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八龍三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荀家位於陽瞿縣城,在陽瞿一帶,若是説句不好聽的,荀家就是土皇帝了。但這個土皇帝並不欺壓百姓,而是以仁政待民,是個受百姓愛戴的土皇帝。
陽瞿如此熱鬧,楊妙真甚至將它與洛陽相提並論,雖然只有某些方面,但由此可見荀家治理有方。若是荀家欺壓百姓,陽瞿是決計不會有此熱鬧景象的。
荀家傳至先秦儒家聖人荀子,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他的八個兒子,分別是: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荀肅、荀旉。八人頗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中的老六荀
更是位列三公司空,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美譽。
除此八龍之外,還有三若,也皆是當世大才,分別是文若,友若,休若。
其中文若乃是荀彧,如今劉辯手下倚重的治世能才。也是八龍之中也是老二荀琨之子,友若乃是荀諶,休若乃是荀衍,都是荀彧之兄。荀諶原本是在袁紹麾下,按照歷史中的走向,袁紹反客為主奪取冀州荀諶會幫助袁紹,遊走韓馥。
可當時劉辯氣候正成,正好奪取洛陽,荀也已經辭官回鄉。荀諶正逢袁紹反客為主,卻沒有如歷史上一樣幫助袁紹,而是選擇了棄官回鄉。至於荀攸則是荀淑曾孫,相當於荀彧的侄子輩,荀家人才輩出,雖然以荀彧,荀攸二人最為出名,曹
將他比之為謀主,王佐。
但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荀諶,雖然投靠的是袁紹,但他們二人的能力卻也不弱。荀諶一度是袁紹的謀主,而荀衍雖然記載不多,但歷史上他投靠的乃是曹,曹
當時征討袁尚,高幹降而復叛,秘密襲取鄴城,被荀衍察覺盡誅之。
荀家人才濟濟,如今劉辯身邊只有荀彧,荀攸二人,荀家卻沒有多少人才投奔於他。對於世家的這種想法,劉辯自然知道,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世家也是以人才分而投之,以求保住傳承。荀彧荀諶親兄弟尚且一個投袁,一個投曹,而諸葛亮三兄弟更是分別投了魏蜀吳三國。
不過如今荀家卻是要趕鴨子上架了,劉辯親自前來求才,不久之後潁川便要被趙匡胤拿下,你荀家不投靠天下,難道要舉家投奔趙匡胤不成?
劉辯等一行來到荀府門前,荀府府門高立,頗有書香氣息,不愧是傳承數百年的書香家族。由楊再興上前扣門,敲了幾下,便出來一個小廝,見了劉辯等幾人,難得高大威猛,女的美若天仙,為首的劉辯更是氣度不凡,讓他不敢直視。小廝便知來人身份不凡拱手問道:“不知幾位何人?”
“你且去説,洛陽的劉公子求見荀老司空,一別四載,身體安泰否?”劉辯看着那小廝説道。
小廝神一凜,劉辯如此説話必是老太爺故人前來,小廝不敢大義,連忙進去通報。不過多時,從裏面走出一位柱着枴杖的白髮老者,老者身後還跟着兩個三十多歲的文士。
兩人攙扶着老者邊走邊説:“叔父你莫要心急,陛下身在宛城,怎麼會來此間,必是您當年在洛陽的老友!”
“是啊叔父,您年紀大了,走路可得當心,我們二人替您出來接不就成了?”説話間二人扶着老者來到府門,望着府門外幾人,老者一眼便看到了劉辯,旋即
了
雙眼,那枴杖便不自覺的滾落一旁。
“荀拜見陛下!”老者劉辯,荀
眼睛一陣紅潤旋即拜倒在地。
“果真是陛下?”荀諶,荀衍二人並未見過劉辯,但見着荀敗倒,也是躬身行李道:“草民荀衍,荀諶拜見陛下!”見荀
一個七旬老者對自己行此大禮,劉辯未免有些心中惶恐,連忙一個箭步跨上將荀
扶起:“老司空年歲已高,不必行此大禮。你們也平身吧!”劉辯看着荀衍,荀諶二人道。
“多謝陛下…”二人直起了身子,又扶着荀。
荀看着劉辯,一臉滄桑道:“一別數載,我還以為我再也見不到陛下了,沒想到我半隻腳都快入地了,還能再見陛下一面,老夫便是死也能瞑目了啊!”劉辯與荀
正懷念舊
情,而在台下的陳到卻是呆滯了,路上隨便遇到一個公子,便是皇帝了?陳到使勁擦了擦眼睛,只見年前的宅院前那荀府的燙金大字,非常醒目。更何況他也曾來潁川遊歷,知道這便是荀家的府邸。
如今荀家家主荀親自出來
接,並口稱陛下,那麼劉辯的身份,真的是大漢皇帝了?思念至此陳到連忙躬身拜倒道:“草民不知是陛下當面,多有冒犯,還請陛下饒恕!”劉辯迴轉身子,擺了擺手道:“不知者無罪,你且起來吧!”
“多謝陛下!”劉辯笑道:“陳到,這一路所來,朕見你武藝不凡,有心提拔於你,你可願意追隨朕左右?”陳到大喜,拱手道:“草民願意,為陛下牽馬墜鐙在所不辭!”劉辯點了點頭道:“那好,朕此來汝南有些事情,你先隨侍左右吧!”
“諾!”此時府門前來往不少百姓,被荀府的護衞遠遠隔開,但見着門前的景象也是指指點點。劉辯眉頭微皺道:“老司空,朕是秘密前來,身份不,所以…”荀
點了點頭道:“老夫知道,休若,你去處理一番,友若,你進去準備茶水,陛下且隨我進府休息!”劉辯點了點頭,親自攙扶着荀
入得府內,荀
將劉辯
入上座,奉上茶水,拱手問道:“陛下,潁川盜匪橫行,您的兵馬尚未佔據,恐怕不是單單冒險來看望老夫這麼簡單吧?”
“如今南陽新下,袁術管制烏煙瘴氣,人才更是魚鄉里,南陽的人才起碼要裁換掉大半,所以人才遠遠不夠,朕聽聞潁川有才子大會即將舉行,而老司空又在此地,故而親自前來!”劉辯解釋道荀
聽了稱讚道:“陛下為了人才,不惜親身涉險,真乃明君也!若是那些賢才得知,畢竟蜂擁而入陛下麾下。”劉辯一笑置否詢問道:“老司空,不知這才子大會,究竟是何盛舉,朕一路前來,卻見不少人蜂擁至此,想必也是衝着這個才子大會前來吧!”
“才子大會,也並無其他,只是恰逢潁川書院,這最新一批的學子完成學業。他們之間相互攀比,於是便要召開才子大會,談論當今形勢,比試才藝高底!”荀解釋道。
“哦?那不知這一屆,可有什麼良才美玉?”劉辯詢問道。
荀點了點頭道:“如房喬足智多謀,于成龍品行端正,清廉自好,都是些一屆的佼佼者!”劉辯眼睛一亮,于成龍,房玄齡二人果然在潁川書院中,只可惜如陳羣,這些人已經被挖走了,不然收穫將會更大。不過好在基礎人才多,眼下又是才子大會,定會收穫頗豐。
“陛下,聽聞楊將軍陳兵魯陽,不知何時北上潁川?”荀詢問道。
“哎”劉辯嘆了口氣道:“攻打潁川恐怕是不成了,袁術稱帝了,老司空可知道?”
“什麼,袁術這匹夫膽敢僭越稱帝,咳咳…”荀聞言當即大怒,氣憤之際牽引氣息不調便不住咳嗽起來。
過了一陣,荀才緩過來,沉
道:“袁術稱帝,不亞於自取滅亡,但他稱帝卻是降低了朝廷的威信!陛下剛剛拿下南陽,不宜在動刀兵,可袁術必須儘快滅除,否則天下便有兩個朝廷,拖得越久,對於陛下就越是不利,陛下當召集天下諸侯滅了袁賊,以正視聽啊!”劉辯道:“朕來時已經發布討賊檄文,號召天下諸侯討伐此賊了。”
“哎,只是如此一來,袁賊雖能滅除,但大漢威信一來被降低了,二來袁術勢力被其他諸侯瓜分。袁術稱帝,對陛下有害無益,他自己自尋死路,卻是強悍了其他諸侯啊。”荀無奈分析道。
“趙匡胤佔據兗州,緊挨豫州,他是討伐袁術主力,朕北上之時得知他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潁川。所以這潁川,朕現在拿不下來,非是實力不足,還是拿了下來,必將陷入世家爭鬥,不僅無益,而且成為朕的牽絆!”劉辯解釋道。
荀點了點頭道:“老夫明白,以陳家為首的大半世家已經投靠趙匡胤,陛下就算拿下潁川,但他們若是給陛下使絆子,這潁川反而得之無益!”
“老司空明白就好!”荀眉頭緊皺,旋即看着荀諶,荀衍二人道:“我
舉家搬遷前往南陽,你們二人準備一番,來
!隨陛下南下!”劉辯聞言雙眼一眯,見荀家選擇了舉族投靠自己,劉辯當即笑道:“既然老司空願意舉族搬遷,朕便在南陽尋一風水寶地,為你荀氏祖地!”
“多謝陛下!”荀聞言大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