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過了天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直到相府門口,好似一條火龍,那和珅府中越發熱鬧,燈燭輝煌,遠望去好似一座火城。上面搭着五漫天帳,地下鋪着幾寸厚的棉毯,從大門口直到內堂。
馬腳踏在上面,好似踏要草地上,肅靜無聲。和珅親自在門口接駕。禮問尚書做招待官,九門提督在鼓台上打鼓。
那吹鼓亭中吹打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一會兒,皇上坐席開宴。戲劇開場,皇帝親自點了一出堯舜禪讓的故事,使兩旁伺候的大臣都十分詫異。
那皇帝和和珅有説有笑,和珅竭力勸酒,皇上不覺吃醉了酒,大臣們都退出在外面。和珅把家喚出來歌舞着,勸皇上吃酒,皇帝十分快樂,和那班家
調笑着,不覺酩酊大醉。
和珅命內中最美的一個家扶着皇帝進裏屋去睡下,那家
便被皇帝臨幸了。皇帝醒來,已是三更時候。
他拖着那家洗盞再酌,吃到高興的時候,皇帝把自己的御服
下,把扮戲穿的龍袍穿在身上,笑着問
女道:“朕似漢家天子否?”那和珅這時也吃醉了酒,把皇帝
下的御服穿在身上,笑問皇帝道:“臣可似陛下否?”君臣調笑一陣,不覺東方已白。幹隆帝此時見和珅襯衣領子上繡着金龍,問他什麼意思,和珅回奏説道:“這頸子曾經陛下御手摩撫過,因此用繡龍的領子護着。”幹隆帝伸手摸着和珅的頸子,説道:“卿真能善體朕意。”君臣二人説説笑笑延挨到天光了,那第二天的賀客都已到了門口,打聽得皇上尚未回宮,嚇得他們一齊退出。
獨有劉統勳直闖進裏屋去,請皇上回宮,幹隆帝見劉文正來了,心中卻有幾分忌憚,只得擺駕回宮去,後來和珅暗暗地把自己的一個妹子送進宮去,説:“見臣妹如見臣。”幹隆帝也把他妹子十分寵愛起來,從此和珅不但引導皇上在宮內樂,且慢慢地引着皇帝出
城來,暗地裏逛私娼去。
這時京城裏有一個鼎鼎大名的私娼,名叫三姑娘,一班達官貴人,都在她妝閣裏進出。便是和珅,也是一位入幕之賓。因此京城裏有一班官員,要鑽營門路的,都來求三姑娘。
這三姑娘頤指氣使,氣焰萬丈,她門口常常有二三品的大員伺候了一天進不得門的。如今和珅又把天子引到三姑娘房裏去。
那三姑娘越發不把這班官員放在眼裏,天天哄着那皇帝。講到這三姑娘的姿,綺年玉貌,再加上一段
旎的風韻,任你宮中第一等美人也趕她不上。不用説別的。便是牀笫上的工夫,也叫這位皇帝拜倒在石榴裙下。從此皇帝時刻捨不得三姑娘,天天溜出宮來尋歡買笑去。
那時候有一位頤親王的公子,打聽得三姑娘的名氣,便花了上萬的金錢,只圖得和三姑娘見一面兒,想和她一親肌膚,那公子整整的花了二十萬銀錢,但還沒放在三姑娘眼裏。
此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不然大怒,立刻趕到步軍統領和九門提督兩衙門去,一陣咆哮,
着他派出差役去,向三姑娘要銀錢來,立刻把三姑娘驅逐出境,那統領和提督聽説有這樣放肆的窯姐兒,便也十分震怒,立刻派了差役趕到三姑娘那裏。
那班人奉着上官的命令,如狼似虎,見人便捉,見物便毀,院子裏的鴇母龜兒,一齊被他們捆綁起來,看看打進後院去,忽然出一個老漢來,伸手攔住。
那班差役如肯依,一擁上去,要推開這老漢,誰知那老漢兩條臂兒和鐵相似,任你三五十人的氣力,休想推得他動,那班人沒法,正要向老漢脅下鑽進去,早被老漢伸着一個指頭,在他們肩窩裏一點。
那班差役個個都目定口呆地直地站在地上,好似拿釘子釘住一般,後面的差役看這個情形不妙,一轉身逃回衙門去。
這時做步軍統領的,是富察氏的叔父,得了這個消息,氣得他三尸神咆哮,七竅內生煙,便立刻親自帶了一隊親兵,趕到三姑娘院子裏去,這時已是黃昏人靜,院子裏靜悄悄的不見一個人出來。
那位統領直闖進後院去,只見文窗繡幕,裏面隱隱出燈火柒。裏面一陣調笑的聲音,夾着三姑娘的絃索歌唱的聲音。統領站在院子裏,喝一聲:“抓!”那班親兵正要搶進房去,忽見那三姑娘穿着一件銀紅小襖兒款步出來,後面跟着一個俏丫環,手中捧着風燈罩兒,照在三姑娘粉臉上,越顯得她
紅齒白,俊俏動人,只聽得她嚦嚦鶯聲似地説道:“
聲些!
裏面貴人正要睡呢。你們倘若驚動了貴人,俺問你們有幾個腦袋?”那統領聽了,愈加生氣,喝一聲:“打進去!休聽這賤人的花言巧語。”正在緊急的時候,忽然房裏面走出一個小丫頭來。手裏拿着一張紙條兒,直送在統領手裏,那統領看了嚇了一跳,頓時矮了一截,原來那張紙條上寫着:“汝且去,明朕當有旨。欽此。”下面還蓋着一顆鮮紅的“皇帝之璽”印鑑。統領到了此時,一句話也不敢説,悄悄地帶着原來的親兵退回衙門去。一面另派了一大隊守衞兵,暗暗地在三姑娘的屋子四周保護着。第二天,統領朝見皇帝,正要奏諫皇上不可微行。
誰知他不曾開得口,那幹隆帝早已對他笑着説道:“卿辦事甚勤,但也不必過於認真,殺了風景。”那統領聽了,嚇得他連連磕頭。
幹隆帝嘴裏雖這般説,心中卻疑惑是皇后指使這統領來的,因此十分厭惡皇后,那富察後夫恩情很厚的,又生
直,為皇帝好
、多寵妃嬪的事體,常常暗地裏勸諫他。清宮裏有背祖訓的規矩,富察後只怕皇帝荒
無度,打聽得皇帝睡在妃子房裏,到五更還不起身。
便打發太監,頭頂着祖訓,直到皇帝的卧房門外跪下,嘴裏滔滔不絕地揹着祖訓,一遍背完,又是一遍,那皇帝一聽得太監背祖訓,便要立刻披衣下牀,跪聽祖訓,那皇帝倘然不下牀,那太監便背誦不休。
直到皇帝起身為度。富察後常常拿這個法子去治着皇帝,皇帝因此心中越發厭惡皇后。有一天,皇帝從三姑娘那裏回宮來,給富察後知道了,便拔下簪子,披散了頭髮,再三苦諫。幹隆帝看了,冷冷地説道:“皇后竟打通內外壓制朕躬嗎?只是朕非李唐諸兒柔懦無能的可比,皇后不必枉費心血罷。”説着轉身走出宮去了。
從此幹降帝天天在三姑娘院子裏尋樂,回宮去總要聽富察後嘰咕幾聲。幹隆皇帝覺得宮中的鉗制不復可忍,便又打算恭奉太后慈駕南巡去,藉此可以物美人,快遂平生之願。主意已定,便下詔巡幸江南,他此番卻把大權
給和珅,又叫劉統勳在一旁監督着。
自己伴着皇太后動身出京去。滿朝文武百官都齊集在午門外送行,獨有和珅直送出京城。幹隆帝看和珅滿面愁容,認是他捨不得離開皇上,便對他説道:“朕原打算和你一塊兒到江南遊玩去,如今國事沒有人照料,只得偏勞你了。待朕回京時候,再和你吃酒尋樂。你也不可憂愁。”和珅回奏道:“皇上有旨意,臣敢不奉命。只因家中近死了一個愛妾,心中萬分悽楚,因此,不覺憂形於
,還求皇上寬恕。”皇帝聽了,哈哈笑道:“莫傷心!江南盡多佳麗。朕此去,便當替你物
一個美人來。解你的憂愁。”和珅聽了,忙跪下地來謝恩。幹隆皇帝離了京城,母子兩人坐了大號龍船兩隻,又跟着一百號官船,沿着運河下駛,過了天津,入了山東界。