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大戰前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辯終於是接受了系統頒發的一年覆滅袁術任務,猶記得當初剿滅董卓,重得長安之時,劉辯也接受了系統發佈的任務,三年內滅一諸侯,不過當初劉辯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沒能完成這個任務。好在這個任務沒有處罰,沒完成也沒有大礙。
但如今的這個任務,雖然獎勵豐厚,系統贈送一名統帥99之上的人才。也就是説,這些人很有可能是岳飛,李靖,徐達等絕世統帥。但獎勵豐厚的情況下,相對的處罰也重,若是沒有完成任務,劉辯的勢力之中,便會有一名武力在以上的武將會死於非命。
也就是説,楊再興,趙雲,薛仁貴,伍雲召,羅士信,秦瓊這些人很有可能有命之危。
系統聽劉辯接受了任務,冷冷道:“一年時間,今天七月初二十一,也就是説明年的七月二十一之前,袁術必須由宿主勢力直接斬殺,或者由他們擒拿獻給宿主懲罰。若是由其他諸侯完成則不做數!”
“朕知道了!”劉辯擺了擺手,從座位上坐了下來,拿出幾張宣紙書寫着。書寫完畢,劉辯將它裝入信封,喚來護衞道:“將此信傳去青州!”
“是陛下!”護衞拱手接過書信,前去辦理。
劉辯將此事謀劃完畢,這才重新處理政務,而洛陽城中,一眾大臣各司其職,荀彧則籌集各方糧草,準備作為出征之用。一晃一個多月過去,時間轉眼來到夏末。這一個多月,劉辯一直待在皇城之中,白天處理政務,到了晚間便徘徊各妃子當中,享受着天倫之樂。
到了九月半,劉辯再次帶着一萬御林軍,在楊妙真,楊延嗣,典韋,郭嘉等人的保護下,押解着籌集的糧草,前往宛城。
建安元年十月初,劉辯到達宛城。
相比於一個多月前的宛城,如今的宛城可謂變化頗大,城中人湧動,百姓沿街叫賣,樂鬧非凡。劉辯見宛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非常滿意,大軍在城外軍營駐紮下,與前來
接的王猛,楊再興,房玄齡等人前往宛城太守府。
眾人分主次坐定,劉辯便笑道:“朕離去不過一個月,宛城的變化可謂新月異,這段時間你們是用心了啊!”原來的南陽,政令不明,經濟蕭條短短一個月,王猛等人便讓南陽風氣大變,劉辯自問是他,也沒有這個本事的,因此發自內心的佩服王猛等人。
“景略,將南陽的情況説一説吧?”劉辯開口道。
王猛拱手而出道:“陛下不在的這段時間,微臣等已經清點了南陽的户口,恢復了南陽的法制,一切按照陛下陛下管轄之地的規律來治理南陽!如今南陽各處已經恢復安定。”劉辯點了點頭道:“做得不錯,南陽如今有百姓多少?”
“南陽有户二十三萬五千六百八十三,口一百零三萬四千五百六十四!”王猛回答道。
南陽有一百多萬人口?眾將聽罷臉欣喜,而一眾文臣卻低頭不語,果然劉辯一拍桌案道:“大漢人口最多之時,南陽有户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如今鋭減一百四十萬餘!這皆是朕之過誒!”眾將不知這些,一聽南陽人口鋭減大半,一個個皆道:“這袁賊好生可惡,居然
得南陽人口鋭減大半,陛下應當早
出兵,剿滅此賊!”這些將領不知道南陽鋭減的原因,但文臣卻知道,先是桓靈時期政治黑暗,皇帝不關心朝政,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後來的黃巾之亂,南陽又是重災區。在後來袁術掌控南陽,對南陽大加破壞。
袁術破壞南陽,只能佔據小頭,南陽人口鋭減大半的原因,是因為漢朝的治理無方。可文臣知道這個原因,卻不能説!他們總不能説是先帝無能,跟陛下沒有關係吧?劉辯臉苦悶半響道:“減免南陽三年三成的賦税吧,多多發佈惠民政策,爭取恢復南陽當年的繁榮吧!”劉辯擺了擺手,意興闌珊道,當初他想要南陽一為戰略,二為南陽人口。可這個數字擺在劉辯眼前的時間,百萬人口,數十年間煙消雲散,雖然只是一個數據,但親身經歷過漢末生活的劉辯,明白其中藴含了多少苦難。
“陛下仁慈!”一眾文臣無話可説,沉默半響只得説出此話。
“對了陛下,如今荀家已經在武當縣定居,武當縣有一武當山,風景秀美,可謂名山大川,荀公想在武當建立書院,陛下意下如何?”王猛拱手問道。
“武當山?”劉辯點了點頭,武當山在後世,也是名山大川所在。劉辯笑道:“武當山人傑地靈,所孕育出的學子,也當然是才德兼備之人,便在武當山組建武當學院,由荀擔任第一任院長,其侄荀衍,荀諶輔之!”武當學院?劉辯是怎麼想真呢彆扭,後世武當山是武學聖地,如今在武當組建學院,怎麼聽起來像個武校?
“我朝廷只負責集資組建學院,負責刊印書冊,至於內部結構,讓荀家自己負責他,荀公德才威加四海,認識許多同道中人,請他們擔任老師便可!”劉辯沉一番道。
“臣遵旨!”一眾文官拱手領命。
劉辯好似想起了什麼,笑道:“這可是朕南陽出來的學子,可不能讓其他勢力拿了去,這些人才學成之後,作為儲備資源,朕後攻略南方,便用這些人治理了!”
“陛下放心,武當學院所出人才,我等一定會守住!”劉辯組建學院的主要目的,便是人才,而武當學院的人才,劉辯便是要提前籌備,用來治理南方所用。
待這些事代完畢,劉辯最後詢問樊城的情況,王猛回答道:“樊城方面,劉裕傅友德按照陛下所説處理屍體,並未發生瘟疫。如今樊城已經重新建造,煥然一新。二人已經按照陛下的指示,帶着兩萬大軍進行水軍的訓練!”劉辯點了點頭,南陽的事務及這段時間他返回洛陽時的變化也都已經
清楚了,現在迴歸正事,攻打袁術上來,劉辯沉聲道:“朕此次隨軍攜帶大量糧草,如今洛陽等地已經豐收,後續糧草也會陸續送達,足以供我軍攻打袁術之用,我軍可以放心攻略袁術了!”
“前線常遇有三萬大軍,宛城還有一萬大軍,將這一萬大軍發往前線調給常遇
使用,朕自率領一萬御林軍坐鎮宛城,楊再興,楊延嗣皆前往常遇
麾下聽令!”劉辯下令道。
“末將遵旨!”楊再興二人拱手而出。
劉辯看向王猛詢問道:“景略,趙匡胤與孫堅各自屯兵豫州,廬江邊境,我軍於汝南引袁軍主力,該如何作戰?”劉辯派往前線的兵馬,皆是
給常遇
指揮,也只有四萬,袁術麾下大軍,起碼有二十萬。按照劉辯的戰略,他在汝南
引主力,趙匡胤與孫堅兩路出兵,就必須要勢不可擋。也就是説,劉辯起碼要拖住袁軍十萬大軍,但常遇
只有兵馬四萬,怎麼打,才能拖住這十萬主力呢?
袁術要只派個五萬大軍在汝南對付常遇,那南北趙匡胤,與孫堅兩路便不能得手,或者不容易得手。
面對這個難題,劉辯向王猛問計。
王猛沉思片刻道:“如今汝南,袁術派張勳主持大戰,侯君集為副,有五萬大軍!但張勳此人並非大將之才,雖被袁術封為大將軍,但用兵遠不如侯君集老練,並且二人之間有矛盾,並不能上下一心!想要拖住袁軍主力在汝南,只有利用二人不和這個破綻,戰!將袁術打怕了,袁術便會派遣主力袁軍於汝南駐守防備我軍!”
“待袁術派遣大量軍隊來汝南之後,我軍需藉助騎兵的優勢,對袁軍進行襲擾破壞,讓他兵馬駐紮在城中不得出,若是趙匡胤與孫堅兵馬勢不可擋,袁術必定派兵回援,我軍只需對袁軍進行侵襲擾,讓他困守城中,進退不得!”劉辯聽罷點了點頭看向一眾文官,道:“景略之計深得朕心,只是常遇用兵勇猛有餘,智謀不足,尚缺一軍師,你們誰願前往常軍中效力?”一眾文官你看我,我看你,終於是房玄齡拱手而出道:“陛下,微臣願往!”劉辯大喜,房玄齡是李世民的智囊啊,有他前往前線,那戰事是穩了。劉辯笑道:“如此甚好,那楊再興與楊延嗣明
便啓程前往前線,房喬為軍師出謀劃策!”
“微臣領命,末將領命!”三人拱手一禮,便都下了大殿,前去收拾準備。
宛城兵馬一直是待命狀態,到了第二天,楊再興等人便率兵前往前線,匯合常遇大軍。
常遇大軍原本在汝南邊境駐紮,後來酷暑來臨,常遇
便將大軍搬遷至南陽舞陰縣駐守,楊延嗣率領大軍前來,三
之後便來到舞陰與常遇
大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