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31章夜遊夫子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魏子悠盯着喬志清想了半天,暗暗覺他説的好有道理,竟然無言以對。

她把喬志清的批覆發出去後,天也黑了下來。喬志清梳洗完畢,換了身便裝,帶着她出了賓館,在大街上閒逛了起來。

王五生怕他二人出意外,親自護衞在左右,百米外還跟着一隊身穿便裝的親兵暗中護衞。

夜晚的南京街道燈光璀璨,人聲鼎沸,比起離開時更加的繁華。

“你父親知道我們來南京了嗎?”喬志清邊走邊欣賞着道路兩旁的建築,清一的全部保持着中國的傳統風格。白牆灰瓦,樓閣林立,是江南典型的徽派建築。

“沒有,我們此行完全保密,南京的官員沒有一人知道!”魏子悠正拿着一串糖葫蘆興奮的吃着,大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動着還在搜索者美食。

她很喜歡單獨和喬志清在一起的時候,那覺就像是情侶度月一樣,心裏比吃到糖葫蘆還要甜。

“難為你了,明天你空回家一趟,去看望下你的父親。這些年你們聚少離多,估摸着他早就想念你了!”喬志清關心的代了句,這次的保密出行也真是難為這個丫頭了,來了趟南京連父親也不能見。

“不能,我不能回去。我母親這兩年總是張羅着要給我相親,我一回去她恐怕又要沒完沒了的囉嗦了。”魏子悠連忙擺了擺腦袋,無奈的聳了聳肩膀,提起回家的事情就頭大了起來。

“你今年也二十有一了,做母親的關心女兒的婚事天經地義。明天你還是回去看望下父母,不然他們還以為我這個做總統的不講人情!”喬志清笑了笑,沒料到這個刁蠻任的丫頭還有害怕的東西。

婚姻法規定女滿十八、男滿二十就能結婚,魏子悠都二十出頭的年紀,年紀確實有些不小了。

“知道啦!”魏子悠不好違拗喬志清的意思,只得苦着臉點頭應承了下來。

她早就想把傾心喬志清的事情告訴父母,但又怕遭到他們的反對。她的父母都是世家子弟,門風清高,最怕別人説他們攀龍附鳳。

一行人來到夫子廟附近,四面琳琅滿目的全是小吃的攤位。男男女女嬉笑着四處遊逛,女孩們各個打扮的光鮮豔麗,比起北京城的女人可不知道時尚了多少,也難怪人常説江南出美女。連見慣了絕美女的喬志清也頻頻駐足觀望,害得魏子悠鬱悶的撅起小嘴連連用大眼睛瞪他。

這裏也是南京城最繁華的中心地帶,秦淮河從一旁淌而過,河上還有閃着花燈的客船夜遊秦淮河。在夫子廟的北面就是小吃一條街的所在地,喬志清常去的老張家爆肚就在那裏。

當年孔子的雕像從廟裏搬出來又搬了進去,雖然廢除了獨尊儒術的科舉,但是孔子作為儒家的聖人,在天下儒家子弟的心中還是享有一定的地位。

南京市政府把夫子廟當做旅遊景點修繕的時候,還專門請示過喬志清的意思,詢問要不要把孔子搬回去。

喬志清不想矯枉過正,同意了繼續為孔子立廟塑像,畢竟儒家還是有很多有用的思想可供學習。

夫子廟雖然重建,但是它的意義卻遠不及從前。孔子也只是作為儒家的聖人存在,儒家思想也僅僅是一家之言,其他的學派也可以貢奉自己學派的聖人。

由此天下的儒生常嘆,“世風下,人心不古。儒家思想沒落至此,新中國必不久遠矣!”每次聽到這種言論,喬志清總是付之一笑。華夏民族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困境,就是因為思想被一家之言束縛。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的解放生產力。一個人想都不敢想,那就什麼也做不了。喬志清相信,百家爭鳴重回之,也是華夏民族復興之時。

“喬大哥,去爆肚張家還是總統餛飩店?”魏子悠對這裏早已路,當初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喬志清沒事便帶她來這裏大吃上一頓。

什麼老張家的爆肚、閆老實的餛飩,永和園的小籠包子,奇芳閣的燒餅,六鳳居的豆腐腦,她統統都嘗過一遍。

喬志清最愛去的還是老張家的爆肚店,後來又常去照顧他們山西人閆老實的餛飩店。現在總統餛飩店,已經成為南京城有名的小吃店,每天都是座無虛席。

“算了,不去打擾他們了。”喬志清笑着搖了搖頭,在路邊上隨便找一家小吃的攤位坐了下來。攤位打着陝西一絕的招牌,也適合喬志清的口味。

他最想了解的還是底層百姓的生活,閆老實和老張已經是資產階級,他在哪裏也發現不了什麼問題。

王五和兩個壯的親兵在旁邊的小桌前坐下,喬志清和魏子悠單獨坐了一桌。

“客官,你可似選對地方了。額這裏的岐山臊子面、羊泡饃,麻辣涼皮,可都是南京城最正宗的,保證你吃到肚子裏舒服!”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滿臉掛着笑容,很是健談,一聽口音就知道是從陝西過來的。

他穿着白的羊皮馬褂,頭上綁着陝西特有的白頭巾。光是看着扮相,喬志清還以為是阿寶也穿越過來了。

“一人一份涼皮外加一個燒餅!”喬志清笑着吩咐了聲,他們出門前都用過了晚飯,這一頓權當是夜宵了。

“好嘞,涼皮加燒餅,五份!”攤主高興的吆喝了聲,一旁的女人很快就動手拌起涼皮來,看樣子還是個夫店。攤主現烤了五個燒餅,連帶着涼皮一起端了上來,滿臉笑容的招呼了一聲,“客官,額婆姨的手藝那可是關中一絕,你快嚐嚐味道如何?”

“老哥是陝西人?”閒來無事,喬志清也與他攀談了起來。

“似裏,似裏,聽這位兄弟的口音,你也似北方人吧?”攤主興奮的點了點頭,熱情的跟喬志清閒聊了起來。

這會時間還早,也沒什麼人。他索搬了個凳子在一旁坐下,掏出旱煙袋吧嗒吧嗒的了起來。

“我老家山西的,和你們隔着一條黃河。”喬志清咬了口燒餅,果然是酥香可口,涼皮也是晶瑩剔透,彈力十足,倒也對得起這個陝西一絕的招牌。

“哦,這就對了,額就看你像咱北方的漢子。江南的男人太文弱,一個個病怏怏的,一瞅就能瞅出來!”攤主肯定了心裏的想法,彷彿猜對了什麼大秘密一樣,憨直的笑出聲來。

“老哥,你在這裏的收成怎麼樣?養活一個家費力嗎?”喬志清很快吃完了東西,掏出絲絹抹了抹嘴,跟攤主聊起了正事。

“收成好啊,比起在關中種地可好多了。每天下午出來,到半夜收攤,少説也能落個三四百多元!託總統的福,額一家還申請到了廉租房,上下兩層小樓,每月才兩百元房租。家裏有三個男娃,大娃參加了華興軍,在部隊裏還是個頭頭。前兩年跟着部隊去了南洋的一個小島上,還總寫信叫額和屋裏人都過去。二娃和三娃都還在讀中學,再過兩三年就完成國家佈置的任務。能上學額就繼續供他們上學,不能上學就回來跟額學手藝。要是會做飯,到哪裏都餓不着,無非就是吃些苦,下些力氣。這子,咱以前做夢都不敢夢啊!”攤主一説起這個就來了神,臉上滿是自豪和幸福,對現在的子很滿足。

“老哥還是個軍屬啊!你這子過的美着哩!額在南洋那邊還認識些部隊裏的人,你大娃叫什麼名字,額看我聽過這個名字嗎?”喬志清用陝西話跟攤主攀談了句,聽起來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差點沒讓魏子悠把嘴裏的飯噴出來。

聽攤主這麼一説,他的心裏也放鬆了下來。總歸這些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不管錢多錢少,先讓普通的百姓都有口飯吃。

“怪不得一看老弟就富貴無比,肯定將生意都做到南洋去了。額大娃叫慕偉山,今年二十有七。當初陝西鬧回亂的時候,華興軍派兵過去鎮壓。額大娃那時候就參軍入伍了,算算現在已經有四五年了吧!他不管在哪裏都是保家衞國,額屋裏人都支持!”攤主掰着手指頭算了算子,談起兒子臉上又浮起一絲的自豪。

他這麼一説,魏子悠當下就把吃進嘴裏的飯給噴了出來,嗆得眼淚直

喬志清給她倒了杯茶水漱了漱口,微笑着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聲張。

這真是天涯何處不相逢,今天吳旭明從前線發回的軍報,才把慕偉山誇讚了一頓,沒想到晚上就碰到他的家人。

“老哥,你説的對。不光光參加華興軍的人光榮,咱們做軍屬的更光榮。沒有你們地付出和支持,他們在前線也打不了勝仗!更談不上保家衞國!咱華興軍打的勝仗裏,有他們一半,也有你們一半!”喬志清面正經的點了點頭,狠狠的誇讚了攤主一句,見到華興軍的家屬就異常的親近。

“大兄弟,你這話説的在理,算是説道額們心坎上了。華興軍待咱們軍屬不錯,逢年過節都有禮物,上學住房看病也有優惠。”攤主好似找到了知己,一把握住喬志清的雙手動的顫抖個不停,好半天才回過神,問了一句,“大兄弟,聽你説話就像是個做大事的人,不知道有件事你能不能向南京的大官們反映了下?額也不是為了自己,額似為了咱們華興軍的軍屬打抱不平!”

“老哥,有什麼委屈你就説吧。南京的大官我也認識幾個,能幫忙的我肯定儘量幫!”喬志清眉心一皺,剛才還舒坦的心,立馬就變得糾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