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957章倭國女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辯告別雲州文武,一路向南,抵達遼東南部。

兵馬抵臨海灘,便見海上無數船隻停靠,原本陳慶之來時只帶了能容納六萬人馬的戰船。如今去時,多了劉辯麾下兵馬有兩萬人,是一次帶不過去的。

但好在遼東也有戰船,虞允文遼東遼東戰船,才足以讓兵馬一次抵達青州。數百條巨大的戰船矗立在海上,船帆在風中吹的獵獵作響,壯觀不已。

劉辯剛剛率兵抵達海灘,便有兵馬來報:“陛下,我等在前方海灘發現一夥人馬,他們身形矮小,胡言亂語,説的話我們本聽不懂。”

“身形矮小,胡言亂語?”劉辯聞言眉頭一挑,轉頭對着陳慶之説道:“據林仁肇來報,有海外倭國兵馬前往青州,倭國為外敵所滅,他們請求朕助其復國。

不過前往青州的人馬不過是一個幌子,雖是主力,但國王不在其中,只是為了掩護倭國逃。而其倭王,則率領少數人馬逃亡三韓方向。遼東與三韓不遠,那些人莫不是倭國國王?”

“陛下不防過去看看!”陳慶之沉道。

“前面帶路!”不過一會,士兵帶着劉辯一行抵達發現異人之處,這些人被漢軍水軍包圍在一處沙灘上。人馬不過百人,但各個身材矮小,相對各個五大三的漢軍來説,彷彿是一羣孩子站在漢軍面前。

倭人矮小乃是天生,因為國內貧窮,落後的緣故。不像大漢,三皇五帝時期便孕育文明,百姓生而治之。此時的倭國文明,甚至不如商周士期。

到了後世,本才飛速發展起來,明治維新時期,人均身高仍不足一米六。於是提出了每天一斤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後來體質得到改善,矮小的基因才告別倭人。

大約百十個倭人被大漢兵馬團團包圍,他們已經將身邊的兵器放下,雙手舉着做投降狀。

這些倭人一個女子保護在中間,女子身高比之周圍士兵還要高一些,大約有一米五八左右。想必是倭國國王卑彌呼,因為國王的緣故,生活條件,祖上基因好點,身高也要比旁人高大些。

不過這些人此刻皆是哇哇大叫,説着漢軍聽不懂的話,場面一片混亂。

劉辯與眾將催馬而來,聽着那些倭人哇哇亂叫,也不由得有些頭痛。此時倭國話與後世仍有很大的區別,更何況劉辯對於後世的倭國話也不通,因此眼前這些倭人説的什麼,他也聽不明白。

“可有會説漢話者?”劉辯沉聲大喝道,在他看來,這些人若是來大漢請求支援,應該會帶上會説漢話的使者之類的。

中間被部下保護着的卑彌呼見劉辯策馬而來,英明神武,一身華服,非富即貴,定是大漢高層。卑彌呼不由得眼睛一亮,連忙走了出來,向劉辯拱手作揖:“將軍,我們是倭國來的使者,並非是大漢的敵人,還請將軍不要對我們動手。”聽着卑彌呼着一口利的漢話,劉辯不由得有些錯愕,回應道:“你會説漢話,先前為何不應?”

“我擔心這些普通士兵不知道倭國的存在,傷害我們,如今見將軍英明神武,想必博學多才,知道倭國的存在,所以才吐身份。”卑彌呼連忙回答道。

劉辯點了點頭道:“朕已經知道你們倭國的事了,你時倭國女王卑彌呼吧?上杉謙信已經找到了朕的兵馬,不過朕眼下沒有時間管理你們倭國的事情,你可以先隨朕一起去見見上杉謙信!”

“朕?你是大漢皇帝?”卑彌呼聽到劉辯所用的自稱,不由得覺喜從天降,不僅如此,上杉謙信也找到了,他沒有被真田幸村所殺?

“跟朕走吧!”劉辯此刻也無心處理卑彌呼的那點小時,眼下大漢未平,哪裏有閒工夫去管倭國。不過等到大漢平定以後,倭國卻是要出兵的。

卑彌呼欣喜不已,連忙帶着兵馬跟了上去。

兵馬在海上航行了兩天,便抵達了青州東萊境內。

覆滅劉備的時候,劉辯便收到了林仁肇的書信,林仁肇在書信中説,趙匡胤可能已經死了,趙光義此刻已經退兵返回徐州,準備率領兵馬前往兗州奪權。因此他準備趁着這個機會,提前攻打徐州,佔據徐州的一些土地。

青州與襄平之間路途遙遠,書信傳到劉辯手上之時,林仁肇已經出兵了。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對於林仁肇的決策,劉辯並未責怪,換做是他,也會出兵。

林仁肇書信傳給劉辯,傳信時間大概過了十多天,在加上劉辯在遼東帶了二十多天。因此青州這邊,從趙光義撤兵返回徐州,已經過了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的時間,足以發生很多事情。

剛開始趙光義返回徐州以後,便派人向兗州打探消息,此時正好荊嗣也撤兵返回了兗州,到了這個時候趙匡胤的死訊這才公佈出來。

趙光義聽聞消息,便立刻起兵前往兗州奪權,只留下李繼隆率領三萬兵馬鎮守徐州。

林仁肇早已經準備就緒,趙光義一走,便趁機率兵進攻徐州。

只是兗州方面,趙匡胤的心腹卻並沒有立趙匡胤的子嗣繼位,而是遵從趙匡胤的遺命,將兗州給了趙光義。

趙匡胤留下的遺命,卻是打了林仁肇等人一個措手不及。想象中兗州的內戰並沒有爆發,趙普等人直接投靠趙光義,使得趙光義直接掌控了兗州。

但徐州兵馬不過三萬,而林仁肇匯合了太史慈的兵馬,大約有五萬人。將領有林仁肇,太史慈,楊再興,李書文,周處,唐斌,岳雲,張須陀,戚繼光等大將。

憑藉着這麼多大將,林仁肇的五萬兵馬殺得李繼隆率兵的三萬兵馬節節敗退,很快佔據徐州琅琊郡北部的大量縣城。

但趙光義也在很短的時間控制了兗州,隨後便迅速騎兵返回徐州,更帶來了許褚,荊嗣等猛將,麾下兵馬有八萬,實力突然暴增,一舉超越了漢軍。

由於趙光義返回得早,林仁肇等兵馬尚未佔據一郡之地,此刻漢軍繼續攻打徐州,肯定是難有收穫。若是就此退兵,放棄在琅琊郡佔據的土地,又有些可惜了。

但想要據守佔據的城池,土地,這些地盤又不足以支撐漢軍的糧草所需。

林仁肇一時間,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好在此刻,劉辯率兵兵馬登陸了青州。

劉辯率領大軍一路南下抵達據縣,在據縣官員的稟報下,得知了林仁肇的處境。

“讓林仁肇不要退兵,朕很快便前去支援!”得知林仁肇方面的情況,劉辯立刻派出輕騎報信,同時率領主力兵馬向南支援林仁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