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計收董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官家族眾人打算在合閶國立足,所以個個對於這次征戰,報了極大熱情。上官猛出主意,要在丁力大軍到來之前,直接拿下蒲城,立下這頭一功。
可是考慮不太周全,上官玉巾幗不讓鬚眉,心生一計講説出來後,眾人不由地大喜,紛紛拜服。
上官亮也是雷厲風行,得計輒行的子。當晚吩咐上官猛帶五千
兵前去埋伏。自己則親自帶領五千人,三更造飯四更就要整隊出發,務必一
到新城。
眾人得了將令,分頭前去準備。第二天四更時分,上官亮帶隊上路,一路疾行在黃昏時分,終於趕到了新城地界。眼看距離新城不遠,上官亮心中歡喜,督促軍隊加快腳步。
經過一半夜的急行軍,雖然上官亮所帶的
兵,都身負修為,可是也疲累
加。眼看穿過一片山丘,就能到達新城之下,卻突然四面傳來喊殺聲,不知道有多人埋伏,上官亮的軍隊,頓時混亂起來。
上官亮此時已知人家早有準備,再加上己方士卒,人困馬乏無心戰,趕緊指揮軍隊後撤。上官亮一撤兵敗如山倒,
本阻擋不了行伍秩序。合閶國的兵丁四散亂竄,被虞國伏兵追着掩殺。
上官亮只好帶着親信侍衞,殺透重圍落荒而逃。正惶惶不知逃向何方之時,上官玉追上兄長,厲聲説道:“大哥,你身為將領,遇事怎可慌張。雖然中了他人埋伏,但是隻要將計就計,未必沒有反敗為勝之機。”聽妹妹所言,上官亮才驚醒過來,停住身形問道:“不知妹妹還有何良策?”
“我們往蒲縣那裏走,此時上官猛帶兵在哪裏埋伏。他們出發的早,現在正是神飽滿之時。我們把追兵引到那裏,伏兵以逸待勞,豈不可以反敗為勝。”上官玉冷靜地分析道。
“妹妹説得對,我們就往那裏走。”上官亮説罷,引着殘兵,就往蒲縣那條路上跑去。
卻説這新城的將領叫做董平。卻也不是虞國之人,而是蕩江湖的一介散修。年近五十修為達到了中級武宗,修煉資質也算得上不錯。但散修雖然自由,可是無依無靠,大多比較窮困,修煉資源睏乏。
董平有於散修艱難,就想找一個靠山,積累財富獲得資源,以便衝擊更高境界。而且也厭倦了
的生活,想要安穩下來,心中想着也創立一個家族,延續血脈培養兒孫。
一蕩到虞國,正趕上虞國召軍。在中域這個地方,入伍參軍的福利,是非常豐厚的。而且修為高的人,也容易很快爬到高位。所以董平應徵入伍,不到半年的功夫,就已經升為了千夫長。
近段時間因為虞國與合閶作戰,董平被晉升為偏將軍,帶領兩千兵鎮守新城。為的就是與蒲縣遙相呼應,防備合閶突然進攻。前段時間,丁力提出興兵伐虞,合閶朝堂鬧得沸沸揚揚,一個來月決定不下,就早有細作報入了虞國。
但是虞國君臣認為,合閶國力弱小,防禦尚且吃力,本不敢出兵侵境,所以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董平的看法卻不然,因為合閶國來了一位鎮國公,這個丁力有勇有謀,兩年來為合閶東擋西殺,可謂是合閶國的擎天之柱。
而且太子宋玉,不同於歷任國王,懷大志雄心
,這兩個人聚在一起,還真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所以董平派親信人,密切注意合閶國動向。果不出他所料,最後宋玉果然説服了老國王,與朝中諸位大臣,決定興兵伐虞。
得到消息後,董平立刻派人通知蒲縣太守曹萬,而且自己也小心戒備,派出大批哨探,觀察合閶軍隊動靜。在上官亮先鋒部隊一動之時,董平就帶領手下兩千人馬,埋伏在新城之外,城內只留文職人員,和一些老弱殘兵守把。
新城的大小將校,對董平此舉頗不以為然,一來認為合閶的軍隊,不會這麼快到達。二來擋住合閶進軍路線的乃是蒲縣,新城可以高枕無憂。
可是沒有想到,就在埋伏的第二天傍晚,真的看到迤邐而來的合閶**馬。在以逸待勞出其不意下,新城的兵丁大獲全勝,追着上官亮的敗兵不捨。
等看到上光亮帶着敗兵,竟然慌不擇路地跑向了蒲縣方向,新城的兵馬更加興奮起來,在後面窮追不捨,人人搶功個個爭先。
追殺了約有百多里,董平突然揮手示意大家停下,但是士卒們跑的正急,那裏剎得住腳,董平厲聲大喝道:“停止追殺,恐怕前面有埋伏。”他的話音未落,突然喊殺大震,只見無數的合閶國兵士,猶如出海的蛟龍,下山的猛虎,向董平部隊衝殺過來,密集的箭矢鋪天蓋地,新城的追兵瞬間就倒下一大片。
這可不是平常的弓弩,而是經過煉器師,特殊煉製的利箭,具有破除護身真氣的勁力,可以輕易殺武師高手。就算是武皇強者,如果在毫無防備下,被萬弩攢
,也只有飲恨而死的下場。
被合閶國伏兵突襲,董平的兩千人,立刻死傷慘重。留的命的士卒,那裏顧得追殺,紛紛四散亡命。董平沒有辦法,只好帶着親近手下,向新城方向逃竄。
上官亮的敗軍,得到自家生力軍支援,立刻鼓起餘力隨後掩殺,等到董平奔到新城門下,身邊只剩下了一百多人。董平一進城門,就大叫着趕快打開防禦法陣。
奈何合閶**隊追的太急,防禦陣法還沒等完全開啓,就已經殺進城來。董平知道此城已經保不住了,只好穿城而過。那裏想到剛出東門,就被上官玉帶人堵個正着。
原來上官亮敗了一陣,雖然最後反敗為勝,但是上官玉心裏有些慚愧。本來這個計策是她所出,可是得哥哥損兵折將,臉上抹不開面子。
於是靈機一動,想到新城乃是小城,只有東西兩個門户,而上官猛帶領的合閶兵勢如破竹,新城肯定守不住,那董平勢必要逃走。
合閶兵從西門而入,出東門是去南安郡的大路,董平必定從此而來,所以上官玉帶領幾百人,急趕到此處截殺,正撞上惶急逃命的董平。
上官玉一揮玉手,眾兵丁把董平團團圍住,手中的弩箭一陣,瞬間董平就變成了孤家寡人。這時上官玉卻擺手示意暫停進攻,跨步上前嬌聲喝道:“董平你現在前無去路,後無援兵難道還不投降嗎?”董平前後看看,仰天嘆息道:“想不到我董平一朝失手,竟然陷入如今境地。如果郡守等人聽我勸告,何至於此。”
“董平我也知你的底細,投身虞**隊,無非是想積累財富,獲取修煉資源。可惜那虞國國王不識英才,堂堂一位中級武宗,竟然只給了個偏將軍之位,堪堪能領千人之軍。
這明顯是對你不信任,正所謂良禽擇木,賢才擇主。我合閶雖小,但是宋玉殿下求才若渴用人不疑。如果你投降我合閶,必定會受重用,不失伯侯之位。”上官玉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通過這次鋒,上官玉對於這個董平非常佩服,所以才起了招降之意。不惜耗費口舌,善加勸解其歸順合閶。董平此時身處進退兩難之境,聽上官玉之言,心中不由地意動,思量片刻後高聲説道:“我願歸降,但求丁力大公提攜。”説着話自封了功力,上官玉笑着走近董平,抬手解開封閉的竅
,笑着説道:“大丈夫一言既出如白皂染,又何必封閉了修為。上官玉乃是真心佩服將軍能為,才苦心規勸,大家以後真心相處共創偉業。”見上官玉如此,董平才真心歸順,抱拳説道:“世人只知鎮國公丁力,乃是絕世的英雄,卻不知其夫人也
懷寬廣,乃是女中的丈夫。”虞國與合閶兩國密探往來,況且丁力又是風雲人物,所以丁力與趙依夢、上官玉定親的事,早就傳到了虞國,董平已經知道上官玉的身份。
董平真心歸附,上官玉與他同步入城,這時新城已經完全落入上官亮之手。許多隨軍文官,正在出榜安民。新城百姓本就不多,乃是一座屯糧駐軍之所,所以這些善後工作,做起來倒也利落。
上官等人不知道,此時就在新城的上空,一個英俊瀟灑的年輕人,正懸空站立。此非是別人,正是暗藏軍中的谷浩。上官亮出征,這第一仗十分重要,況且上官玉就在軍中,丁力放心不下,所以谷浩暗中跟隨以防不測。
上官亮先鋒軍的一切行動,谷浩都盡收他的眼底。看到最後結果,他不由地暗自點頭。自己這個大嫂果真是不簡單,平時嫺文靜不喜言笑,那裏知道
中自有溝壑,比大男人還要高明萬分。這先鋒營有了上官玉,肯定是萬無一失了。
看到此時谷浩身影一閃,已經消失在新城上空。方圓幾百裏,谷浩都已經查探完畢,並沒有武王高手存在,他只需遠遠地,稍微關注一下即可。至於征戰殺伐,谷浩並不願意過多手,這是丁力的責任,就要讓他來完成。
上官亮正聚集眾將,在新城城守府大堂上,商量下一步行動計劃。經過新城的波折,恐怕蒲縣早有了準備,早先的計策顯然行不通了,需要重新佈置。
就在這時軍校們報知,國公夫人回來了。還沒等眾將出去,上官玉與董平已經踏進了大廳。看到敵軍將領與國公夫人聯袂而來,大家不由地就是一愣。沒讓眾人久等,上官玉簡單地講訴了方才的經過。
上官亮聽完前因後果,趕緊起身離座,大踏步來到董平面前,躬身行禮笑着説道:“這次董兄可是差點殺的我大敗虧輸。”
“哈哈哈,可惜蒲縣王仁將軍不聽良言,不然的話,你們豈有反敗為勝之理。”董平傲然説道。
“可惜那王仁,再也聽不到董兄高見了,此乃我合閶之喜,董兄快請上座。”聽了董平的話,上官亮哈哈大笑,扶着董平往主帥位置就坐。
見上官亮如此禮遇,董平趕緊躬身説道:“敗軍之將,那敢勞將軍如此高抬。”退讓再三,董平在側位坐下,這時上官亮才開口説道:“我軍本來計劃,襲擊新城引蒲縣分兵來救,然後伏奇兵消滅蒲縣有生力量,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蒲縣強攻。
可是如今被董兄識破,耽擱了時間,想來這時已有敗軍,把真相報入了蒲縣王仁將軍耳中。如此一來蒲縣急切南下,不知將軍可有良策,助我拿下蒲縣,為我大軍掃清障礙。”這時董平微微一笑道:“如果將軍信得過我,董某有一計,使蒲縣輕易而進將軍囊中。”本文來自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