”
“奴才無不從命。”李福的眼神微微躲避,卻也略有期待,無論是他的回答還是表情,都讓蕭統很滿意,難怪歷史上那麼多帝王,都對太監如今的信任呢。
“立即去張世傑那裏,傳朕口諭,對於無法挽救的船隻,立即棄船,同時收縮船隊,向厓山靠攏。”
“奴才立即去辦。”李福坦然聽完,馬上行禮,然後轉身前去,頭也不回。看來,這個太監察言觀的本事着實不一般,為人機靈,領悟力強,對皇權又不可能有威脅,這樣的心腹,哪裏找去?
當然,從道理來説,蕭統這樣做,也是和昔趙光義陣圖指揮一樣,乍看來是干涉將領的獨立指揮權,是對將士的不信任。而且蕭統也不是其他穿越同胞那樣無所不能,初上戰場就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或者身先士卒殺敵無數。
蕭統這麼做其實只有一個理由,和歷史記載反着來,誠如歷史上張世傑先把戰船緊縮,蕭統來了就要將戰船分散一樣,歷史上張世傑在宋軍戰敗後下令所有船隻分散突圍,這一次,蕭統就命令所有船隻都靠攏,大家抱成團。
和錯誤的反着來,那麼是不是就能走向正確呢?
至少現在看來,還是有難度,因為元軍的船隻已經近,他們是不會等待宋軍的調整的,士氣高昂的元軍依舊是萬箭齊發,宋軍中箭者為數不少,慘叫聲依然此起彼伏,血
橫飛之像還是在繼續上演。
宋軍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宋軍的弓弩手也迅速抄起了傢伙,宋軍的箭矢也很快開始還擊,可是,畢竟宋軍很多都是剛剛從驚恐中走出來,本無法有效的組織動員起來,因此就算是還擊,也依然那麼的脆弱和無力,宋軍的傷亡數字依然在不斷增加,而在元軍弓箭手的掩護和壓制下,元軍的船隻正在不斷
近,宋軍已經着火的船隻似乎已經無力阻擋,而後面的,是一大堆幾乎沒有多少戰鬥力,裝載着輜重家屬的小船。
勝負似乎已經沒有懸念,除非出現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